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中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的研究

2018-08-16丁江涛

校园英语·下旬 2018年4期
关键词: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工学结合

丁江涛

【摘要】“工学结合”是当前高职院校英语教学的主要模式,通过理论知识传授以及实训实践,努力向社会输送高品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然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关联度低,基础英语偏重于通识教育,教学重点在于掌握英语语言共核,而专业英语教学内容大多为专业知识、专业术语以及相关文章,忽视了英语的交际功能,学生接受困难。因此,为了满足学生专业岗位需求,提高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服务市场、面向就业。

【关键词】工学结合;基础英语;专业英语;衔接

一、高职院校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现状

1.高职院校对专业英语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在基础英语教学理念的主导下,专业英语教学在多数高校不受重视。近年来,随着教育教学改革,各类高职院校也纷纷开设了专业英语教学,一些院校甚至将专业英语教学提上了一个新高度,但实际上并没有引以为重,虽然开设了专业英语课,却不引进专业英语教师,依然由基础英语老师兼任,而且教学设备也跟不上教学需求。

2.专业英语课程设置不完善。目前很多高职院校的专业英语教学课程设置很不完善。大部分院校往往只开一两门专业英语课程,如甘冶院为采矿专业学生开设了《金属矿开采专业英语》,为建筑专业学生开设了《建筑英语》。由于基础英语教师对相关专业不熟悉,也没有培训学习的机会,加上专业英语教学环境和教学设备有限,因此教师只能讲授一些相关专业方面的英语词汇和业务流程,更深层次的业务知识涉猎较少,课程设置缺乏系统性。

3.目标定位不准确。专业英语本质上是以英语为媒介,旨在让学生在专业上有更深的拓展。但当前专业英语教学几乎都采取了词汇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只侧重专业术语和专业内容的学习,忽视了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专业文献阅读和交流的目的,削弱了专业英语的应用效果。

二、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衔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面对的问题。高职院校学生生源复杂,英语基础较为薄弱,部分少数民族学生只有一两年的英语学习经历,有些甚至从未接触过英语,导致其难以适应专业英语的学习。目前,甘冶院采用“2+1”教学培养模式,学校在第一学期开设基础英语课程,第二学期紧接着开设专业英语课程,在基础尚未扎实的情况下开设专业英语,很多学生感觉力不从心,学习兴趣倍受打击,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2.学校方面的问题。一直以来,大部分高职院校重过关率而轻专业英语教学。学校把“全国高等学校应用能力A、B级等级考试”通过率作为英语教学评价考核的重点,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把顺利通过A、B级考试作为英语教学的终极目标,而对专业英语课程重视不够,有些学生甚至产生了“专业英语毫无用处”的想法。再加上学生英语基础层次不齐,在实施“2+1”培养模式后,基础英语学时较少,很不利于专业英语教学的开展。

3.师资方面的问题。目前,好多院校没有专职专业英语教师,都由基础英语教师担任,而大多数英语教师毕业于师范或非师范类院校的英语教育专业,他们没有机会参加其他专业领域的进修和培训。因此教师面对大量的专业术语和文章,不仅要查阅大量资料自学专业知识,还得请教专业老师讲解,导致备课耗时多,且教学效果欠佳。此外,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各自为阵,专业英语的教学主要以专业术语讲解和课文翻译为主,和基础英语缺乏有效衔接和融合。

三、如何将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结合起来

1.针对教学大纲,制定人才培养方案。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融合教学改革的思路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的“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培养造就一大批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的指导思想。因此,英语教学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的发展道路,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在教学改革的大潮流下,职业院校英语教学必须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通过工学结合、产学合作、校企合作的方式,重新制定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方案,提纲挈领地为专业英语教学指明方向,从而将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有效地结合起来,为岗位英语需求服务。

2.完善校企合作,加强师资建设。目前高职院校采用的基础英语教材侧重通识类的听说读写译,注重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与积累,与专业脱离,而专业英语汇集大量专业词汇、专业术语及相关操作流程,导致英语基础薄弱的学生很难听懂,久而久之,丧失学习兴趣。因此,学校可以考虑每年定期派遣英语教师进入外企学习,通过向企业带头人取经,熟悉工作流程,熟练操作机器设备,了解未来企业对学生英语知识的需求,及时合理地对专业英语教学做出适当调整和偏重。企业实践让基础英语老师成为企业和课堂连接的纽带,紧跟产业变革创新培养模式,有针对性的教学,增强课堂效率,强化工匠精神培育,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3.针对岗位需求及分层教学特点,编写相关英文教材。基础英语教师通过企业学习与实践,在充分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新修订编写专业英语教材。比如采选矿专业英语教材编写方面,应将专业介绍、面试要求与模拟、采选安全生产、操作规程、5S管理、设备英文屏幕界显及英文说明书、常用工具、生产管理体系、设备的维护与保养、生产的组织与实施等真实工作情境呈现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此外,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对具有代表性的板塊设立情景对话、角色扮演、演讲、辩论等,并配备专业图片、视频等形象生动地呈现出来,提高教学效果⑥。此外,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根据教学目标,采用任务教学法、情景教学法、现场交流互动法等,在幕课、精品课网站及互联网+的辅助下,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学有所用,学有所长。

4.专业课教师和基础英语教师合作教学。学生有合作学习,英语教学也可以尝试合作教学⑦。合作教学的教学任务可以由基础英语教师和专业教师共同承担,专业教师担任专业顾问,与基础英语教师一起设定授课目标、教学计划和教学活动。这样基础英语教师可以在日常教学中加入专业英语的基础知识,如专业词汇、术语及特定的构词法,在情景设计和语篇选材上可以向专业英语方向靠拢。专业英语教师也可以在基础英语教师的建议下遵循语言习得规律,加强对英语听说读写译基础技能的培养。这样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互相渗透,基础英语变成了在专业基础之上的英语语言技能教学,而专业英语变得鲜活有趣,更好理解,也不再枯燥乏味,在无形中延长了两门课程的课时,对两门课程的学习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束语

高职英语分层教学下基础英语和专业英语的融合符合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的办学方向。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需要依据各专业的职业需求、专业特点以及英语分层后学生的实际情况,在人才培养方案、教学方法、师资队伍建设及课程设置等各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通过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学以致用,并且在实际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上能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和操作。

参考文献:

[1]刘一诺.在实践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衔接模式过程中的发现[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3.12:162-163.

[2]王初明.从外语学习角度看大学英语教学和考试的改革[J].外语界,2010,01:19-24.

[3]刘虹.教育政策的制定过程研究——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为例[J].高等教育评论,2017.01: 220-231.

[4]蔡基刚.我国大学英语教学重新定位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0(4):68-70.

[5]娄惠茹.高职院校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教学体系的整合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6.18:50-52.

[6]王彦侠.高职公共英语和专业英语的教学衔接[J].海外英语, 2012,02:90-91.

[7]闫博.有效结合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J].课程教育研究,2014.07: 123-124.

[8]刘淑宁.探析高职院校实行基础英语与专业英语相融合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J].海外英语,2017.0 3:76-78.

[9]刘润清,吴一安.中国英语教育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猜你喜欢

基础英语专业英语工学结合
机电专业英语“课程思政”融入教学示例研究
植保专业英语的特点、翻译及思维教育
浅析电子商务专业英语快速掌握方式
英语教育的价值与基础英语教育的改革探究
高职院校提高基础英语教学质量的策略
基于工学结合的《仓储岗位实训》学习成效评价体系探究
工业机器人现场编程工学结合课程开发
在新形势下创新汽车技术专业“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模式的初探
池州学院英语师范专业《基础英语》课内实践教学有效性的探讨
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高职电脑艺术类行业英语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