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汉语的国际传播

2018-08-13黄颖

侨园 2018年4期
关键词:传播学汉语受众

黄颖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得到越来越多沿线国家的支持,汉语国际传播迎来巨大的机遇和挑战。汉语言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至关重要的纽带。本文尝试从传播学视角,包括传播的主体、传播的要素对象,传播的渠道、传播内容进行分析,在外语沟通的基础上,提倡一种更积极的政策适用,提高语言交际能力,为提供了更多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语言学中,语言作为传播的对象;传播学中,语言作为信息传播的介质。虽然语言在两个学科中的作用不同,但是在这两个学科中所起的作用都是至关重要的。传播学奠基人拉斯韦尔提出著名的5W模式,成为传播学研究的五大基础内容:即“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客体”及“传播效果”。而语言传播作为信息传播的一个分支,必然遵循传播学的普遍规律。

(一)传播主体

现行政策下,汉语的国际传播主要由国家汉办统筹管理,由汉办在各个国家设立的孔子学院具体承担。孔子学院作为海外传播的主力军,在汉语的国际交流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依据《“一带一路”贸易协作数据报告(2017)》,2016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出口总额为5874.8亿美元,中国向沿线国家出口占中国总出口额的27.8%,中国贸易进口总额为3661.1亿美元,占中国进口总额的23%。这说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中国贸易进出口总额中占据重要地位,同时也反映了沿线国家的汉语需要。

(二)传播对象——汉语

作为国际传播的对象,汉语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方面,世界上有一个“汉语不好学”的概念,这给外国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困扰。例如,欧洲学生学习汉语时,遇到的困难有写作、发音、语言环境、整个语言系统和语言思维习惯。此外,欧洲教科书是进口书籍,价格也不便宜。另一方面,在汉语的国际传播过程中,还未对汉语的语音、词汇、语法、文字等进行规范化的建设,对外汉语还未建成统一规范的形象。

针对当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汉语使用状况,我们应该提倡,在汉语传播的过程中,实现大众化,即扩大学习汉语的人数。在汉语学习的初级阶段,采取有针对性、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在学习汉语的过程中,要让外国人感受到汉语不难学,汉字也可以很有趣地学习。其次,创立“一带一路”民族语言和文化资源数据库。

(三)传播渠道——媒介分析

语言媒介可以分为四种类型:(1)口语;(2)书面语,包括书、报纸杂志等;(3)电报、电话、电视;(4)多媒体技术网络。当前形势下,我们应该学会充分利用语言传播的各种媒介进行汉语的国际传播。

首先,海外华侨华人是汉语口头传播的先驱,他们知道如何用当地人能理解的方法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这样,中国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国际交流之路更加通畅。

其次,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促进了汉语国际传播过程的统一。如果依据“一带一路”的战略目标,编写“一带一路”汉语教材,在教材中重点突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相关内容,凸显“一带一路”色彩,这对推动汉语教育与所在国教育的融合,都能起到积极作用。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开发和推广一些教学资料、网络课程、文化活动,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让更多的人学习优质的汉语课程,为更多的人学习汉语提供便利,打下基础。我们可以开发更多实用性强的课程,让更多的人走进MOOC//、微课、翻转课堂。

(四)传播客体——受众分析

基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的母语,我们可以把受众分为几个层次:(1)华人圈受众(长期生活在国外的华裔、华侨);(2)其他外国人受众。

针对华人圈受众,应该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留根活动。通过各种文化亲情活动,让华裔子弟发自内心认同血缘文化,获得民族身份认同,进而提高学习汉语的兴趣和积极性。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普及,更多的国外汉语学习者,希望能够借助“一带一路”的政策优势,为其贸易、学习提供机会。

(五)传播效果——反馈分析

现阶段,我们必须对当前所采用的传播方式、传播效果等进行反思,并不断调整方向。为实施“一带一路”倡议,国家汉办增加指派志愿者老师支持“一带一路”国家汉语教学,创立“一带一路”国家汉语推广培训基地、国家汉语推广基地等,支持漢语在沿线国家的传播。

三、小结

语言学中,语言作为传播的对象;传播学中,语言作为信息传播的介质,即以语言作为主要介质对某种语言进行传播。因此,我们可以把汉语的国际传播研究纳入传播学的研究中。传播学的研究成果对于拓展汉语国际传播的视野和战略研究、加速汉语言的国际传播会提供有力帮助。总之,结合传播学,中国汉语的国际传播从语言政策、传播效果等问题方面都会获得新的视角。

猜你喜欢

传播学汉语受众
探析中西传播差异 彰显华夏传播魅力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学汉语
追剧宅女教汉语
传播学理论对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作用探讨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The Images of Hua Mulan in Chinese and American films
曲艺受众分析
汉语与拼音
浅谈汉语学习中的“听”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