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日语专业教学改革探索

2018-08-20刘霏

考试周刊 2018年76期
关键词: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

摘 要:众所周知,在全新的发展形势下,我国各类高校都在积极致力于创新和完善人才培养的目标的策略,旨在为社会培养更多更专业的高素质全能型人才。新时期对高等院校提出了新的要求,其中培养创新型人才便是至关重要的一点内容,这不仅仅是社会对高等院校提出的要求,更是高等院校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使命。本文将就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日语专业教学改革进行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

现阶段,我国高等院校教育创新与改革工作中最首要的任务就是为社会培育出一批具备高素质、广阔视野与较强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人才。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日语专业教学的紧密结合,根据当前实际情况,进一步转变教学理念,深化教学改革。

一、 现阶段我国高校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纵观我國当前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情况,虽都将创新性人才培养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目标,但不同高校所采取的措施是不尽相同的,可谓各有千秋。

(一)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

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是我国当前各类高校日语专业教学改革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一种教学模式,关于复合型日语人才培养模式,其主要可以细化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日语+专业教育的交叉融合型。

在该模式的实际应用过程中,其要求大学生在学习好日语专业知识之外,还要再自主选择学习另外一门专业知识。例如,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学生在学习日语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还可以自行选择学校所提供的其他几类专业中的一种,其主要包括日语导游专业、日语旅游管理专业、日语国际贸易专业、科技日语专业等等。

第二,“日语+英语+汉语+韩语”模式。

这种学习模式目前在我国各类高等院校中的应用并不是很广泛,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教学模式。延边大学就借助自己的地域优势,充分利用其跨国跨境公司对外语人才的市场需求,提出了以韩语作为第一母语,以汉语作为第二母语,以日语作为专业,英语作为第二专业的四种语言的综合培养模式。

第三,“日语+英语”等双语型模式。

这种培养模式是很多高等院校中所使用的教学模式,其重点强调的是双外语专业学习。南京师范大学就曾经在二十一世纪初期增设了五年制日英双语专业,从2002年开始,从南京师范大学日语专业毕业的大学生便能够获得日语和英语两个证书。

(二) 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模式

虽然有很多的专家和学者都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表示出了赞同的态度,但是还是有一部分专家学者对此模式提出了否定态度。在这些专家人士的观念当中,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着严重的张冠李戴式的现象,他们认为,大学生在这样的模式下学习知识很难保证充沛的精力,很多大学生在日语专业知识都没有学精学透的基础上,还要分配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这会严重影响到高等院校日语专业人才的培养。这些对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持批评意见的专家学者认为,高等院校日语专业教育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引导大学生学好日语基础知识、培养和锻炼大学生的实践能力,重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运用日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其具体措施大概从以下几点着手:

第一,创设逼真的交际情境

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对日语课堂教学进行设计,营造浓烈的日语氛围,诸如自编自导日语小短剧、动画配音,学生自行选择经典日本文学作品片段,自导自演,在课堂上愉快地进行日语交流。

第二,科学比较与分析中日语言

日语来源于汉语,中日语言是存在着共性的,教师可以从挖掘语言文化特性入手。例如,汉语中有一个成语叫做“对牛弹琴”,但是在日本人心目当中,牛是非常勤劳的一种动物,所以在日语中就会用其他动物来替换牛,从而出现了与“对牛弹琴”相近的词语。日语教师必须要让学生们了解到中日两种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性,才能够真正提升大学生运用日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二、 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日语专业有效教学改革措施分析

(一) 与供需市场接轨,加强教育教学改革

从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用人单位对日语人才的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不仅要求学生有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更要具备很强的实践能力。日语专业要以此为导向,建立并健全符合日语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全新课程体系,使本专业发展与社会实际需求接轨。符合日语创新型人才需求的全新课程体系,其独特之处就在于,该体系不仅仅要重点体现出日语语言基础知识、日语应用技能、相关社会科学知识等诸多方面的内容,其还需要在知识内容的构成上面体现出整体性,要重点突出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的逻辑联系。因此首先要强化主修课,加大对主修课的强调力度,帮助学生学习好日语基础、日本文化以及诸多相关课程知识。其次,适当减少或者取消关联性不强的课程。每个学期学习日语知识的课时是非常有限的,因此要适当修改调整人才培养计划,确保课程、课时分配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适时适当地缩减与培养与目标不相适应的课程。第三,要丰富与充实选修课内容。高等院校要明确自己的优势,要充分利用其自身的优势学科和相关资源,进一步丰富和充实选修课的内容,要拓展选修课的范围,为大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扩大知识面,从而更好地为学习专业知识和掌握专业技能服务。

(二) 积极建成、扩大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

贵州发展日新月异,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进驻市场,但是受地域等相关条件制约,真正能提供的日语专业实践岗位大大满足不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在校所学知识得不到实际锻炼,知识永远停留在课本上,这不利于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复合型日语人才。因此为满足教学与实践高度融合,促进日语专业发展,要积极建成、扩大专业能力实践基地建设,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实践机会。同时,贵州正在努力打造旅游品牌,致力于向省内外、国内外推广贵州的人文历史、自然风光和土特产品等,以此发展为契机,积极与旅行社、酒店、当地特色企业展开合作,从文字翻译、旅游接待各方面为学生提供专业实践场所,帮助学生能尽快把课本知识运用到实践当中,实践检验所学,从而全方面提高个人综合素质。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新教育教学手段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实际承担者,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学习一门完全陌生的语言,掌握一种未知的文化,具备一定水平的日语技能,需要发挥教师系统的教育作用,教师教学效果的好坏、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教师的学识修养等都直接影响学习成就的获得。因此,教师对日语学习的影响作用是不可忽视的。许多高校由于学科建设的不完整,日语教师数量很少,师资力量薄弱,且极其缺乏校际交流的机会,个人水平亟待提高。在这种现况下,教师更应该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加强业务能力的建设。

传统的教学方法就是教师课上一味地向学生灌输知识点,学生只是单方面地接受记忆而已,这种“填鸭式”的教学显然不能满足不同个体的学习需求,也越来越多的受到学生甚至是教育者自身的反感与抗拒。因此教育教学如何创新如何有效就成为了一线教师最为关心的话题。首先是对教材,教师应熟悉教学内容和策略,恰当运用现有的教学资料,根据知识点的难易程度结合教材进行补充及有效整合,靈活地处理教学进度和内容,主动把握教材,抓住知识主线,根据语言教学规律,化繁为简、深入浅出、重点突出,给学生理清脉络,以便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提供给学生更多的实践机会,使之深刻理解教学内容。其次对学生,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认知能力、思维类型等差异,提出高低不同的认知目标,因材施教,并给予经常的、适当的反馈以检测学生的理解水平,同时预见他们知识中可能存在的误解,努力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真正使学生从接受性学习转换为自主性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性,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同时注重建立平等尊重、相互信任的良好的师生关系,实践证明,大部分学生会因喜欢某一学科教师而喜欢上这门学科,课堂里充满欢乐、微笑、轻松、和谐、合作和互动能对教学的顺利进行产生积极影响。最后是对教师——反思实践。《礼记·学记》中说“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就是对教学的反思,这是教师专业成长必不可少的途径。教学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实现有效教学的手段。

综上所述,伴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国际化市场对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在此大背景下,创新型人才更是成为了当代教育的主流发展趋势。高校必须要紧跟时代发展的形势,进一步创新和优化教学模式,科学合理地调整日语专业教学改革的中心,全面提高日语专业教学的质量,为社会提供更优秀、更具创新能力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李庆保.基于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视域下高校日语翻译课程教学改革探析[J].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7,32(05):25-27.

[2] 李群群.论传媒类院校日语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以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为例[J].文化学刊,2017(09).

[3] 姚慧敏,吴丽.珠三角地区独立学院日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以课程体系改革为中心[J].考试周刊,2017(81):11-12.

[4] 于艳春.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下《综合日语》课程改革探索[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作者简介:刘霏,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猜你喜欢

日语专业创新型人才高等院校
高职日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日语学科发展建设研究
日语本科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性问卷调查分析
高校艺术专业打造“众创空间”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语文课程定位及改革取向研究
浅析VB程序设计教学方法的改革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