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让中国戏曲走进中学生的心间

2018-08-10姚文静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中国戏曲中学生

姚文静

【摘要】中国戏曲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在劳动人民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是学生接受艺术文化的重要途径,戏曲教学旨在让学生走进戏曲,发现中国戏曲艺术之美,进而传承戏曲艺术的精髓。笔者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通过多种教学方式的引导,激发学生学习戏曲的兴趣,让学生通过感受、体验、参与戏曲学习,走近戏曲、感受戏曲、理解戏曲,最终使中国戏曲文化在学生们的心田扎根生长。

【关键词】中国戏曲 兴趣教育 中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76-02

戏曲作为名扬世界的中华国粹,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传统,历来为人们所喜爱并引以为豪。“中国戏曲”作为高中音乐新课程“音乐与戏剧表演”中的重要内容,不仅可以让学生在戏曲艺术的熏陶之下,逐步感知戏曲艺术的迷人魅力,提高对戏曲的艺术鉴赏能力,开阔艺术视野,也可以让学生自觉弘扬民族文化,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陶行知语:“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因此,让学生有兴趣参与到戏曲表演中以获取知识的这一过程极为重要。怎样让学生走近戏曲、了解戏曲、理解戏曲,是每个音乐教师都要面临的难题。

一、用“心”:调整内容,初识中国戏曲

“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会看戏”。要想实现这一目标,学生首先需要了解戏曲舞台表演的基本常识,如舞台上下场动作的虚拟性、表演的程式性、唱念做打等表现手段。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了解中国戏曲文化,笔者对“中国戏曲”这个单元的教学顺序作了调整:首先讲解《中国戏曲的基本特征——百戏之祖昆曲》,其次讲解学生感兴趣的《中国戏曲的表演程式与行当》,再次讲解难度较大的《中国戏曲的音乐——京剧音乐》,最后讲解《中国戏曲中的大戏、小戏及剧种》;并把戏曲排演放在实践部分,通过社团活动让学生加以体现和完成,并且在高中各年级巡回表演。这样调整教学思路,是为了从戏曲的基本知识入手,将教学内容化繁为简,使教学内容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仅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与认知规律,而且有利于拉进戏曲艺术与学生的距离。

具体到每一节课,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调整和重新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如讲解到“戏曲做工、武功及念白”时,笔者通过和学生们一起欣赏梅兰芳表演的《霸王别姬》中“虞姬舞剑”片段,感受、了解戏曲的做工;通过欣赏京剧经典短打武戏《三岔口》中的“摸黑打斗”,了解戏曲的武打戏;选用昆曲《牡丹亭·游园》中的“姹紫嫣红”选段,让学生了解戏曲念白中“京白”与“韵白”的区别,更进一步了解戏曲做工、武功及念白的特点。此外,笔者还选取了一些教材以外的教学素材。通过播放戏曲,让学生体会京剧中“行”的方式(即“台步”)和“跑”的方式(即“圆场”);了解生角、凈角的两脚多“八”字形左右平放,而旦角的正坐多用两腿交叉、前后叠放;了解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以形取神、形神兼备的表演特点;感受、体验戏曲艺术魅力,深化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

二、抓“心”:趣学善思,感悟中国戏曲

在开设“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教学之前,笔者先在学生中作了简单的调查。统计后发现,大多数学生不太喜欢戏曲的原因有以下几点:听不懂,没有时代感、流行感、老年人才喜欢,很长的拖腔……中国戏曲受不同地域多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多种戏曲艺术品种,流派众多,由于各地区的方言、音乐曲调不同,各地的人们对其他地方的剧种了解很少,需要反复聆听才能感受到各地区戏曲的独特魅力。为此,笔者在教学中使用语言生活化、教学节奏直观化、教学方式贴近化,教学用具生活化的方式,让学生更易于接受和喜爱中国戏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教育教学的经典哲言,对戏曲教学来说概莫能外。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对戏曲的兴趣呢?笔者认为最重要的是要营造戏曲学习的氛围。例如在让学生了解越剧这个剧种时,笔者尝试用浙江绍兴嵊县的方言导入,让学生辨析是哪个地区的方言,学生很快说到是南方的,激发起了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聆听越剧唱腔并分析尺调腔的音乐特点;并尝试用方言绕口令的方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吴语方言的印象;在这些铺垫下,模仿越剧演员徐玉兰,范唱《红楼梦·宝黛初会》选段,一人分饰贾宝玉和林黛玉两角,通过不同的音色和戏曲动作来展示这两个人物的表演特点。精彩而投入的表演收获了学生无比热烈的掌声,学生们听完“宝黛初会”后兴奋地说道:“老师,没想到你越剧唱得这么好。”教学不出所料地达到了预想的效果,后来,学生在欣赏“宝玉哭灵”唱段时,很容易便发现了越剧弦下腔与尺调腔细腻、婉转、清雅的声腔的区别。学生们觉得还不过瘾,还让笔者继续表演。

三、走“心”:乐学好演,渐入中国戏曲

戏曲的教学重点之一在于它的音乐性。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重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从音乐中捕捉和体会表演艺术家的灵性,以及细节和动作的标准化、程式化。京剧界有句谚语:千斤念白四两唱。言下之意是念白比唱更难学、更难演。每个唱腔都有乐器伴奏,而念白就全凭演员的口舌功夫,讲究每个字都要字正腔圆、情真意切。为了给学生展示念白节奏的特点,笔者选取了京剧《卖水》中,丫鬟和小姐在后花园赏花、报花名的片段。丫鬟念的是京白,笔者带着学生们给这段京白划分节奏,跟着节奏一起念一遍:

X X |X X |XX XX |X 0|

清 早 起 来 菱花 镜子 照,

X XX |X X |X X |X 0 |

梳 一个 油 头 桂 花 香,

X X |X X |X X |X 0 |

脸 上 擦 的 桃 花 粉,

X XX |X X |X X |X —‖

口 点的 胭 脂 杏 花 红。

再请学生加上动作念这段京白,例如加上梳头、照镜、兰花指等动作。

这种与实践相结合的、多角度切入的学习,使戏曲学习变得更轻松、更活泼多样,学生学习得更自然、更容易、更走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知识。。例如观看《野猪林》视频时,笔者适时提出人物身份是什么,为什么他讲的不是京白而是韵白等问题。学生们通过对比与辨析京白与韵白的区别,了解到京白属于口语化方言,平实朴素、活泼流利、富有节奏感,使用群体多是普通百姓,而使用韵白的人大多都有一定的社会地位,唱腔抑扬顿挫,节奏感、韵律感很强。又如在讲到行当时,为了让学生感受“丑角”的形象,笔者在一名男同学鼻梁上贴了个“豆腐块”,表演川剧《秋江》中的船夫。这名男同学表演得惟妙惟肖,滑稽、风趣的船夫赢得了大家的阵阵喝彩声,激发了学生的表演欲望,个个想表演,个个想参与。通过表演,在课堂上做到“润物细无声”,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贴“心”:比较玩味,通晓中国戏曲

对于知识性较强的内容,应尽量在作品的对比中进行讲解。通过对比,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戏曲音乐与唱腔的初步能力。如讲解“戏曲做工、武功及念白”时,着重引导学生感受、分析、比较戏曲音乐与唱念做打的关系,念白中的韵白和京白与锣鼓伴奏之间的关系,眼法、手法与锣鼓伴奏之间的关系,武打中的套路、挡子与锣鼓伴奏之间的默契等等。

戏曲音乐是戏曲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剧本、表演、舞美有机地联系在一起,由唱腔和器乐伴奏两部分组成。唱腔是戏曲音乐的主心骨,在所有戏曲剧种中都是最重要的,不仅是区分剧种的主要标志,也是区分不同流派的重要标志。那么如何才能让学生区分它们的特点呢?在讲京剧音乐时,学生最难理解的就是京剧中西皮和二黄唱腔的区别。如果从调式、调性、旋律结构、音乐风格等方面分析京剧唱腔,不免有些过于繁难,而使学生感觉过于复杂,难得要领,产生很强的畏惧情绪。那么如何才能既简便又清楚地区分呢?笔者从京胡的定弦入手,首先介绍京胡,在学生初步认识京胡后,逐渐深入,找西皮和二黄的过门音,再从理性上讲解,使学生消化、吸收、接纳。俗话说: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只有大量研究京剧原版唱腔的过门,才能感悟唱腔的韵味。笔者在课堂上模仿了北京的民间俗语“楞—啊”和“楞根儿楞—里根儿”,这两句类似北京人调侃时说的“俚跟儿楞”的京腔京调。尽管京剧的唱腔、过门、板式等极为丰富,但只要记住“1、6”西皮,“565561”二黄这两个有特点的音调,以及二黄是板起、西皮是眼起等特点,就很容易分清西皮和二黄唱腔了。所以,在实际教学中,只有不断钻研,把较难的知识简单讲,简单的知识重复讲,才能让学生易于接受,收获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俗话说,艺高人胆大,如果有一定的戏曲修养和较为地道的戏曲功底,那么在课堂上就会更自信、更游刃有余,进而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体贴入微地进入学生心田,使学生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使戏曲教学变得更有魅力。

五、关“心”:互动切磋,热爱中国戏曲

戏曲教学走进高中音乐课堂后,欣赏和演唱是不能够完全满足学生需要的。为了发挥与培养学生的表演和创造才能,模块教学规定了学生参与戏剧表演的具体实践内容。但是表演实践须建立在欣赏内容的基础之上,只有通过大量的对经典曲目的欣赏、观摩、模仿,才能够培养艺术想象力,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戏曲教学要使学生主动参与,从学生兴趣出发组织教学。考虑到中学生对戏曲的接受能力有限,开始应先让学生多欣赏名家名段,欣赏不同行当的经典唱腔,在经典感染下让学生产生强烈的参与感,消除羞涩心理,敢唱、敢表演。在这一过程中,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找一些篇幅不长、唱腔简单、容易学唱的唱段让学生学唱,为学生提供感受戏曲、表现戏曲、创造戏曲的机会。如可以让学生模仿、学唱湖南花鼓戏《刘海砍樵》选段、《中国戏曲的音乐——京剧音乐》中梅兰芳演唱的《霸王别姬·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选段开头的唱腔(因高一已鉴赏过,学生较熟悉也比较喜欢)、评剧现代戏《杨三姐告状》等。又如可以带领学生排练现代京剧《沙家浜·智斗》选段,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表演欲,为学生搭建展示戏曲才能的平台,确保人人参与、人人表演、人人喜爱。

通过戏曲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藝术品味,让越来越多的学生由衷地喜爱戏曲,认识到学习戏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作为音乐课程的实施者、参与者,以及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传承者,音乐教师更是责无旁贷,今后还要不断开拓戏曲教学的广阔天地,让学生爱上戏曲、迷上戏曲,最终让中国戏曲在中学生心田扎根生长,使我国古老的戏曲文化根深叶茂、历久弥新。

参考文献:

[1]郭梅.图说中国戏曲[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0.

[2]魏志华.京剧鉴赏入门[M].北京:中国出版社,2011.

[3]魏志华编辑《京剧鉴赏入门》中国出版社2011.6

[4]翟文明.图说中国戏剧[M].北京:华文出版社,2009.

猜你喜欢

中国戏曲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昭往彰来——《中国戏曲志》编纂出版工作纪实
“前海”与当代中国戏曲评论
从心所欲不逾矩——为中国戏曲研究院成立70周年作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从日藏《唐人相扑》装束看清代中国戏曲的在日传演
中国戏曲为何形成多种声腔
中国戏曲中的文化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