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南省曲靖市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地区差异分析及对策

2018-08-15陈习琼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5期
关键词:学龄会泽县年龄结构

陈习琼

(曲靖师范学院城市学院,云南 曲靖 655011)

人口年龄结构属人口自然构成的分类范畴。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的年龄结构指总人口中不同年龄组人口的数量比例关系,度量和分析人口年龄结构主要有人口系数、老龄化系数、抚养系数、年龄中位数和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等指标和方法〔1〕。人口老龄化是指总体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即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年长人口逐渐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不断上升的动态过程〔2〕。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人口转变的客观规律,是长期低生育水平下必然出现的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动趋势。本文通过收集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应用人口学理论对曲靖9个县(市)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现状、老龄化特征进行深入分析,探讨人口老龄化的地区、城乡差异,采取有效的对策进一步优化人口年龄结构。

1 人口年龄结构现状、老龄化水平的地区差异〔3~7〕

1.1少年人口系数下降,老年人口系数、老少比呈增长趋势,降幅或增幅在地区上存在明显差异 与2000年比较,9个县(市)区的少年人口系数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最大的是陆良县,其次是富源县和沾益县,分别下降了7.08%,5.48%和5.09%,下降幅度最小的是会泽县,只下降了2.53%。老年人口系数均呈上升趋势,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宣威市,上升了2.14%,其次是马龙县和麒麟区,分别上升了1.79%和1.69%,最小的是沾益县,上升了1.29%。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上升幅度最大的是马龙县,上升了2.57%,其次是宣威市和麒麟区,分别上升了2.56%和2.31%,表明人口老龄化程度较深,上升幅度最小的是会泽县,只上升了1.05%。老少比均呈增长趋势,增长幅度最大的地区是宣威市,增长了12.95%,其次是沾益县、陆良县和麒麟区,分别增长了12.27%,12.22%,12.08%,表明未来老年人口多,老龄化程度深。增幅最小的地区是富源县,为7.93%,见表1。

1.2老年抚养比增长,少年抚养比下降,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增幅或降幅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2000年和2010年,全市抚养系数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与2000年相比较,2010年9个县(市)区的老年抚养比均呈增长趋势,增幅最大的是宣威市,为2.8%,说明老年人口压力较大,老年人的赡养、照料问题突出。最小的是陆良县,为1.27%;少年抚养比呈下降趋势,降幅最大的是陆良县,为13.94%,最小的是会泽县,为4.36%;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降幅最大的是陆良县,为12.67%,最小的是会泽县,为2.27%,2010年总抚养比最高的是富源县,说明人口负担系数较大,抚养人口压力较重;最低的是麒麟区,见表2。

1.3长寿水平逐年提高,且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与2000年相比较,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呈增长趋势,增幅最大的是麒麟区,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比重增加显著,增长率均超过了50%。全市9个县(市)区的长寿水平都明显提高,会泽县最明显,其次是罗平县。2010年,罗平县、会泽县、沾益县长寿水平位居全市前三位,罗平县长寿水平高出全市水平1.71%,高出全省11.28%〔3〕的1.75%。2010年,除了麒麟区和马龙县,其他7个县(市)区的长寿水平均超过了10%,表明高龄老人比以前增多,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表3)。此外,2000年全市平均年龄为29.25岁,2010年为32.42岁,增加了3.17岁,老龄化程度加深。

1.4老龄化进程地区差异明显,老龄化水平整体上呈北部高,中西部偏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 联合国及各国把65岁及以上或60岁及以上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分别达到7%和10%时的人口结构称为老年型人口〔2〕。2000年,9个县(市)区的老龄化水平均小于7%,会泽县高出全省6.09%水平0.7%〔4〕,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10.39%,已超过国际上衡量是否老年型人口标准3.39%,表明会泽县老龄化水平较高,发展速度较快,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老龄化水平最低的是富源县,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最小(表1)。

表1 曲靖市各县(市)区五普、六普人口年龄结构变动情况对比分析(%)

表2 曲靖市各县(市)区五普、六普人口抚养指数变动对比分析(%)

2000年,富源县、师宗县和陆良县少年儿童比重为30%~40%,其年龄结构为成年型,其他地区均小于30%,其年龄结构为老年型。2000年,富源县老少比最小,其年龄结构为年轻型,其他8个县市区老少比均为15%~30%,人口结构为成年型。2010年,9个县(市)区中,除了富源县和师宗县,老龄化水平均超过了7%,最高的是会泽县,最低的是富源县。除了富源县和师宗县,其他7个县(市)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均超过10%,最高的是会泽县,最低的是富源县(表1)。2010年,9个县(市)区的少年儿童比重均在30%以下,富源县和师宗县老少比较低,其水平为15%~30%,罗平县老少比接近30%,其人口结构为成年型,趋向老年型方向发展,其他6个县(市)区人口结构为老年型。老少比最高的是麒麟区,高出全市水平5.83%,高出全省水平0.11%,老龄化水平最高的是会泽县,高出全市水平0.88%,高出全省7.63%〔3〕水平0.67%,最低的是富源县和师宗县(表1)。

表3 曲靖市各个县(市)区五普、六普长寿水平对比分析

2 人口年龄结构现状、老龄化水平存在明显的城乡差异〔5,6〕

2.1少儿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老龄化水平乡村高于城镇,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老少比城镇高于乡村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劳动适龄人口比重、老少比城镇高于乡村,少儿人口比重、老年人口比重、老龄化水平乡村高于城镇,见表4。

表4 2000年(五普)曲靖市人口年龄结构的城乡差异(%)

2.2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和总抚养系数乡村高于城镇,乡村人口负担系数较大 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少儿抚养系数、老年抚养系数和总抚养系数均呈乡村(45.88%、9.28%、55.16%)高于城镇(31.01%、6.82%、37.83%)的空间格局,乡村人口负担系数较大,人口抚养压力较重。

2.3长寿水平乡村高于城镇,预期寿命城镇高于乡村 2000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0 432人,60岁及以上481 979人,长寿水平为8.39%。城镇80岁及以上6 181人,60岁及以上81 135人,长寿水平为7.62%,乡村80岁及以上34 251人,60岁及以上400 844人,长寿水平为8.54%〔5〕。长寿水平呈乡村高于城镇的空间格局。

2000年,人口预期寿命为67.67岁,男性人口预期寿命67.64岁,女性人口预期寿命67.63岁,城镇人口预期寿命72.84岁,乡村人口预期寿命66.63岁〔5〕,预期寿命呈乡村低于城镇的空间格局,2010年人口预期寿命为74.70岁,男性72.73岁,女性76.96岁〔6〕,比云南的69.5岁提高5.2岁,男性提高5.63岁,女性提高4.56岁〔7〕。这与城镇地区医疗卫生条件优越、老年保健水平较高、老年医疗卫生服务设施较完善有直接的关系。

3 人口年龄结构、老龄化的其他状况〔5,6〕

3.1劳动适龄人口比重呈上升趋势,增幅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劳动力资源较为丰富 与2000年相比较,15~64岁、15~59岁劳动适龄人口规模呈上升趋势,增幅最大的是师宗县,其次是富源县和沾益县,劳动力数量随着总人口的增长而增加,劳动力资源较为富足,见表5。

表5 曲靖市各县(市)区五普、六普15~64岁和15~59岁人口及比重〔n(%)〕

从2000年、2010年劳动力资源年龄结构变动情况来看,15~19岁所占比重略有上升,进入20~34岁人口比重趋于下降,降幅最大的年龄组是25~29岁,进入中年,劳动力资源比重逐渐增加,增幅最大的年龄组是40~44岁。2010年,前6组年龄别占总数的49.83%,后4组年龄别占总数的18.88%,表明劳动力资源处于较佳年龄段,劳动力资源丰富,年龄结构年轻化,给就业带来巨大压力。与2000年相比,主要增加的是中年组(表6),同时也表明,进入青年组的人口在减少,进入老年组的人口逐年在增加,未来,劳动力资源年龄结构变动趋向老化。

表6 曲靖市2000、2010年劳动力资源年龄结构变动情况〔n(%)〕

3.2育龄妇女人口规模呈增长趋势,低生育水平下,生育旺盛育龄妇女数量逐年减少,出生率呈下降趋势 与2000年相比,2010年全市育龄妇女人数为1 588 020人,比2000年的1 470 464人增加55 103人,增加了0.78%(表7),但由于总体生育水平的大幅度下降及生育旺盛育龄妇女所占比重的减小,与2000年相比较,出生率下降了4.27%。但师宗县、会泽县、富源县、宣威市出生率仍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表7 曲靖市育龄妇女年龄结构变动情况〔n(%)〕

3.313~15岁初中学龄组及16~18岁高中学龄组人口比重呈增长趋势 与2000年相比较,学龄组人口总量呈减少趋势,减少了3.86%,初中学龄组(13~15岁)和高中学龄组(16~18岁)人口比重呈增长趋势,分别增加3 043人和4 0521人,增加比重0.32和0.34%,其他年龄组人口规模和比重均呈下降趋势,学龄前儿童组(1~6岁)下降了1.73%,小学学龄组(7~12岁)下降了1.7%,大学学龄组(19~22岁)下降了0.45%,见表8。

表8 曲靖市各个学龄组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动情况〔n(%)〕

3.4高龄老年人口数量呈增长态势 2000年,8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40 432人,与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的71 013人相比增加了30 581人,增长0.47%。增长幅度最大的是80~84岁组,增加了0.37%,表明高龄老人明显增多,老龄化程度加深。

4 讨 论

4.1人口年龄结构现状、老龄化水平的总体状况 与2000年比较,老少比呈上升趋势,少年儿童比重下降趋势明显,老年人口比重持续上升,老龄化速度快,程度深。少儿抚养比下降,老年抚养比上升,总抚养比呈下降趋势,长寿水平提高,预期寿命延长,到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曲靖市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人口基数大,老年人口规模持续增长,老龄化日趋严重,人口压力较大。劳动适龄人口比例呈上升趋势,人力资源丰富,年龄结构年轻化,就业压力较大。从城乡差异来看,人口年龄结构城乡变动较大,老龄化水平呈乡村高于城镇的空间格局,人口抚养系数乡村高于城镇,长寿水平乡村高于城镇,预期寿命城镇高于乡村。从地区差异上来看,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人口年龄结构变动越大,老龄化水平也较高,老龄化进程地区不一,整体上呈北部高,中西部偏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育龄妇女人数增加,生育旺盛育龄妇女数量逐年减少,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但贫困县出生率居高不下的现象较为严重。13~15岁初中学龄组和16~18岁高中学龄组人口比重呈增长趋势,高龄老年人口比以前增多。

4.2优化人口年龄结构及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对策

4.2.1加快贫困地区经济发展步伐,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水平高、人口抚养负担重等问题 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较高,应加快生产条件差,生活水平低的贫困县地区的经济发展步伐,大力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缓解人口老龄化水平过高、人口负担系数较大带来的生存压力。

4.2.2加强技能培训,大力提高劳动力资源素质和质量 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总抚养比下降且尚不太高的人口结构优势,加强技能培训,大力提高人口素质,提升人口质量,积极发展地方经济,促进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提高,为劳动力充分就业创造条件,促进就业率提高的同时为创造、积累社会财富奠定基础。

4.2.3改善乡村地区医疗卫生条件,大力提高乡村医疗卫生服务水平 年龄与慢性病是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主要因素〔8〕,地方医疗卫生主管部门应加大对地方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设施、设备配备和购置资金的投入比例,大力改善乡村医疗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同时,加强宣传教育,普及老年人保健知识,强化老年人对一般疾病的认识和了解,增强老年人卫生保健意识,提高保健水平,延长预期寿命。

4.2.4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各学龄组人口数量及结构变动情况科学准确地定位学校性质,确定学校具体的发展方向,有序地调整学校建设数量和招生规模,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配备教学设施,大力改善办学条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4.2.5严格控制贫困县出生率偏高的现状 长期低生育水平下,生育旺盛育龄妇女数量逐年减少,尽管出生率呈下降趋势,但国家级贫困县出生率下降幅度不大,仍然偏高,应该严格控制贫困县地区生育率水平,以缓解人口负担系数过高,人口压力较大的局面。

4.2.6关注高龄老年人口的生活照料问题 长寿水平提高,预期寿命延长,80岁及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规模逐年增加,应关注高龄老年人口的照料、赡养和医疗等问题。提高经济水平,完善养老及医疗保障体系,针对老年人开展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活动,发挥家庭在养老中的作用,对提高老年人主观幸福度有重要作用〔9〕。此外,加快地方卫生事业发展,扩大医疗卫生院校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以缓解老年医疗服务人员短缺、养老机构很难提供医疗服务以及医院不能提供给老年人长期住院需求等现状。

猜你喜欢

学龄会泽县年龄结构
西班牙学龄篮球锦标赛组织体系研究及启示
仙桃市初中学生视力状态筛查分析
学龄孤独症儿童教育模式研究
不同学龄段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技巧分析
基层组织增活力“两学一做”促发展
基于人口红利缩减的我国经济增长对策探讨
会泽县黑颈鹤保护取得的成效与潜在威胁
会泽县中学健美操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