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时代下小学环境教育研究

2018-08-13林斌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互联网+互联网

摘 要:近年来,环境问题愈发突出,保护生态环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课题。环境教育逐渐进入校园,但现阶段受到传统教育体系的限制,小学环境教育未能发挥其有效性。本文探讨了小学环境教育的现状,提出“互联网+”时代下的小学环境教育策略与方法,旨在进一步推动小学环境教育质量的提升。

关键词:互联网+;小学环境教育;网络共享平台

“互联网+”是我国重要的发展战略之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概念已经逐渐被应用到各行各业,并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教育中,“互联网+”的概念也逐渐渗入,可以有效提高教育质量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在探讨小学环境教育时,我们也应当以“互联网+”为主要切入点进行研究。

一、小学环境教育现状

1.对环境教育有所忽视

现阶段,在小学教育中,存在着不重视环境教育的情况,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都将教育重点放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方面,并不注重对学生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学校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其他课程占用了环境教育课程的时间。

2.教师缺少足够的环保知识

许多小学环境教师不具备专业资质,而是由科学、社会等其他学科教师兼任,并不具备系统性的环境保护知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难以精准地向学生阐明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措施,更遑论对学生环境保护素质的培养了。

3.传统教学评价机制的阻碍

传统的教育教学评价机制是单一地以学生的学习成绩为唯一标准,而在九年义务教育机制下,小学阶段的学生并不具备升学压力,在这种情况下,以怎样的标准对小学教育质量与水平进行衡量成为重要的问题。许多地区会将小学生的毕业测验成绩作为升学考试的成绩,这种方式依旧会给学生带来升学压力。应试教育下,各主要科目的教学重要性愈发突出,环境教育作为无关毕业测验的学科则被学校忽视。

二、“互联网+”下的小学环境教育策略

1.以“互联网+”推动教学理念的转变

针对当前学校忽视小学环境教育的情况,在“互联网+”时代下,教师应当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积极推动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转变。教师的形象与地位都需要加以转变,由原本的知识“灌输者”转变为知识“引导者”,由简单粗暴地灌输相关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相关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培养学生对于社会与环境的责任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引导与启发可以帮助学生很好地梳理知识点,实现不同知识点之间的相互串联,提高学生学习的系统性,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知识内化过程,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例如,大众汽车自前两年的“排放门”事件之后,前几日又爆出“猴子门”事件,即大众利用猴子做动物活体尾气实验,该事件一经爆出迅速激起了轩然大波,并引发众怒,大众汽车的形象一下子跌落谷底。教师可以利用这件时事新闻,引导学生思考汽车尾气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思考为什么“动物活体实验”会引发众怒以及汽车尾气究竟对人的健康会产生怎样的影响。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一事件产生的影响,包括汽车行业、经济问题等,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加深学生对于汽车尾气排放导致环境污染问题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2.利用互联网的开放性,提高环境教育的有效性

对于教师自身环境意识与环保知识匮乏等问题,在互联网环境下,学校可以开发并利用互联网资源的开放性与共享性,加强教师培训与教育,以提高教师的专业性,从而更好地开展环境教育。为此,各小学之间应当充分联合,进一步开发网络资源与网络平台,设立教师信息交互平台,汇集不同学科的优秀教师,引导教师将自己的专业知识进行共享,从而共同完成小学环境学科教学项目的建设。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信息交互平台可以将教育理念与教育方式有效融合,构建多元化的教育教学空间。

例如,当前困扰城市环境的最主要问题就是雾霾,通过教师信息交互平台,教师可以将雾霾产生的原因、危害、影响、防治与预防等知识进行系统性整合,将之作为一门新兴的环境学科教学项目,研讨结果加以共享。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会对雾霾问题有充分的了解,知识水平得以提高,并且具备在实际教学中对相关知识加以运用的能力。除了互联网平台之外,各师范学校也需要大力培养具备环境保护素养的学生,可以开设环境教育专业,为小学环境教育提供更多的专业型人才。

3.转变小学教育评價机制

在“互联网+”时代下,要凸显小学环境教育的价值,首先应对当前的教育评价机制加以转变,充分发挥教育评价机制的导向性作用。现阶段,许多地方教育主管单位在评价小学教育水平与教育质量时,并没有将环境教育纳入教育评价机制中,致使小学环境教学被忽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需要将环教育纳入教育评价体系当中,提高环境教育评价所占的比重,进一步突出小学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推动小学环境教育的顺利开展。

4.通过互联网进行创新,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网络时代对于创新性具有较高的要求,网络时代下,创新精神与创新意识成为现代人的重要精神特质。在“互联网+”环境下,开展小学环境教育,需要建构环境科学课程体系,并对课程体系的内容加以完善。在“互联网+”条件下,小学环境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掌握足够的环境保护知识,还需要对以往存在的知识断档与空缺加以填补,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对环境教育内容的抽象化理解与具象化认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世界先进的环境保护措施与技术,并帮助学生将环境教育的相关知识整合到其既有的认知体系当中。

例如,生活污水是水污染与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污染之一。在小学环境教育过程中,学生需要对生活污水及其有效治理进行研究。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渠道获取更多的资源与信息,以更好地分析污水成分,明确这些污水成分是否会对当地的水资源与土壤资源产生污染,并收集相关资料,自行寻找防治生活污水污染的措施与路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予以一定的指导与启发,但不直接干涉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通过网络渠道获得知识与信息,并通过知识的整合与分析提高环境知识的系统性与整体性,进一步增强自主学习的效果。

5.通过互联网拓展环境教育空间

互联网平台具有良好的互动性效果,小学环境教育可以通过网路平台进一步拓展教育空间。互联网的存在可以突破传统教学的时空桎梏,进一步加强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各地区的小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在线交流与讨论,便于更好地实现资源共享与信息置换,通过合作交流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网络环境下,每个学生都可以通过网络来开阔视野,城市中的学生可以了解乡村的生态环境信息,乡村中的学生也可以借用城市中较为完善的实验设备进行实验检测。

总之,在“互联网+”环境下,小学教师应当积极转变教学理念与教学评价模式,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宽教学资源,通过“互联网+”进行创新,进一步延伸环境教育空间,提高学生的环境素养。

参考文献:

[1]宋洁.“互联网+”时代的中小学环境教育新思考[J].新课程研究(上旬刊),2017(2):82-84.

[2]李芳珍.对小学环境教育现状的分析与反思[J].中国校外教育,2016(27).

作者简介:林斌(1974— ),男,浙江三门人,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

(责任编辑:周玉梅 陶 静)

猜你喜欢

互联网+互联网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