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心肾功能的影响

2018-08-15徐宝华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年15期
关键词:托伐普坦肾功能受体

徐宝华 赵 刚

(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 大连 116033)

急性心肌梗死(AMI)导致心肌严重而持久缺血缺氧而产生坏死,可产生左心功能失调,临床表现为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有资料显示AMI后心力衰竭的发生率及死亡率分别为32.4%和21.6%〔1〕。利尿剂为减轻心脏负荷,治疗心力衰竭的常用药物。托伐普坦是一种选择性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V2受体拮抗剂,是近年心力衰竭治疗领域热门药物之一〔2〕,国外少量研究该药物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治疗安全有效,国内此类研究也较少〔3,4〕。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AMI合并心力衰竭患者80例,包括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溶栓及保守治疗的患者。纳入标准:符合AMI诊断标准,入院时或入院后出现心功能不全症状,心功能分级KillipⅡ~Ⅳ级,超声左室射血分数(LVEF)<45%,血清脑钠肽(BNP)>400 pg/ml。排除标准:①对托伐普坦药物过敏;②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③合并肿瘤;④低血容量休克或心源性休克;⑤心脏瓣膜病、心肌病;⑥高钠血症。所有患者知情同意参与本研究。

1.2研究方法 如上患者随机分成托伐普坦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给予心力衰竭常规药物治疗:硝酸酯类药物、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等。托伐普坦组在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托伐普坦7.5~15.0 mg,每日1次,共治疗7 d。托伐普坦起始剂量7.5 mg每日1次,24 h后测血钠水平,若Na<135 mmol/L,则调整剂量为15 mg每日1次。通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改善情况、心脏超声心功能指标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血清BNP水平、7 d平均24 h尿量、尿素氮(BUN)、肌酐(CR)、血清钠水平等指标评估其疗效及对心肾功能的影响。疗效评定标准:显著: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明显好转,体征消失或明显好转;一般:治疗后心功能稍改善,心力衰竭的症状及体征稍有好转;无效:治疗后心力衰竭症状及体征无好转甚至恶化。托伐普坦组男24例,女16例,平均年龄(62.18±1.92)岁;常规治疗组男22例,女18例,平均年龄(63.19±2.08)岁,两组性别、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EmpowerStatus软件进行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 果

2.1两组疗效比较 治疗后两组心力衰竭症状均改善,总有效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托伐普坦组较常规治疗组症状显著改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心功能及BNP水平比较 两组LVEF、LVEDD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变化(P>0.05)。两组

治疗后血清BNP水平均明显下降,托伐普坦组与常规治疗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肾功能、尿量及血钠水平变化 两组治疗前后BUN、CR均未见明显变化。托伐普坦组7 d平均24 h尿量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增加,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托伐普坦组治疗前后血清钠水平有所升高,常规治疗组血清钠水平有所下降,治疗后血钠水平托伐普坦组较常规治疗组明显升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心功能改善疗效比较(n,n=40)

与常规治疗组比较:1)P<0.05;同表3

表2 两组心功能及血清BNP比较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1)P<0.05;与常规治疗组比较:2)P<0.05

表3 两组肾功能、尿量及血钠水平比较

3 讨 论

AMI是全球范围内致死率和致残率的主要原因之一〔5〕。心肌大面积坏死会引起心排血量下降,循环阻力上升,心力衰竭是常见早期并发症。心力衰竭时左室收缩功能下降,可引起垂体后叶释放精氨酸血管加压素(AVP),AVP与V2受体结合造成肾脏重吸收水增加、血管收缩、左室重构,加重心脏负荷,诱发及加重低钠血症,使心力衰竭恶化。心力衰竭时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AS)激活,增加心肌收缩力、血管收缩以维持血压,但长期激活可使心肌重构,增加心肌耗氧,加重心功能恶化〔6,7〕。

托伐普坦是一种口服活性的AVP V2受体拮抗剂,于2009年FDA批准上市,用于治疗心力衰竭、肝硬化、抗利尿激素分泌异常综合征等。托伐普坦与V2受体亲和力是AVP的1.8倍,可竞争地与V2受体结合,抑制AVP的作用,抑制自由水重吸收,产生低渗尿〔8〕。与传统利尿剂相比,托伐普坦可增加心力衰竭患者无电解质的自由水的排泄,而对钠钾影响小,可更好地改善液体潴留,减轻心脏负荷〔9~11〕。托伐普坦与传统利尿剂相比,不会导致肾功能恶化,可维持心力衰竭患者肾血流量,不激活心力衰竭患者RAAS,改善肾循环从而改善肾功能〔12,13〕。

结合AMI后心力衰竭的病理特点及托伐普坦的药物特征,理论上该药物应用可改善心衰症状,并有一定的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并对AMI后心力衰竭的长期预后有作用。本研究中托伐普坦治疗AMI合并心力衰竭无肾损害作用。心功能症状改善效果较好,LVEF无明显上升考虑与AMI基础心肌损害相关。两组BNP均下降,托伐普坦组优于常规治疗组,考虑与该药物更好地减轻心脏负荷相关。低钠血症是心力衰竭及治疗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预后,纠正低钠血症也是心力衰竭治疗的必要一面,托伐普坦能改善低钠血症,改善症状的同时可改善预后〔14,15〕。本研究托伐普坦组无严重高钠血症出现,考虑与本研究应用托伐普坦剂量较小,未加大剂量有关。但托伐普坦的保钠排水作用是明确的,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血钠水平,避免高钠血症出现。

目前,AMI合并心力衰竭发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在本研究可看到短期应用托伐普坦可更好改善心力衰竭症状,无肾损害不良影响,安全性及疗效较好,但样本量较少,观察时间较短,可考虑大规模临床试验进一步证实其疗效及安全性。

猜你喜欢

托伐普坦肾功能受体
优质护理对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的改善评价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分化型甲状腺癌碘治疗前停药后短期甲减状态下甲状腺功能与肾功能的相关性
维生素D受体或是糖尿病治疗的新靶点
作用于GABA受体杀虫剂的代谢、作用机制及开发研究
老年内科肾功能衰竭患者400例临床透析及感染护理预防
探讨温肾化瘀利水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阳虚、瘀水互结型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托伐普坦结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心衰合并高血压、低钠血症的效果
左西孟旦联合托伐普坦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
托伐普坦治疗终末期肝病顽固性腹水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