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白音长汗遗址的聚落结构

2018-08-18刘肖睿孟庆旭

草原文物 2018年1期
关键词:房址白音考古

刘肖睿 孟庆旭

(1.吉林省博物院 2.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一、绪 论

白音长汗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林西县南部西拉木伦河北岸,西拉木伦河主河道距遗址两公里,古河床从其南部通过。该遗址位于黄土堆积的低山丘陵区,处于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交界的气候敏感带。

遗址坐落于白音长汗村西南约500米的一列山冈上,“山冈的西南一侧坡势陡直,下临深壑,不宜人类聚居活动。山冈的东侧则山势平缓,遗址的主体就分布在这里的坡面上。”①由于平双公路从遗址穿过,筑路取土使遗址一部分遭到破坏。白音长汗遗址是在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为了配合平双公路的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所和吉林大学于1988年、1989年和1991年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三次发掘一共清理了A、B两个发掘区域,共7264.3平方米,取得了一大批新石器时代资料,在2004年出版了正式的发掘报告。

关于文化性质,报告中将整个遗址遗存划分为五期七类,其中,又以二期乙类遗存为遗址的最主要部分,包括两处相邻的聚落遗址和各自单独的墓地。根据出土遗物的特征,报告将这部分遗存称之为兴隆洼文化白音长汗类型。目前,这一判定已基本得到学术界的认同,也即本文所研究和分析的对象。

对于兴隆洼文化的聚落考古学研究,先贤们已经做了很多工作,其中,严文明先生提纲掣领,认为兴隆洼文化聚落发展经过三期,并且“可知兴隆洼文化流行有中心建筑的凝聚式环壕聚落, 而每一聚落的房子大约有40—80 座不等”②。索秀芬和李少兵二位学者对兴隆文化聚落做了详细的分区研究,通过对各个功能区的分析得出关于兴隆洼文化聚落性质。另外赵宾福、朱永刚以及韩茂莉等学者都从不同的角度对兴隆洼文化聚落进行过分析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

但是,审视诸位前辈成果,多从兴隆洼文化整体出发,很少对其中单个聚落遗址做详细的分析和研究,较注重聚落遗址之间的共同性,而很少注重差异性,并且很少分析这些异同产生的原因,未形成全面科学的认识。基于以上原因,本文欲以白音长汗聚落遗址为对象,结合其他兴隆洼文化聚落遗址资料,从聚落考古学角度分析研究白音长汗聚落遗址,并借此管窥整个兴隆洼文化时期的聚落情况。

二、白音长汗聚落分析

白音长汗二期乙类遗存为兴隆洼文化聚落遗存,也是该遗址的主体遗存,这一期聚落遗存,我们称之为白音长汗聚落,后文凡称及白音长汗聚落,如未加特殊说明,皆指白音长汗二期乙类遗存。

白音长汗聚落由两个环壕聚落组成,聚落A区位于北部,其墓葬区位于居住区所在的山冈顶部,居住区与墓葬区相隔约160米。聚落B区位于南部,墓葬区也在居住区所在的山冈顶部,居住区与墓葬区相隔约25米。两聚落同处于一个坡面上,相邻而局,距环壕最近处不足10米。

聚落A区内共有四排29座房址,依坡势呈东北—西南排列,自西向东第一排9座,第二排7座,第三排6座,第四排5座,在第一、二排和二、三排之间分别有单独房址各一座。房址间距离不等,另外聚落内还分布有灰坑8座。B区聚落由于断崖破坏,部分残缺,也发现有同时期房址25座,灰坑1座,自西向东可分为四排,第一排4座,第二排6座,第三排8座,第四排3座,在第二、三排和三、四排之间各有单独房址两座,并且两座房址之间相隔较远(图一,图二)。

图二 白音长汗聚落B区房址分布平面示意图

图一 白音长汗聚落A区房址分布平面示意图

从房址的空间布局来看,聚落A区与聚落B区大同小异,都由排房和排房间独立的房址组成,聚落A区最大房址为AF13,位于第二排中间位置,其次为房址AF12,是一处独立房址。聚落B区最大的房址为BF68,在第三排中间,面积较大的房址为BF70,也是独立房址。这样的布局可能反映了当时两个聚落有着相同或者近似的社会组织结构。

从房屋面积来看,可划分为三个等级,以60平米以上定为大型房屋,40到60平米为中型房屋,40平米以下为小型房屋。根据保存较好房址的情况可以得出,A区大型房址有AF12和AF13两座,中型房址有 AF8、AF9、AF19、AF20、AF25、AF31、AF32、AF36和AF43共9座,其余为小型房址;而B区有BF68和BF74两座大型房址,中型房址仅有BF48、BF70、BF61和BF72共4座,其余为小型房址。由此可以看出,聚落B区中型房址数量偏少,房址面积差距较大。A区大中小三型房址的金字塔结构要较B区稳定,而房址面积与当时社会的人口和经济水平息息相关。

白音长汗聚落房址平面形状完整者皆为凸字形,房址主体为半地穴式结构,设有斜坡门道,房址中部多有灶址,大多为石板灶,共发现44座,另外在聚落B区发现2座地面灶。房屋居住面分三种结构,“第一种:整间均为生土地面,经砸实或踩踏,不甚平整,厚1~5厘米。共有18座,A区4座,B区14座”③。第二种为中心抹泥烧烤,边缘不修整类型,两者之间有突起的泥垄为分界线。A区有21座,B区有9座。第三种为室内全部抹泥烧烤,A区有4座(AF9、AF16、AF18、AF39),B区有2座(BF68、BF72)。另外在聚落B区还有3例在居住面上修建生土台面的房址。从居住面修整情况看,A区修整居住面的房址显然多于B区,也即A区投入的人力物力要多于B区(图三)。

在白音长汗聚落房址内部还有一种遗存,即马蹄形泥圈和圆窝石臼,两者一般以组合形式出现,其中A区发现有19例,B区仅发现1例。从其位置分析,可能与粮食加工有关,泥圈为加工粮食后暂时储存之所;而圆窝石臼在广西南宁豹子头遗址、河南淅川黄楝树等新石器时期遗址中也曾出土,一般认为是用于脱粒磨粉的工具。关于白音长汗出遗址出土石臼,原报告中认为是与加工坚果类食物有关。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A区聚落在粮食采集加工方面较之B区聚落有着明显的优势(图四)。

图三 白音长汗A区、B区居住面修整房址对比图

图四 白音长汗A区、B区房址内带泥圈及石臼对比图

此外,吉林大学汤卓炜对白音长汗出土的动物遗存也做了相关分析和研究,兴隆洼文化时期BF6和AF12出土兽骨最多,其次为AF11、AF15、AF61、BF55、BF62、BF68和BF69。“BF6除马鹿外,还有野猪、野牛和斑鹿,获取的部位除头部外,尚有中轴骨和四肢骨,反映该房址主人在捕获到猎物后将其从狩猎场所搬运到住处的能力较强;AF12除马鹿外,还有少量的狍、狼、斑鹿和1件野牛标本;从动物骨骼部位看,房主人搬运猎物的能力逊色,只能依靠四肢骨上的肉作为主要肉食来源”④。同时我们也注意到,AF12属于大型房址,“大型房址是一个环壕或一个区或一个单体聚落的公共活动场所,用于集会、议事等活动,代表一个氏族的社会组织”⑤。也就是说AF12所反映的获取猎物的能力代表着聚落A区的公共能力,而不仅仅是聚落内某个房址居民的能力,而B区BF6房址为小型房址,其反映的获取猎物的能力应该如汤卓炜所言即为房址主人的狩猎能力。

通过有关生业模式材料的对比可以看出,聚落A区在采集加工食物方面,较之聚落B区有着一定的优势,相反,在狩猎能力方面,聚落B区较之A区有着相对优势。

综上,白音长汗聚落A区房址规模差别较小,在房址建设上投入相对较多,在采集加工食物方面有一定的优势,而聚落B区房址规模差别大,房址建设投入相对较小,而在狩猎方面有一定优势。“兴隆洼文化的经济结构是以采猎为主原始农业为辅的混合型经济。在兴隆洼文化经济形态中,渔猎经济占主导地位”⑥。采集和渔猎这两种生业模式在白音长汗聚落内部的人群中有着不同的侧重。这种同一聚落内生业模式的差异如何形成,是同一聚落内不同人群的内部分化,还是原本即为两种不同生业模式的人群聚合成一个聚落,需要进一步探讨。

三、与其他兴隆洼文化聚落比较

在西拉木伦河流域,经过科学发掘的兴隆洼文化遗址还有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⑦和林西县西梁遗址⑧,两个遗址均坐落于临近水源的坡地上,都由排房构成聚落结构,所不同是两者都是单体聚落,均未发现有环壕,有别于白音长汗聚落。

南台子聚落遗址共发掘兴隆洼文化房址33座(图五),大体按西南—东北方向,成4排分布,第三排三座房址分布稀疏,可能与白音长汗聚落中单独的房址有相似之处。其中,房址F4面积最大,约81平方米。房址居住面大多是黄土铺垫而成,少数经过烧烤,个别房址居住面与墙壁连接处抹有草拌泥。灶有石板灶和地面灶两种。没有发现类似于白音长汗聚落A区马蹄形泥圈和圆形石臼,但南台子聚落出土较多骨锥和其他骨制品,其动物遗存未经详细分析和报道。另外,“聚落中有5座房屋出土细石器,如F4及其附近的F1和F32。F32是聚落中出土细石器最多的房址,数量达21件”⑨。另外H23中也出土了200多片细石叶。根据“细石器传统出现于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之间,具有过渡阶段的形态。……基本上以采集、渔猎经济为主”⑩这一说法,南台子聚落在生业模式上有着很强的渔猎色彩。

林西县西梁聚落遗址共发掘房址11座(图六)。灰坑2个,大体分为两排,F12介于两排之间,为单独房址。由于该聚落遗址破坏较为严重,故而房址缺失很多。此外,有成排的房址因为耕地而未发掘,故暂无法统计其规模差异。该聚落房址居住面为原生黄土,除少数经烧烤外多未经加工。灶分为石板灶和地面灶,未发现马蹄形泥圈,石臼只有残件一件。另外,也出土了少量细石器和石叶。“从遗迹内出土的动物种类和数量统计分析,狩猎是获取肉类的主要来源,马鹿是主要的狩猎对象,同时还捕捞河蚌,可以看出狩猎经济占较大比重”⑪。

图五 南台子遗址房址分布图

图六 西梁聚落房址分布示意图

图七 兴隆沟遗址房址灰圈分布图

由上述内容可以看出,南台子聚落与白音长汗聚落B区在房址规模分化上有较高的一致性,在房屋居住面处理上,南台子和西梁两个聚落的投入都与白音长汗聚落B区相近,而在生业模式上,三个聚落的狩猎经济都占有重要比重。无论在聚落形态还是生业模式方面,在西拉木伦河区域内都能找到与白音长汗聚落B区相近的聚落模式;而白音长汗聚落A区房址规模差距小,并对居住面精细加工,采集经济在社会生活中占据一定的地位。但这些因素在本区域内都找不到模本和原型。因此,白音长汗聚落由两个不同生业模式人群聚合而成的可能性便不存在了。

从更大范围来看,兴隆洼文化在西辽河流域还分布有敖汉旗兴隆洼⑫和阜新查海⑬两个类型的数处遗址。其中,从房址规模分化上看,兴隆洼聚落与查海聚落都有类似于白音长汗聚落A区的三个等级房址,而且兴隆洼聚落二期出现烧烤方法加固穴壁,夯实原生土做为居住面,三期出现抹泥处理的居住面,但是根据目前资料无法统计其比例。无论是兴隆洼还是查海,都没有发现类似于白音长汗聚落A区的马蹄形泥圈和石臼,而且兴隆洼聚落和查海聚落的居室葬现象和祭祀性遗存也不见于白音长汗聚落。因而,很难说白音长汗聚落A区与西辽河流域的兴隆洼、查海等聚落有直接联系。

但是兴隆沟聚落遗址内部房址的三个分区为我们探讨白音长汗聚落分区提供了线索(图七)。兴隆沟聚落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宝国吐乡兴隆沟村西南约1公里的山坡上,“兴隆沟遗址共发现房址灰圈145座,均沿东北—西南方向成排分布,根据分布的疏密状况及地貌变化,自东向西可明确分成三区”⑭。其中第一区位于东北部山坡上,而第二区与第三区位于相邻的另一个山坡上,这种聚落居住区分布模式与白音长汗聚落非常相近。而且,经过2002到2003年的发掘没有发现环壕,也就是说兴隆沟聚落的分区可能是同一聚落内部分化形成的,尤其是第二区与第三区的分化,尚处于居住区分界已经明显,但是还共同居住在一处山坡上。目前的发掘资料还不足以探讨其具体的生业模式,但也为我们探讨白音长汗聚落分区提供了一个思路,即白音长汗聚落分区可能与兴隆沟一样,是从一个聚落整体分化而形成的两个毗邻聚落区。

四、结 语

白音长汗聚落是我国东北地区新石器时代的一处典型聚落,其双环壕聚落并列的模式在国内尚属首见,近年良渚文化玉架山遗址亦发现由6个环壕聚落组成的大型聚落。另外在日本也有类似发现,“如横隈山丘陵遗址那样,有1~2个单元的小群体拥有小环壕,它们和非环壕聚落、储藏穴专用环壕等构成复数式集合的聚落。”⑮可见在史前阶段,这种多环壕复合的聚落模式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的重要一环。对于复合式环壕聚落的产生、发展以及消亡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更深入的了解古代人类社会及其发展模式。

通过对白音长汗聚落的分析以及对兴隆洼文化其他聚落遗址的对比分析可以得到一个认识,即白音长汗聚落内部有着两个分区,这两个分区内的人群在生业模式上有着不同的侧重,侧重于采集经济的人群对房屋建设投入较大,房址等级规模的分化差距较小;而侧重于渔猎经济的人群则相反。从兴隆洼文化其他聚落遗址可以看出,白音长汗聚落的分区不是由两个不同生业模式的聚落聚合而成的,而是由一个聚落内部分化出来的不同分区。

造成这些分化的原因尚需更多的考古资料来探讨分析。但就白音长汗聚落来看,我们倾向于白音长汗聚落内部,首先产生侧重于不同生业模式的人群,因为生业模式的不同及人群的扩大,从而产生了聚落分区。推而广之,如果这种聚落扩张模式广泛存在,是否还推动了不同的考古学文化类型的产生、甚至考古学文化的产生,而其中的生业模式分化,是否为后来游牧与农业两大生业模式的出现提供源流,这些内容都有待于更多资料的发现与研究。

注 释

①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 2004年,第3页。

②严文明:《近年聚落考古的进展》,《考古与文物》1997年第2期,第35页。

③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 2004年,第44-45页。

④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白音长汗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报告》,科学出版社, 2004年,第562页。

⑤索秀芬、李少兵:《兴隆洼文化聚落形态》,《边疆考古研究》第8辑,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26页。

⑥许永杰、滕海鍵:《兴隆洼文化研究述论》,《赤峰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1-3页。

⑦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克什克腾旗南台子遗址》,《内蒙古文物考古文集》,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7年,第87-95页。

⑧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林西县井沟子西梁新石器时代遗址》,《西拉木伦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调查与试掘》,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96-139页。

⑨李新伟:《地理信息系统支持的兴隆洼文化手工业生产专业化研究》,《考古》2008年第6期,第63页。

⑩安志敏:《中国细石器研究的开拓和成果—纪念裴文中教授逝世20周年》,《第四纪研究》2002第1期,第6-10页。

⑪陈全家:《林西县井沟子西梁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动物遗存鉴定报告》,《西拉木伦河流域先秦时期遗址调查与试掘》,科学出版社,2010年,第158-165页。

⑫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洼聚落遗址1992年发掘简报》,《考古》1997年第1期,第1-26页。

⑬辽宁省文物考古所:《辽宁阜新县查海遗址1987~1990年三次发掘》,《文物》1994年第11期,第4-19页。

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工作队、敖汉旗博物馆:《内蒙古敖汉旗兴隆沟新石器时代遗址调查》,《考古》2000年第9期,第30-48页。

⑮钱耀鹏:《日本学者关于环壕聚落的研究》,《考古与文物》2002年第4期,第58-67页。

猜你喜欢

房址白音考古
十大考古发现
考古出乎意料的几件事
唤醒芬芳
魏家窝铺红山文化聚落遗址房址分析
三星堆考古解谜
山西发掘约5500年前五边形房址为窑洞起源提供新线索
“考古”测一测
踮起脚尖,追逐真正的梦想
踮起脚尖,追逐真正的梦想
山西吕梁德岗遗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