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养老机构服务研究分析

2018-08-15刘晏兵薛虹霞李文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5期
关键词:养老期刊领域

王 朕 刘晏兵 薛虹霞 李文涛

(大连大学护理学院,辽宁 大连 116001)

随着老龄人口的增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成为人群疾病谱变化的主要表现〔1~3〕;虽然“二孩”政策积极推行,“4+2+1”的家庭结构模式在一段时间内依然是我国家庭的核心模式〔4〕;截止到2015年,我国失能老年人口达4 000万,其中完全失能老人占老年人口的6.05%〔5〕。众多患有慢性疾病、部分或完全失能的老年人的家庭养老负担加重、增加了对机构养老的需求。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建库以来的养老机构服务相关的文献进行回顾和总结,旨在揭示养老机构服务领域的文献特点和发展趋势。

1 资料与方法

1.1文献检索与筛选 研究文献来源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维普数据库(VIP),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6年12月31日。纳入标准:文献为养老机构服务的相关研究。排除标准:同一篇文章发表在不同期刊的文献;征文通知、会议通知、新闻报道等非学术类文献。以“养老机构”、“服务”、“机构养老”等字段进行模糊检索,通过NoteExpress3.0进行题录导入,并利用该软件进行文献查重,手动删除不满足纳入标准的文献,最终筛选出满足要求的文献。

1.2文献分析 通过NoteExpress3.0软件导出纳入文献的发布年份、作者、标题、来源、关键词、作者机构等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分析。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2对研究的高频字段进行频次统计,得出字段高频关键词后形成词篇矩阵,利用Ucient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限于Ucinet对数据格式的要求,本研究选取包含相关文献量最大的中文数据 CNKI进行可视化分析,力求客观清晰地展示国内养老机构服务领域的研究现况与热点。

2 结 果

2.1数据库分布 依据检索策略,CNKI 287篇,WAN FANG 38篇,VIP 25篇。

2.2年代分布 国内养老机构服务文献总产量为350篇,其中期刊论文282篇,学位论文68篇。2002年1篇(0.286%),2003年5篇(1.429%),2004年0篇(0.000%),2005年2篇(0.571%),2006年3篇(0.857%),2007年1篇(0.286%),2008年9篇(2.571%),2009年3篇(0.857%),2010年13篇(3.714%),2011年21篇(6.000%),2012年29篇(8.286%),2013年33篇(9.429%),2014年61篇(17.429%),2015年81篇(23.143%),2016年88篇(25.143%)。文献始现于2002年,文献产量基本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自2010年,文献数量迅速增长。2002~2009年文献产量为24篇,且均为期刊论文;2010~2016年文献产量为326篇,其中期刊论文258篇,学位论文68篇。

2.3期刊分布 350篇文献共发表在169种期刊上,分散度较高,平均发文量为2篇。2002~2009年养老机构服务领域载文期刊19种,平均载文率1.26%,其中,核心期刊包括《护理研究》、《护理学杂志》、《人口与经济》,核心期刊平均载文频次1;2010~2016年养老机构服务领域载文期刊150种,平均载文率1.72%,核心期刊包括《中国全科医学》、《中国老年学杂志》、《中华全科医学》、《经济体制改革》、《护理学报》、《新建筑》、《中国护理管理》、《医学与社会》、《中华护理杂志》、《护理管理杂志》、《新疆医科大学学报》、《护理研究》、《人口与发展》、《人口学刊》、《广西社会科学》、《中国教育学刊》、《价格理论与实践》、《中国卫生政策研究》、《中国康复医学杂志》、《体育文化导刊》、《林业经济》、《人口与经济》、《统计与决策》、《护理学杂志》、《广西社会科学》、《现代经济探讨》、《理论导刊》,核心期刊平均载文频次1.96次。不同时间段载文频次较高的期刊:2002~2009年:《社会福利》4次(16.67%),《中国社会导刊》及《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各2次(8.33%);2010~2016年:《社会福利》21次(8.14%),《中国老年学杂志》16次(6.20%),《护理研究》7次(2.71%),《中国社会工作》、《中国实用护理杂志》各6次(2.33%),《中国民政》、《中国护理管理》5次(1.94%),《质量与认证》、《劳动保障世界》各4次(1.55%),《中国民康医学》、《社会工作》、《中国老年保健医学》、《中华护理杂志》、《中国全科医学》、《现代商业》各3次(1.16%)。

2.4作者分布 350篇文献共有作者636人,外籍作者3人,均篇作者数为1.82人。2002~2009年共有作者45人,均篇作者数为1.88人;2010~2016年共有作者591人,均篇作者数为1.81人。发表1篇的作者538人,发表2篇的作者37人,发表3篇的作者7人,发表4篇的作者6人,发表5篇的作者1人,发表6篇的作者2人,发表7篇的作者1人,发表8篇的作者2人。截取各时间段发文量≥2的高产作者情况:2002~2009年:王方刃、李金钹、陈上仕、彭嘉琳各2篇(4.08%);

2010~2016年:谢红、王黎各8篇(1.23%),郭红艳、吴炳义各6篇(0.93%),彭嘉琳、李娟各5篇(0.77%),黄雅莲、林琳、李茂全、曹利军、丁杏各4篇(0.62%),李颖、赵洪军、袁畅、雷洋、刘永兵、代亚丽、陈旭各3篇(0.46%),高岩、陈雷各2篇(0.31%)。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高产作者的合作情况,从CNKI数据库中选取满足条件的287篇文献提取作者的信息,分别作两个时间段养老机构服务领域发文量≥2的高产作者的共现矩阵,利用Ucinet软件做出本领域高产作者的合作网络(图1、图2)。2002~2009年发文量最高的作者有4位,形成1个作者合作子网络;2010~2016年的作者合作网络中有27位作者,形成了8个作者合作网络的子网络,其中规模最大的由王黎、谢红、郭红艳、彭嘉琳等7人组成,提示目前该领域初步形成了具有引领作用的作者团队。

图1 2002~2009年养老机构服务研究的研究者合作网络分布

图2 2010~2016年国内养老机构服务研究的研究者合作网络分布

2.5机构分布 350篇文献涉及279个机构,均篇机构数为1.25个。2002~2009年涉及21个机构,均篇机构数为1.14个;2010~2016年涉及258个机构,均篇机构数为1.27个。发表1篇文献的机构259个,发表2篇的机构14个,发表3篇的机构5个,发表4篇的机构1个,发表5篇的机构2个,发表6篇的机构2个,发表7篇的机构1个。截取2个时间段发文量≥2的前20个机构:2002~2009年:北京市第一社会福利院、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福建医科大学卫生管理与社会医学系各2篇;2010~2016年:北京大学护理学院7篇,潍坊医学院护理学院、新疆医科大学护理学院各5篇,成都医学院四川养老与老年健康协同创新中心4篇,苏州大学社会学院、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天津商业大学法学院、重庆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市社会福利行业协会各3篇,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湖北省民政厅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洛阳理工学院社会科学系、徐州师范大学法政学院、广西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南宁重阳护理院、浙江省绍兴市社会福利院、梧州学院文法学院、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大连科技学院、国家康复辅具研究中心各2篇。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养老机构服务研究领域机构的合作情况,从CNKI数据库中满足条件的287篇文献提取机构的信息,分别作两个时间段养老机构服务研究领域发文量≥2的机构共现矩阵,利用Ucinet软件做出本领域机构的合作网络(图3、图4)。对机构进行统计显示,2002~2009年发文量≥2的机构中有2所院校,尚未形成机构的合作网络;2010~2016年发文量≥2的20个机构中有14所院校(70%)形成4个机构合作子网络,分别位于我国的华北地区、西北地区与西南地区。

图3 2002~2009年养老机构服务研究的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布

图4 2010~2016年养老机构服务研究的研究机构合作网络分布

2.6文献类型与内容 2002~2009年调查型文献9篇,占总文献量的37.5%,主要内容包括各地养老机构服务现状的调查、养老机构提供的服务能力及服务收费的调查等;理论探讨类文献8篇(33.3%)及综述类文献6篇(25.0%),主要内容包括养老机构服务立法的重要性、养老机构的服务与管理、养老机构服务体系的建立及各地养老机构服务现状的分析等,政策解析类1篇(4.2%)。2010~2016年,调查型研究文献81篇(24.85%),主要内容涉及机构服务需求、服务现状、服务水平、护理服务等调查;理论探讨类文献73篇(22.39%),内容涉及养老机构服务体系的认识、机构服务的建议及对策、探讨机构护理服务人才队伍的建设等;综述类文献69篇(21.17%),主要内容有养老机构服务管理的发展与对策、机构养老服务专业化分析、日本美国等国家养老机构服务的比较与启示等;个案报道59篇(18.10%),内容提到不同地区养老机构服务的现状及对策、各地区的服务需求现状及机构养老所面临的问题等;经验总结35篇(10.74%)及政策解析9篇(2.76%),主要是对养老服务人才培养、提升服务质量进行探讨及对不同地区的政策解析。

2.7主题词分布 利用bicomb2.0软件对主题词进行提取,得出2002~2016年排名前20的关键词及不同时间段的养老机构服务的关键词排名。养老机构服务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统计:养老(服务)机构129次、机构养老52次、老年人41次、(机构)养老服务30次、(人口)老龄化27次、社会(化)养老17次、失能(老人)14次、医疗服务12次、需求及服务质量各11次、民办养老机构及对策各10次、服务及养老需求各9次、服务需求8次、养老护理、医养结合、护理人员各7次、问题及健康状况各6次。养老机构服务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的时间分布情况:2002~2009:养老(服务)机构12次,老年人、(人口)老龄化、(机构)养老服务各4次,机构养老、社会(化)养老各3次,服务、现状调查、卫生服务、养老需求各2次,健康状况、养老护理、服务收费、民办养老机构、服务对象各1次;2010~2016:养老(服务)机构117次,机构养老49次,老年人37次,(机构)养老服务26次,(人口)老龄化23次,失能(老人)、社会(化)养老各14次,医疗服务12次,需求、服务质量各11次,对策10次,民办养老机构9次,养老需求、服务需求各8次,服务7次。

3 讨 论

文献的年代分析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术研究水平及其发展速度〔6〕。在对养老机构服务研究的文献年代分析中发现,最早的研究始于2002年,且2009年前年发文量均少于10篇,可见当时养老机构服务的相关研究并未得到学者的关注。随着我国老龄化问题的日益严峻及国家对养老机构发展的日益重视,2013年在《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推动下,养老机构服务领域的研究呈现快速增长趋势,2014~2016年,年均发文量达到77篇,说明养老机构服务领域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学者的高度重视,已成为养老服务研究的热点。2010年后无论在期刊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有了一定的增加,尤其是核心期刊载文频次高于均刊载文频次,一方面说明核心期刊对于养老机构服务领域的研究关注和重视越来越多;另一方面表明在此领域的研究文献质量也有所提高。

研究形成核心有两个条件:①有一个相对持久而稳定的论坛;②形成一个较为“权威”的多产作者群体〔7〕。学科发展需要专业的群体来规划、指导、实施和评估,而学术期刊作为学科发展的标志〔8〕,是相关专业信息创新、认证、传播、交流、检验的载体,在发展中不断提高科研质量〔9〕。本文通过对已刊载养老机构服务相关研究的杂志进行统计分析,350篇文献发表在169种期刊上,发文量大于10的期刊有2种,共41篇(11.71%),可视为养老机构服务研究的期刊群雏形,但总的来说期刊的集中程度不高。对作者机构频次的统计能够显示出哪些机构处于该研究领域的前沿〔10〕,本研究发现作者分布相对分散。2010年以后养老机构服务研究的机构在数量与合作方面均有较大进步,但合作的地区相对受限,且地区的合作跨度较小,提示在今后的研究中应增加跨地区的合作,形成领域的核心研究群体,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文献计量学不仅是采用统计学等方法研究文献信息分布、 数量关系、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11〕,也是一种确定该研究领域文献的研究热点、发展方向等全局性的方法〔7〕。通过对文献类型的统计可见研究均以理论探讨、综述及调查型文献为主,除养老机构服务的现状外,还涉及养老机构不同的服务及其质量、养老对象对服务的需求、养老机构服务相关指标的构建等。近年来研究类型虽有一定的扩展,但缺少实验性研究的文献。总的来说,该领域的研究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深度还有待加深。从主题词的分布来看,养老机构服务领域研究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其数量与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有一定的同步性〔12〕。2000年发布的《关于加快实现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意见》和《关于加强老龄工作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努力建立以家庭养老为基础、社区服务为依托、社会养老为补充的养老机制〔13〕,此阶段我国养老机构服务发展刚刚起步,政策相对较少,学者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也有限;2011年《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把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规划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出台的《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养老服务领域的实施意见》重新把社会民间力量在养老政策中的作用提高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加快了社会养老的步伐〔14〕,由此养老机构服务领域的研究逐渐发展,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很多学者把研究聚焦到了民办养老机构上来。2011年以后学者对该领域的研究文献量增加速度较快,“服务质量”〔15,16〕、“民办养老机构”〔15,17〕等主题词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这些关键词极有可能成为现在及未来一段时间该领域的研究热点。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养老机构服务种类与质量提升关系到机构的未来发展。因此,养老机构服务的质量、服务效果、服务水平、服务标准化的相关研究将会成为该领域研究的趋势。

猜你喜欢

养老期刊领域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养老生活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2020 IT领域大事记
期刊问答
领域·对峙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