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变线特征及其效果研究

2018-08-13徐君伟

首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8年3期
关键词:斜线乒乓球直线

摘 要:为更好地促进中国乒乓球队开展科学化训练和参赛,运用数理统计等方法,对世界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变线特征、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认为:落点是决定一板球质量和运动员长远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变线源于非同一线路上的落点变化,是落点变化的显著体现和实现落点效果的重要手段。非变线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主要形式,变线是其辅助形式;变线和非变线在比赛制胜中发挥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变线的得分效果明显优于非变线。逢不同线路来球变正手位是运动员变线时的主要选择,且在决定比赛胜负中发挥着主导作用;“方位突破”视角下的各种变线类型的得分效果无明显差异,但变线至中间位时的得分效果略好。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变线战术的运用不仅灵活多变,而且重点突出;与非变线相比,各种变线形式的运用效果整体上都比较好,尤以使用率最高的7种变线形式效果最好。

关键词:乒乓球;变线;正手位;反手位;中间位;斜线;直线

中图分类号:G 808.1 学科代码:040303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In order to better promote the Chinese table tennis team to carry out scientific training and competition, this paper stu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effect of line-changing of the excellent male table tennis players with the methods of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and so on.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lacement is a key and strategic factor in determining the quality of a stroke and the long-term development of the athletes. Line-changing, which derives from the changes of the placement of non-identical line, is the significant reflection of the change of placement and the important means of realizing the effect of the placement. The non-variable is the main form of the technique and tactics, and the variable is the auxiliary form. While they play the same important role for winning in the games, the scoring effects of the variable is obviously better than non-variable. Changing to forehand side when necessary is the main choice for players to change, and they play a leading role in deciding the result of the games.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coring effect of the different types of line-changing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zimuth breakthrough”, but the scoring effect is slight better when the line changes to the middle. The excellent players are very flexibly and highlighted to apply the tactics of the line-changing. Compared with the non-variable,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all kinds of line-changing form is better on the whole, and especially is best in the top 7 in the highest utilization rate.

Keywords:table tennis; line-changing; forehand position; backhand position; middle position; oblique line; straight line

作為“变线”的内核即落点和线路的变化问题,历来受到中国乒乓球界的高度重视。中国乒乓球队首任主教练傅其芳于20世纪60年代初就提出了乒乓球技术训练中“力量”“旋转”“落点”和“速度”4个要素的作用[1]27。吴焕群等[2]68对新规则对技战术的影响进行系统研究后认为,新规则下,“积极主动、快速多变、抢先发力、抢先变线……等基本战术策略”不会变。张晓蓬[3]指出,击球的落点意识和能力是相持争夺的重要领域。张辉[4]的研究认为,“落点”和“线路”的组合与变化是整个战术的核心环节。唐建军[5]认为,乒乓球战术组合模式主要包括技术动作组合、线路组合、落点组合和旋转组合4方面的内容;相持段中的制胜模式均以压弱侧(反手位、左半台)与全台调动结合的制胜模式为主[6]。同时,文献调研结果表明,以往乒乓球技战术定量研究文献中,虽有大量文献对线路、落点进行了持续研究,但仅有1篇对运动员的先“变线”问题[7]进行了专题定量研究,说明虽然落点和线路问题一直受到学界关注,然而对于将线路和落点融于一体的变线问题,却远未得到真正的重视。具体而言,以往线路、落点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以下3个方面:其一,以往研究大多数是对个别运动员个别场次比赛中击球落点和线路问题进行研究,但由于运动员在具体比赛中线路和落点的运用因对手而异、因比赛而异,变化性较大,从而使这些研究难以为不同运动员提供一种长期的根本性指导;其二,以往研究大多数是对发生得失分时的线路和落点进行的静态研究,而缺乏对连续2板或多板线路变化的动态研究,从而难以揭示运动员之间线路制约与对抗的特点和规律;其三,以往研究虽经常涉及到变线问题,但始终未对变线的内涵、作用、特征和规律进行深入的理论剖析和实证探讨。为此,在新塑料球实施背景下,笔者拟从上述落点和线路研究的局限性入手,在对变线的概念和内涵进行相应界定和分析的基础上,力求从不同层面对变线的特征、效果和规律进行深入研究,以深化对变线的认识,并为乒乓球训练内容安排和比赛变线战术制定更加符合竞技实际提供借鉴。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主要以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的变线特征、效果和规律为研究对象(以右手持拍对右手持拍的运动员为例)。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通过中国知网(CNKI)对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和筛选,主要梳理了近16年来关于乒乓球落点、线路、变线方面的研究文献,以此为本研究提供理论基础。以乒乓球分别与技术、战术、技战术、落点、线路、变线的组合为关键词,将检索起止时间设为2001年1月1日至2016年12月31日,共检索到中文类核心期刊论文99篇,选取与本研究高度相关的28篇进行精细研读。

1.2.2 专家访谈法

就论文研究思路梳理、统计指标确定、各指标的使用率、得分率、贡献率表现特点的成因,对国家乒乓球队教练员于洋、秦志戬等进行了电话访谈,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为本研究提供了重要参考。

1.2.3 录像观察法

本研究借鉴前人对录像观察对象的研究取舍思路[8-10],对2011—2016年的世锦赛、世界杯、奥运会3大赛的1/4赛以内的66场男子单打比赛录像进行了收集,以提高样本的代表性和研究的效度。在将每个回合中双方运动员各自最后一次击球线路(不同线路)设置为观察基点的基础上,对所选定的比赛录像进行反复观摩和指标数据统计,为避免误差,统计过程由本人独立完成。另外,为检验观察的客观性,在统一观察标准的前提下,随机抽取20%的比赛视频让另一专业观察者独立观察,并与本人的观察结果进行比较,百分拟合度和Cohens kappa检验结果表明,2个观察者的百分拟合度为98.2%,原始数据的kappa值区间为[0.957,1],说明数据总体一致性良好,观察效果客观性强,准确度高。

1.2.4 数理统计法

1)概念界定。“变线”指的是线路的改变,在本研究中,将“变线”的概念界定为“为直接得分或赢得主动,在对方击球线路的基础上,根据战术需要而主动改变自己的还击线路并产生得失分的过程”。

2)统计指标确定。根据张晓鹏提出的乒乓球战术指标选取原则(目的性、严肃性、可接受性、簡明性、可操作性)和专家访谈结果,并结合文献研究[9,11-13]和录像观察,本研究将乒乓球台2个半台各自划分为9个落点区域(如图1所示)。考虑到以每一个落点区域为标区来设置变线形式指标会导致其指标过于复杂的原因,将双方运动员各自半台区域的落点进行合并,将1、4、7落点区域、2、5、8落点区域和3、6、9落点区域各自合并为一个区域来进行变线形式指标设置,从而在合并后的6大落点区域的基础上,将具体变线形式指标按照“方位突破”的视角分别设定为各自3大类18种(如图2所示)。各种变线形式的操作定义见表1。评价参数为指标的使用率、得分率和贡献率,其计算方法如下:

得分率=[变线形式得分/变线形式(得分+失分)]×100%

使用率=[变线形式(得分+失分)/各变线形式(总得分+总失分)]×100%

贡献率=[变线形式得分/各变线形式(总得分+总失分)]×100%

非变线行为的得分率、使用率和贡献率计算公式同变线。

3)数据处理。利用Excel对所需指标进行统计计算,并将获得的全部数据导入SPSS 17.0,对变线与非变线和逢…变正手位、逢…变中间位、逢…变反手位的得分率、使用率和贡献率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将相应的统计分析结果汇总制表。

2 结果与分析

2.1 “变线”的内涵和作用

2.1.1 “变线”的内涵

2.1.1.1 落点是决定一板球质量和运动员长远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从技术的角度而言,乒乓球竞技归根结底比的是一板球的技术质量,一板球作为技术,有其内在的规范和质量要求,即任何一板球都包含着力量、速度、旋转、弧线和落点5个竞技要素,它们是乒乓球技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性[2]5。就5大要素对一板球质量的决定程度而言,国家乒乓球队教练员李晓东等[14]将力量、速度、旋转称之为动力因素,认为其决定着一板球的绝对质量,将弧线和落点称为空间因素,认为其决定着一板球的相对质量。在空间因素中,弧线主要是决定一板球的准确程度,落点则主要决定着一板球的相对质量。因此,对于决定一板球质量的作用而言,弧线因素是基础,动力因素是核心,落点因素是关键。落点打得巧,就能发挥画龙点睛之效,将动力因素的作用放大、升华,不仅会显著提升一板球的击球质量,而且往往能够出其不意,让对手防不胜防[15];落点打得拙,不仅不能发挥动力因素的作用,而且还会反制自身,弄巧成拙[11]。乒乓球比赛变线种类定义见表1。

另外,从战略角度而言,由于年龄因素所造成的人的体能因素提高和保持的有限性,决定了动力因素和一板球的绝对质量提高的有限性,正相反,落点因素作为战术范畴的重要体现[16],不仅不受此局限,而且会随着运动员年龄的增长、智慧的提高,在运动员的竞技水平从体能因素向技术因素、战术因素、心智因素逐级递进并达到其最高水平的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综上所述,落点因素不仅对一板球的制胜发挥着关键作用,而且对一名运动员的长远发展及其所能达到的最高竞技水平同样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1.1.2 “变线”源于非同一线路上的落点变化,是落点变化的显著体现和实现落点效果的重要手段

就比赛中击球落点的效果实现而言,任何一个具体的、固定的、单一的落点的竞技价值都是有限的,并会随着对手的不断适应而逐渐减小。实质上,落点的作用或效果主要是通过“落点变化”来实现的,因此,“落点变化”是落点效果的内在决定因素。对于一分球的争夺而言,从接发球开始,双方运动员的每一次击球基本上都会发生落点的变化,这种变化可粗略分为2种情况,一种是同一线路上的落点变化,另一种是不同线路上的落点变化。吴焕群[17]的研究认为,与同一线路上的落点变化相比,非同一线路上的落点变化往往要求运动员必须通过步法移动才能有效击球,与原地击球相比,移动中击球难度大、成功率低,因此,纯粹的同一线路上的落点变化的剧烈程度及其竞技价值通常要小于不同线路上的落点变化(这里的落点变化指图1中不同区域内的落点变化,而非一个具体的、无限小的落点变化)。非同一线路上的落点变化,必然会引起线路的改变,即发生“变线”行为。同时,数据统计结果显示,由变线行为直接产生的得失分占比赛总分数的35.9%(见表2)。上述分析和统计结果充分表明,“变线”的产生不仅源于非同一线路上的落点变化,而且是落点变化的显著体现和实现落点效果的重要手段。

2.1.2 “变线”的作用

在对变线概念、内涵进行界定和分析的基础上,从比赛的实际出发,可将变线的作用主要归纳为3个方面:一是大范围调动对方,直接得分或赢得主动[1]171;二是控制对方,降低对方击球质量[8,12];三是消解被动局面,力争化被动为主动[10]。

2.2 变线特征与效果分析

得分率、使用率和贡献率是乒乓球技战术统计指标的基本评价参数[17-18],因此,通过对多项赛事、多场比赛中变线行为的平均得分率、平均使用率和平均贡献率进行考察,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比赛中变线的运用情况、运用效果及对比赛获胜的贡献情况,进而有助于深入了解比赛中变线的特征、规律和效益,提高技战术训练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由上文的分析可知,动力因素(力量、速度和旋转)决定着一板球的绝对质量,落点因素或变线行为决定着一板球的相对质量。这也意味着,在非变线情况下发生的得失分,我们可认为主要是由动力因素引起的,在变线情况下发生的得失分,我们可认为主要是由变线引起的。以此基本约定为前提,下文将相应地以非变线的运用情况和运用效果为参照,对变线的运用特征及其功效进行分析。

2.2.1 变线特征与效果的整体分析

就变线与非变线的运用情况而言,变线的使用率为35.9%,即主要由变线引起的得失分占比赛双方总分数的35.9%,虽略高于33.3%,但远远低于非变线的使用率64.1%,见表2。同时,独立样本t检驗结果也表明,2种行为的使用率的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这说明在乒乓球比赛中,非变线也即希望依靠动力因素获胜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主要形式,而变线也即希望依靠空间因素获胜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辅助形式。

就变线与非变线的运用效果而言,变线的得分率为66.9%,远远高于非变线的得分率40.5%。同时,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也表明,二者的得分率存在高度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变线的得分效果明显优于非变线。这也启示我们,如何在保证击球的绝对质量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变线的使用率,应作为运动员重要的战术考虑。

就变线和非变线对比赛获胜的贡献而言,变线的贡献率为24%,非变线的贡献率为26%,虽然非变线的贡献率略高于变线,但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这说明就对比赛获胜的贡献而言,二者发挥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如果再考虑到变线行为的得分率远远高于非变线行为,以及变线以巧制胜和经济省力等特点,我们认为,在训练中进一步培养和强化运动员敢于变线、善于变线的意识和能力,不论是对于一分球、一局球和一场球的制胜,还是对于运动员的长远发展,无不具有重要的意义。

2.2.2 “方位突破”视角下各类变线形式的变线特征与效果分析

选择最佳的击球区域,进而突破对方的防线而得分,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懈追求的目标。比如,张秋芬对第47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团决赛中中、德2队击球落点的研究结果表明,相比德国队而言,中国队更偏向于击德国队的反手位[15];为更好地应对大球的实施,张晓蓬[3]提出了从“正手突破”的战术策略;张瑛秋[19]提出加强击球到对方中间位的能力。

就运动员相对于台面的横向站位而言,一般可将台面分为反手位、中间位和正手位[2,5-7,10,12-13,15,20],而且,这3种方位也是运动员在比赛中突破对方防线时所选择的最基本的击球线路。据此,笔者将图2中的18种变线形式粗略地归总为3大类,一是逢…变中间位;二是逢…变正手位;三是逢…变反手位,以从“方位突破”这一视角,研究变线的特点及其效果。

就变线的运用情况而言(见表3),变线至正手位的变线类型的使用率最高,为40.4%;变线至反手位的变线类型的使用率次之,为30.9%;变线至中间位的变线类型的使用率最低,为28.7%。同时,方差分析结果也表明,同方余平[9]的研究结果一致,整体而言,3种变线形式的使用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均数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变线至正手位的变线类型与变线至反手位和变线至中间位2种变线类型的使用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变线至反手位和变线至中间位2种变线类型的使用率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从正手位突破是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变线时的主要方位选择,从反手位突破和从中间位突破是变线时的辅助方位选择。之所以从正手突破成为运动员的首要变线选择,原因有三:一是由于受身体结构和击球威胁性的影响,一般认为,反手击球的威胁性要小于正手[2-3,10],再考虑到比赛中运动员向持拍手的同侧移动比向异侧移动要容易和方便的原因[3],为了保护反手位,长期以来,乒乓球比赛中对阵双方的站位通常都是偏向反手位,这也决定了比赛对抗一般都是从各自的反手位展开。由此,变线正手位尤其是从我方正手位或中间位变对方正手位斜线时不仅可以在最大范围内调动对手[10,13],而且会因运动员在该位置会更多地使用正手技术而产生最大的杀伤力。二是相对反手而言,正手进攻比较容易发力,进攻的威胁性也较大,这就使得双方运动员在心理上都不太敢将球回击到对方的正手位[3],但是,风险越大,机遇就越大,正是在明确认识到这一心理局限的基础上,优秀运动员多数会通过逆向思维,反其道而行之,将变线正手位作为首选变线形式。三是即便变线正手位时不能直接得分,也会因为变线至正手位可以调动对手,再攻其反手位时能够充分抓住对手向持拍手异侧移动的弱点而占据主动,这一万变不离其宗的迂回战术使得运动员在比赛中往往更倾向于变线至正手位[3]。

就变线的运用效果而言,变线至正手位的变线类型的得分率为65.3%,最低;变线至反手位的变线类型的得分率为65.5%,居中;变线至中间位的变线类型的得分率为70.8%,最高。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三类变线形式的得分率整体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均数的多重比较结果也表明,三类变线形式任两者之间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3种变线类型在统计学意义上不存在得分效果差异。然而,变线至中间位的变线类型的得分率分别高于另外2类变线形式的得分率5.5%和5.3%的事实也提醒我们,适当提高从中间位突破的变线形式的使用率,对于提升得分效果和赢得比赛胜利具有更为积极的意义。

就变线对比赛获胜的贡献而言,变线至正手位的变线类型的贡献率最高,为26.4%;变线至反手位和中间位2种变线类型的贡献率分别为20.2%和20.3%,基本持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3类变线形式的贡献率整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均数的多重比较结果表明,变线至正手位的变线类型的贡献率与变线至反手位和中间位2种变线类型的贡献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变线至反手位和变线至中间位2种变线类型的贡献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说明与从反手位突破和中间位突破2类变线形式相比,從正手位突破的变线形式在获得比赛胜利中发挥着最为重要的作用。

2.2.3 各种变线形式的变线特征与效果的具体分析

1)运用情况分析。就各种变线形式的运用情况而言(如图3所示),首先,本文所界定的18种具体变线形式较为明显的归属为3个“梯段”。其中:第1梯段包括使用率排在前5名的中中直—中正斜、中中直—中反斜、反中斜—中中直、反中斜—中正斜和中反斜—反反斜等5种变线形式,其使用率区间在8.21~12.67%,使用率总和为53.68%;第2梯段包括中正斜—正正斜、……、正反直—反反斜等9种变线形式,其使用率区间在3.48~5.7%,使用率总和为39%;第3梯段包括使用率排在最后4名的正反直—反中斜、正正斜—正中斜、中正斜—正反直和正正斜—正反直等4种变线形式,其使用率区间在0.94~2.41%,使用率总和为7.32%。同时,卡方检验结果也表明,各种变线形式的使用率不仅整体上具有高度显著性差异,且第1梯段使用率最高的5种变线形式的使用率与其后各种变线形式的使用率都具有显著性差异,第2梯段所包含的各种变线形式的使用率绝大部分与第3梯段所包含的各种变线形式的使用率具有显著性差异,见表4。上述结果充分表明,整体而言,各种变线形式的运用表现出“全面撒网”“重点捕鱼”的特点。上述变线形式的运用特点也说明,世界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在变线战术的运用上不仅灵活多变,而且重点突出。之所以如此,原因在于乒乓球比赛的基本特征是复杂性和多变性[1-2],复杂多变的球性刺激正是运动员在比赛中不断产生得失分的主要原因。如果运动员仅仅采用少数几种变线形式,往往会很快被对手适应而降低变线的运用效果,为此,运动员总会根据不同的竞技条件而不断改变自身的击球线路,不断制造新异刺激,以打破对手的思维定势,这就使得运动员在进行变线时在18种变线形式上均有体现,从而表现出灵活多变的特点。正因这一特点所造成的球性刺激的复杂多变,才在一定程度上造就了各种变线形式的得分率都较高的客观效果(如图3所示)。但是,根据辩证法的基本原理,不抓住事物的主要矛盾,就不能彻底地、全面地解决问题[21]。就变线而言,如果不能根据乒乓球竞技的内在规律而明确重点变线形式,必然会使变线由于过于随机而流于泛滥和失去控制,最终无法取得理想的变线效果,这就使得运动员在变线时不仅灵活多变,而且重点突出。

其次,通过对第1梯段使用率最高的5种变线形式(如图4所示)在最后3板的对抗特点进行解析,发现在未发生得失分之前的2板对抗中,运动员是以压制对方的中间位为主,压制反手位为辅,而在决定实施最后的“绝杀”时,则以从正手位和反手位突破为主,从中间位突破为辅(如图5所示)。之所以该5种变线形式的使用率最高,达到总变线次数的53.68%,原因在于进入3大赛1/4赛以内比赛的选手大多数为横拍运动员(横拍运动员出场人次占运动员总出场次数的84.8%)。众所周知,中间位尤其是中间偏反手位往往因生理因素而成为所有横拍运动员的软肋[15],反手位因反手击球质量相对较低而成为运动员的弱肋[2-3],正手位因正手击球质量较高而成为运动员的强肋[2,8]。由此,在运动员未实施“绝杀”时,调动对手中间位和反手位以限制对手有威胁的进攻[13],并力求争取主动;当决定实施“绝杀”时,变线正手位以突破,变线反手位以强攻,变线中间位以达追身之效的“声东击西”“以强制弱”“出其不意”等战术也就成为变线战术的常态。

再次,之所以第3梯段的4种变线形式的使用率最低,仅达到总变线次数的7.32%,可能原因有3:其一,根据图2、3、4、6的变线形式分布和击球线路的演进情况可知,比赛中3个梯段的变线路径的运用整体上经历了一个从反手位到中间位、从中间位到正手位和反手位,然后从正手位、反手位和中间位到正手位,最后从正手位再回到反手位和中间位的4个阶段的轮回过程。这一击球线路变化的演进过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比赛的线路对抗是一个从单线到复线、从局部到全台的反复变线的对抗博弈过程。有研究表明,新球时代乒乓球比赛的技战术运用重心主要集中在前4板,从第5板开始向后,各板的使用率逐渐降低[22],从而致使第3梯段的各种变线形式因处于该变线对抗演进路径的末端而使用率最低。其二,由图6可知,在4种变线形式中,有3种是乙方从正手位开始变线,2种变线至甲方反手位,1种变线至甲方中间位;有1种是甲方先从正手位击球到乙方反手位。根据一般经验,来球至正手位时,运动员通常会用正手还击,此时,就正手击球的动作结构而言,击斜线最为容易,因而也最常用,击中间相对较难,击直线最为困难。这也可能是第3梯段4种变线形式使用率较低的原因之一。其三,由上文的分析可知,保护反手位是运动员的潜意识,运动员在未被调动前,通常站位反手位,这一特点使得其保护反手位和中间位比其保护正手位相对更为容易[13],变线至该2个位置的球,相对于变线至正手位而言发生得失分的概率更低,这不仅是该4种变线形式使用率较低的可能原因之一,而且也是上文“方位突破”视角下“逢…从反手位突破”和“逢…从中间位突破”2类变线形式使用率相对较低的原因之一。

2)运用效果分析。就各种变线形式的运用效果而言(如图3所示),首先,各种变线形式的得分率虽有动荡,但整体上变化幅度较小,虽有2种变线形式的得分率在51.3%~60%,相对较低,但其他16种变线形式的得分率均在61.7%~81.2%,相对较高。同时,各种变线形式的得分率的卡方检验结果也显示(见表5),各种变线形式的得分率虽然在整体上存在显著性差异,但这种差异主要是由代号为13和14的2种变线形式引起,除去该2种变线形式后,其余16种变线形式任何两者之间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上述结果表明,相对非变线而言,各种变线形式的运用效果整体上都比较好,这也正是上文所述的“击球线路变化演进的轮回过程中”,运动员在一次变线不能得分的情况下,仍然坚持变线的主要原因所在。

其次,使用率最高的7种变线形式,不仅得分率变化幅度极小,且整体上保持在67.7%这一较高的水平线上,说明该7种变线形式不仅得分效果好,而且高度稳定,这也应该是该7种变线形式使用率较高的原因之一。

再次,不仅从中路突破的变线类型的平均得分率较高(如图3所示),而且其所包含的各种变线形式的得分率都较高,说明从中间位突破的各种变线形式均具有较好的得分效果,这也再次说明,适当加强从中间突破的变线形式的运用,有助于提升变线战术的运用效益。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落点是决定一板球质量和运动员长远发展的关键性因素,变线源于非同一线路上的落点变化,是落点变化的显著体现和实现落点效果的重要手段。

2)非变线是运动员技战术运用的主要形式,变线是其辅助形式;变线和非变线在比赛制胜中发挥着几乎同等重要的作用,但变线的得分效果明显优于非变线。

3)按照“方位突破”视角对变线形式进行分类都能较好地揭示不同变线类型的运用特点及其规律。相比从反手位和中间位突破,从正手位突破是优秀运动员变线时的主要方位选择,且其在比赛制胜中的作用也明显高于另2类变线类型,3种变线类型间无明显得分效果差异,但变线至中间位时的得分效果略好。

4)优秀乒乓球运动员变线战术的运用不仅灵活多变,而且重点突出。与非变线相比,各种变线形式的运用效果整体上都比较好,尤以使用率最高的7种变线形式最好。

3.2 建议

1)运动员在保持和不断提高单板击球质量的前提下,要高度重视变线战术的运用,并不断加大变线战术的运用力度。

2)在比赛中运用变线战术时,要充分遵循各类变线形式的运用规律,把握好变线类型的主要矛盾。要在遵循从正手位突破为主,从反手位突破和从中间位突破为辅的变线规律的基础上,适当地提高从中间位突破的变线类型的运用比例,并努力使该类变线产生追身效果。

3)比赛中变线战术的运用不仅要灵活多变,而且要重点突出,尤其要高度重视使用率最高的5种变线形式的运用;一般情况下,运动员变线战术的运用应遵循在未实施“绝杀”时以压制对方的中间位为主,压制反手位为辅,而在决定实施最后的“绝杀”时,则以从正手位和反手位突破为主,从中间位突破为辅的变线规律。在一次变线未果时,仍应坚持变线。

参考文献:

[1] 唐建军.乒乓球运动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

[2] 国家体育总局《乒乓长盛考》研究课题组.乒乓長盛的训练学探索[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

[3] 张晓蓬.中国乒乓球队战术训练水平定量诊断方法及实践效用[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04.

[4] 张辉,戴金彪,史芙英,等.隔网对抗(持拍类)类项目技战术特征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4):67.

[5] 唐建军,曹海波.乒乓球比赛中战术组合模式的构成及其应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33(11):108.

[6] 唐建军,赵喜迎.乒乓球进攻类型打法比赛战术制胜模式构成及其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3):123.

[7] 屈子圆.中国优秀乒乓球女单选手“先变线”的技战术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5):92.

[8] 李旭武.第46届世乒赛男子优秀横拍进攻型运动员接发球技术分析[J].体育学刊,2001,8(6):73.

[9] 方余平,王金灿,肖紫燕.世界男子乒乓快弧类双胜组合发抢特征的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8,23(6):542.

[10] 邱团,李超,陈础.中国乒乓球主力运动员马琳与马龙接发球技战术比较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5):53.

[11] 苏丕仁.乒乓球教学与训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5:47,154.

[12] 李宇星,黄志玲,柳天扬.关于大球对高水平男子横拍弧圈类打法运动员发球技术影响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2,22(5):80.

[13] 柳天杨,黄志玲.世界男子优秀横拍乒乓球运动员反手位第一板防守战略指导思想及技术特点的研究[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2003,23(5):67.

[14] 李晓东,于洋.对乒乓球竞技要素的新认识:基于动力因素和空间因素的视角[J].乒乓世界,2014(3):31-32.

[15] 张秋芬.第47(2003)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团体决赛击球落点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4,40(6):64,67.

[16] 苏丕仁.对乒乓球意识的研究[J].体育科学,1995,15(2):38.

[17] 吴焕群,张晓篷.乒坛竞技科学诊断[M].北京:国家体委科研乒乓组中国乒乓协会,1996:123,147.

[18] 杨青,张辉.BP神经网络和多元回归方法在乒乓球技战术能力分析中的应用[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6(1):79.

[19] 张瑛秋.中国优秀青年乒乓球运动员战术特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1):99.

[20] 虞丽娟,张辉,戴金彪,等.隔网对抗项目比赛技战术分析的理论与方法[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7,31(3):50.

[21] 杨耕.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38.

[22] 徐君伟.新球时代男子比赛技战术运用特征、成因及发展趋势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8,30(1):62.

猜你喜欢

斜线乒乓球直线
乒乓球与大铁球
画直线
一样长吗?
迷你乒乓球
你喜欢直线吗?
疯狂的游戏
趣味数独
更正启事
走直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