APP下载

直销银行是中小银行的“芳华”

2018-08-21姚余栋

金融经济 2018年2期
关键词:对公坏账资管

姚余栋

现在银行业面临的压力是比较多的,宏观上去杠杆、大数据、AI等实体经济的冲击,金融周期上有即将出台的资管新规、流动性新规等冲击,央行也在使用宏观审慎政策,银监会要求遵守Basel III,银行业正面临着20年来最大一次挑战。

我们回想一下20年前,大概1997年的时候,国外投行说我国的银行体系是技术性破产,所以中国经济会出现硬着陆。但事实上,我们不仅顶住了压力,也抓住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促使大行上市、蝶变,之后开始了农业银行、村镇银行等等一系列的改革。现在大约有4千家银行,大银行只占银行总资产30%,股份制、中小银行占60--70%,可以说布局良好。而且总体全面实施了BaselIII协议,也已有效控制了坏账率,在逼近2%的时候开始走低。所以,我们要有自信心,中国的银行业经过20年的发展已经初步處于国际先进水平,是重要的历史性飞跃。

20年之后的今天,我们面临的冲击又很大。中小银行现在的问题在哪里?战略摇摆、路径不清、对公艰辛、同业纠结、市场迷茫、资本不足……那么,中小银行未来该如何寻求突破?

第一点,关键是战略不能摇摆。一定要向大零售转型,5年之后银行零售业将达到100万亿的规模。居民部门加杠杆,企业部门去杠杆,政府部门控杠杆。居民部门加杠杆的时候要做零售,因为企业部门去杠杆的时候会造成大者恒大,强者恒强,大企业往往更有优势,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更加突出。这就是大的宏观趋势。居民部门加杠杆能加到什么时候,现在是40%,国际惯例是70--90%,再加会出现次贷危机了。所以,在这样的宏观条件下,一定要向大零售转型。谁的零售做得好,占比多,谁的ROA就会高。当前情形下,对公坏账相对较高,零售的坏账相对较少,这就是很重要的。零售的不良贷款率是较低的,个人贷款坏账是很低的,制造业、批发零售业远高于个人贷款。所以这是未来最后一个加杠杆空间的机会,居民加杠杆给了中小银行业向大零售转型的最后一次机会。

我们也要看到,资管新规和流动性新规都鼓励向大零售转型,流动性新规是鼓励贷款的,包括对零售的贷款。一般情况下,零售型银行往往是大银行,以对公为主的往往是小银行。对公没有什么模式,靠的是工匠精神,小微企业融资从全球来看往往需要长年累月的专业化经营,而零售则可以依靠大数据、AI等新技术。

怎么向零售转型呢?直销银行是很重要的一条路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芳华”,可能50后、60后、70后的“芳华”主要在线下,80后、90后、00后的“芳华”主要在线上,但在逐渐转移,所以中国直销银行的潜在客户很快会达到1亿人左右。二类账户比一类账户更有价值,因为被频繁使用。我们看到直销银行的发展历程,花是开在国外,真正生根发芽是在中国,现在国内已经有100多家银行纷纷做直销。

原招行行长马蔚华曾说过一句话:银行不做公司业务,今天没饭吃;不做零售业务,明天没饭吃。笔者要在马行长的话上补充一句话:不做直销银行业务,后天没饭吃。直销已经更多地在使用数据,使用人工智能来改善投资者的体验,也节约成本。所以技术的要求非常之高,要有流程简化,不可能像对公业务一样还在审批。有一系列的自助型的网点以及核心产品的推出,直销上非常容易使用智能投顾,因为人算不如机算。

按照央行部委征求的资管新规办法,未来3--5年银行一直走向静止型,打破了刚性兑付,30万亿要淡出历史,这些都是静止型的。直销银行上大量的金融产品,可以通过智能投顾进行筛选,智能机器人给你一个组合,根据风险给你一个建议,可以自动投资,大量静止型产品的出现,直销银行将给予更好的平台,再通过智能机器的组合,就会使老百姓的理财既有一定的风险匹配,也有非常好的收益。

今天我们面临的挑战,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战略上要清晰,这是根据宏观经济决定的。经济周期的扩张和金融周期的收缩,就是当前中国宏观经济周期扩张,这源于供给侧改革是伟大的创新和实践,使中国经济再次腾飞。金融周期收缩,是因为我们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要坚定不移地防风险。两个匹配度在一起,就告知我们,一定要进行去杠杆,特别是企业部分的去杠杆,就意味着居民加杠杆,造就了银行业向大零售转型的必然趋势。如果直销银行能为中国80后、90后、00后做好服务,那么将来,50后、60后、70后这样的“老年人”会逐渐到网上去享受直销银行的服务。直销银行通过二类账户、智能投顾更多的静止性产品,本质上就是普惠金融,同时也助力向大零售转型。5年之后,中国经济需要企业部门加杠杆,加大对公业务,更好地为实体经济注血。

中小银行的“芳华”就是直销银行。

责任编辑:朱玲Email:zhu8090@163.com

猜你喜欢

对公坏账资管
商业银行利用“快易报”平台发展对公业务分析
关于提升商业银行网点对公服务能力建设的对策建议
分级资管产品的异化与正名——评析《资管新规》第二十一条
对资管新规关于通道业务相关规定的理解与思考
资管新规对银行业务的影响
盛松成:资管新规意义重大
扒一扒 P2P坏账率五大猫腻
巧用公式法计提坏账准备
实现银行对公业务发现转型的方式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行对公押品评估报告贷前审核实施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