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策略

2018-08-14杨鑫

世纪之星·交流版 2018年4期
关键词:学困生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杨鑫

[摘 要]随着教育的发展,初中教育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数学是初中阶段教育的重点科目之一。小学数学学习内容较为简单,学生突然面对初中数学的强大压力和繁杂的内容,难免会出现数学学习成绩方面的分化。初中学校里,每个班都有学困生,面对这种现象,本文对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策略进行浅析。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教学方式

学困生存在于每所学校的每个阶段的教育当中,初中数学中的学困生现象尤其显著,学困生的存在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数学学习氛围,也对学困生自身发展非常不利,为改变这种现状,将学困生转化为数学优秀的学生的任务非常繁重,本文针对如何转化初中数学中的学困生问题提出几点建议。

一、学困生的概念

学困生是指学习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一般也指那些在知识、本领、品格、方法、体质等方面存在着偏离常规的难题,智力得不到正常开发,不可以达到教学大纲规定的基本要求,必需经过有针对性的教育对策或医疗对策赐与补救或矫治的学生。在我国初中教育学校里,任何一个班里都普遍存有学困生,学困生的转化是教师尤其是班主任的一项重要工作。学困生的表现为学习成绩不理想,自律能力较差,同时,学困生喜欢自由、有时懒惰贪玩、孤芳自赏、甚至狂傲不羁。在数学方面的表现为:对学习不感兴趣,上课不注意听讲,作业应付。

二、形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

1.基本公式模糊不清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非常强的学科,数学的学习需要非常多的数学公式、数学定理带入学习,学困生在学习数学基本理论知识的时候没有认真听课或思维注意力集中点不对,使得数学公式、定理的掌握不熟,对公式和定理的套用也不熟练甚至根本不会,学生无法将数学题目和所学内容联系起来,思维概念模糊,使得数学学习效果不理想,长期以来,渐渐对数学失去兴趣。

2.自學能力较差

初中生刚从轻松的小学学习环境中过度,到了初中一时无法接受和适应初中数学快节奏的教学方式,对初中数学复杂的内容也难以理解,小学到初中的这个转化,是每个学生都要经历的,有些学生顺利的适应了初中数学学习,有些学生没有坚持下去的信心,也没有教师的及时指导,使学生对数学的学习渐渐失去自信,成绩一落千丈。同时,初中学生身心发展还不是很成熟,对学习的认识不够,自学能力和自律能力较差,无法保证课后留给数学充足的自学时间,使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状况下降,渐渐成为了班级里的数学学困生。

3.缺少解决问题的自主性

初中学生对于较难的数学科目学习兴趣不足,对遇见的难题和不会的题主动问老师的积极性也不足。一般学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一是教师对问题的学生态度较差,或者批评现象严重。另一个是学生自身的积极性较差,不愿意主动去询问。学困生的表现一般为,课上教师提出的问题事不关己,课后教师布置的作业潦草解决。学生缺乏积极思考的思想动力,同时在解答数学问题时也漫不经心,注意力不集中,对数学学习的态度也不够。对于数学题目中所能用到的公式生搬硬套,不理解其中的道理,往往使得数学公式用对解体答案也不对的现象。学困生的形成不仅阻碍了学生自身智力的发展开拓,同时也对身边同学的数学学习状况产生了不良影响。

三、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方法

1.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

数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数学的学习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关键是要看学生是否真正的学进去了。数学的学习大多数是采用公式、定理对数学数据进行套用,掌握了基本的定理和公式,以及他们的用法,很多种类型题都很容易解决。对于学困生对公式定理的概念模糊不清且不愿学习的状态,教师应该首先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例如对学困生有针对的进行数学公式概念理解的帮助,在数学教学中注意艺术语言的应用,在教学方式上多以学生为主导地位,为学生布置有趣的课后作业等方式,都能对学困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进行培养,学习兴趣的养成也不是一朝一夕就完成的,教师要注意循序渐进,有耐心的陪伴学困生一步一步向优秀生转变。

2.正确的数学教学方式

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教育发展的需要,教师可以转变教学思维,利用多媒体教学等方式作为教学的辅助工具,不仅能够便利教学的实施,还可以帮助学生培养学习兴趣。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为学生作笔记、听老师讲解、做练习题等,这种教学方式下,学生是非常被动的接受学习,很多学生就是在这种教学方式的长期影响下,失去了自主思考的能力,从而使数学成绩一落千丈。现代科技飞速发展,教师可以采用翻转课堂、微课等效果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数学教学,将学困生从数学学习差的情况转化到积极学习的轨道上来,从而帮助初中数学教学学困生的转化。

3.使用特别的评价方式

期中考试、期末考试等各种考试是检验初中数学学习的有效方式,但是针对学困生来说,正常教学进度的数学试卷对他们来说太难了,只能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因此教师在综合评价时,要采用不同标准,例如:为学差生专门出一套试卷,试卷难度要符合学困生的数学水平,使学困生看到自己数学方面的进步,同时激发学生继续努力的信心。分层评价的教学方式在很多教学机构中也普遍得到使用,教学效果非常良好。因此,帮助学困生转化,使用特别的评价方式也是方法之一。

四、结语

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是一项重要的教学任务,但转化成功也对学生和班级学习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教师在数学教学中要妥善使用教学方式,细心帮助学困生转化。

参考文献:

[1]王建花,朱金花.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的转化[J].考试周刊,2018,(26):91.

[2]蒋云建.初中数学教学中学困生转化的策略[J].新校园(中旬刊),2016,(12):190.

[3]叶允铭.初中数学教学中转化学困生的策略[J].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2017,(1):84-85.

猜你喜欢

学困生教学方式初中数学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