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管理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对策

2018-08-17陈渝

速读·中旬 2018年7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班级管理小学生

陈渝

摘 要:基础教育活动,对于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今后的发展会产生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以班级管的视角,对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策进行分析,对于教师来说,只有注重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才可有效规范小学生的行为习惯,这样不仅利于课堂活动的开展,也有利于学生今后更好的成长和进步。

关键词:小学生;行为习惯;班级管理;养成对策

对于小学生来说,班级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规范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不良行为。有效的管理策略才能够提高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效性,对于小学教师来说,在今后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应该采取以下五个对策开展工作,做到事半功倍。

一、优化班级环境,影响学生行为

(一)创设班级“硬”环境

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学习和观察模仿能力,班级整体的“硬”环境会对其行为产生不良的影响。在班级管理工作开展中,教师首先要动员全体学生,共同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保持教室公共区域的卫生环境,定期进行班级清扫。教会学生将个人产生的垃圾及时放在垃圾桶内,同时还要注重个人卫生的保持,确保学生桌面干净整洁,各类学习物品摆放整齐等。

在创设班级“硬”环境的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采取一些方法,适当进行教师的装饰,例如在教师窗台摆放一些绿色植物,定期更换教师版报,在教室内部设立读书角等。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环境的熏陶和影响,学生通过对教师环境的观察和融入,会引导学生自然地保持个人卫生和班级环境,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

(二)构建班级“软”环境

所谓的班级“软”环境就是创设良好的班级文化,形成良好的班风。整个班级是由来自不家庭的学生组成,因此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除了要指导学生养成良好的班级行为的同时,还要结合班级学生整体的特点,构建起一个独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通过班级文化建设,让学生产生班级归属感,进而实现对学生行为养成的统一管理,使得学生对班级管理工作具有认同感,有效遵守各类行为准则,在教师的引导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实际上行为习惯本身就是意识层面的内容,只有通过班级文化,教会学生学会识别善与恶、美与丑,这样学生自己就会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在看到其他同學的不良行为时,可以主动远离,提升自身的行为认知意识。

二、完善班级制度,学生行有所依

在相关工作开展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开展工作。

一是在进行制度建设之前,教师可以听取多方意见。学生是班级的主体,虽然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但是教师需要让学生们意识到,班级管理工作的开展需要大家参与进来,提升学生们的班级主人翁意识,教师可以让他们描绘一下自己希望在怎样的班级中学习与生活,然后根据学生的需求,尽量构建起一个让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的班级管理制度。

二是在班级制度内容需要具有针对性,切实针对学生行为习惯养成问题进行制定,教师在实际工作开展中,可以结合《五好少年评比制度》《学生行为习惯管理制度》等明确学生行为习惯培养的目标和具体措施,这样学生能够对于自身行为进行规范。在相关工作开展中,教师也可以尝试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意识,提升学生在行为方面的自觉性。学生的行为自觉性一旦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也会确立,并且在今后学习生活中也不会轻易改变,这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

三、管理学生行为,改变不良习惯

在小学阶段,学生可能会自觉或者不自觉地形成一些不良行为习惯,这就需要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良行为,强化对学生行为的管理,有效改变不良习惯。在工作开展中,老师可以注重班级榜样的树立,针对大家的行为习惯,构建起一个学生行为评价表,学生之间也可互相监督与学习。

行为评价表上,会对学生的不良行为进行记录,例如上课随便说话、班级内乱扔垃圾、说脏话等,评价表可以采取积分制,积分达到100分的学生,可以得到教师的奖励,同时教师还可以设立最佳进步奖、突出表现奖等奖项,让学生们能够在鼓励下成长,并且看到自己在养成良好行为习惯方面的进步,通过分数多少这样直观的形式,让学生明白什么样的行为是正确的,什么行为是错误的。对于一些没有进步的学生,教师也应该多给予鼓励,并且做到因材施教,找出不良行为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及时引导学生改正不良行为习惯。

四、教师家长合作,养成良好习惯

小学生从小的行为习惯养成同家庭环境、父母教育等因素都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教师应该定期同学生家长就学生在学校的表现情况进行沟通与交流,通过这样的形式,家长也会认知到自身在教育孩子方面存在的不足,并且也会了解到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中需要克服的困难。教师也会从家长方面了解学生的成长背景,个性特征等,家长与教师联合,强化对学生管理,这样更利于为学生成长创设一个良好的教育和家庭环境。

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特点,因此对于教师来说,在班级管理活动开展中,发现学生行为习惯存在异常时,不仅应该及时关注学生动态,还要及时同家长沟通,这样管理学生时才可做到“对症下药”,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五、注重细节管理,提升管理质量

教师在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中,不仅要进行班级制度建设,强化同家长的联合,还要注重各类细节内容管理,这样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更正不良行为,提升班级整体的管理质量。工作开展中要将行为管理作为一项重点工作进行,结合学生行为积分表得分,对每位学生在行为习惯养成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这样才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六、结束语

开展学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掌握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教师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在今后工作开展中要创新工作手段,提升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王珊珊.关于小学生行为习惯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6.

[2]李云鹏.小学生校内自我管理能力培养的个案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6.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班级管理小学生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小学生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我是小学生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