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杂说“气象”

2018-08-14路来森

特别文摘 2018年5期
关键词:气度嵇康大唐

路来森

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一句話:“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那“气象”指“景象”,应该是“气象”一词的最基本含义。

朝晖夕阴、云蒸霞蔚、风云变幻,乃至于季节嬗递,各种各样的物候变化,都可以“气象”一词来概括表述。所以今日“天气预报”也可说“气象预报”。气象,是自然界气候变化的征象,也是人类对这种变化的表述,其背后蕴含更深厚的,则是变化的原因及动因。

所以,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的中国人,后来就“引类赋比”,越来越多地以“气象”二字来形容人。比如,气象不凡、气象恢宏等。

魏晋时期大兴品藻人物之风,《世说新语》多有记载。“陈仲举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登车揽辔,有澄清天下之志。”是称赞陈蕃品行端正、志向远大。郭泰评价黄叔度:“叔度汪汪如万顷之陂,澄之不清,扰之不浊,其器深广,难测量也。”是赞许其修为之深厚、内心之沉练。王羲之评价谢万石“在林泽中,自为遒上”,言其为隐逸中的高人;评价支道林“器朗神俊”,赞其心胸开朗、神情俊逸;评价祖士少“风领毛骨”,言其骨相气度超凡脱俗、内心修养极高。时人评价嵇康:“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山涛又评价嵇康曰:“岩岩若孤松之独立。”都是极赞嵇康之神态仪容高雅清淡、思想精神高峻挺拔。

类似的人物“品藻”,《世说新语》中尚有多多。这样的“品藻”,即直指人的“气象”。可贵的是,这些“品藻”标准多为后人继承,进而成为一种民族文化内涵。所以也就不难看出,人的“气象”本质更侧重于一种内心的修养,“气象”则是人内心修养的外在表现。

故而,形容猥琐、蝇营狗苟者,不成“气象”;心胸狭窄、睚眦必报者,不成“气象”;见钱眼开,贪得无度者,不成“气象”;胆小怕事、畏葸不前者,不成“气象”;性情暴躁、骄矜跋扈者,不成“气象”;靡费奢侈、为富不仁者,不成“气象”。“气象”是一种恢宏的气度,是善良、是宽容、是容忍、是深厚,是粹然儒者,是超然豪迈,是志向远大,是大丈夫气概,是民族情怀……

同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更是应该具备某种“气象”的。我们常说“大唐气象”“大唐盛象”,或者说“乾嘉气象”“乾嘉盛象”,却从来没有以此语言评价“春秋战国”和“五代十国”。那是因为“春秋战国”诸侯称霸,“五代十国”分崩离析,两个时代均是战乱频仍,置百姓于水深火热,所以叫“乱象”,而不能叫“气象”。同样,南宋和清末,我们也从不以“气象”赞誉之,因这两个时期国家积贫积弱,饱受外族侵略。而“大唐”和“乾嘉”时期,国家统一强大,百姓安定富足。由此观之,所谓国家或民族“气象”,就应该是这个国家统一安定、富足强大、繁荣昌盛、磅礴大气。更进一步说,国家或民族“气象”,本质上是民族和谐,具备民族精神文化的高度,以及海纳百川的气度。

过去如此,今天,亦是如此。

(摘自《渤海早报》 图/傅树清)

猜你喜欢

气度嵇康大唐
梦里大唐知多少
寻迹大唐
再论“声无哀乐”——嵇康笔下的声音与受众
气度
嵇康 山涛 绝交于江湖,相知于内心
梦回大唐
如何在大唐朋友圈优雅炫富
嵇康
气度影响你的高度
书画家要有胸襟气度与人生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