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民主氛围中构建和谐共生的师生文化

2018-08-10殷维红

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2018年16期
关键词:文化冲突民主

殷维红

【摘要】小学语文应当是儿童语文,语文课堂应当是儿童的课堂。儿童和老师是课堂的主要构成,双方在知识观、师生观、教学观等方面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每位教师的教学都带有自身的文化烙印,在教学理念上都会刻上他所养成的文化棱模。同样学生也是如此。师生会基于这些文化观念的不同而产生交流、碰撞、冲突,甚至对立。而冲突的结果则表现为教师对儿童文化的人为限制、干预,话语权往往由教师控制,课堂成了限制儿童文化发展的主要场所。为了构建良好的儿童成长环境,我们应构建科学的儿童观,依据儿童的文化特点,在师生对话中创建文化共同体,使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师生文化从冲突走向共生,形成一种生态和谐的课堂文化。

【关键词】民主 文化冲突 儿童立场文化共生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16-0215-02

著名小学语文教学专家周一贯先生曾说:“小学语文应当是儿童语文”,小学母语教学的过程应以语言运用为核心、以文化濡染为导向,引导学生语言与精神共生共长的过程,也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智慧对话的过程,更是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融合、共生的过程。但当前小学语文课堂,由于受到成人文化的入侵与影响,受到应试模式的影响,儿童失去了他们应有的童真,过早地告别了童年。因此,在母语教学中应建构一种全新的师生文化,使冲突、矛盾走向和谐、共生。

一、儿童文化的内涵

儿童文化与成人文化具有异同性,它是整体感知反应的、诗性逻辑的、具有游戏精神的文化。成人文化是儿童文化的演进方向。一般来说,儿童文化有以下特点:

1.自由与发散

自由和探索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存在和发展的根本。不给儿童心灵自由,儿童便失去存在的本质。同时,自由还是儿童创新火花的添加剂。如儿童玩耍时可以随心所欲,没有功利观所左右,他们在玩耍、游戏中获得了解放感、自由感,无拘无束,充分展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生成了具有自由且浪漫意义的儿童文化。

2.想象与诗意

每个儿童都是诗人、哲学家,他们总是生活在想象世界之中。想象是儿童主要的思维方式,也是儿童生命和儿童文化的灵魂。儿童研究专家刘晓东在《儿童精神哲学》中提出:“童年是人的根基与核心,是成人的精神故乡,是生命富有创造力的生命源泉。”想象使儿童超越了时空界限,建构出他们对外部世界的理解。如一个孩子把冬天的雪花画成蓝色的,他说我画的是秋天的雪花,我心中秋天的雪花就是蓝色的。对儿童来说,生活是诗性的,世界是诗性的,儿童文化因想象而诗性。

3.游戏与创造

游戏是儿童最喜欢的课程,也是儿童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方式,同时也是儿童成长的一种历程。儿童的生活世界与游戏密切相關,体现一种游戏精神,而这种游戏精神实质上主要是自由、想象与创造的精神。一些学者认为,游戏具有文化生成与创新的功能,儿童文化最初就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游戏精神贯穿于儿童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儿童文化的核心。

二、师生之间的文化差异

教师所体现出的成人价值观,代表着社会中的主流价值观,他们自觉地选择主流文化。而儿童这个群体则是在影视、网络、多媒体等环境下生长的,他们追求的是独立、自由、个性的文化,这两种不同文化在交往中会发生摩擦、碰撞。然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主流文化的拥有者、守护者、规范者、输出者,并被赋予了不容侵犯的文化角色,学生则处于吸收者、接受者的被动地位。

三、建构师生主体间的文化认同

师生文化认同是创建“和谐课堂”的前提,它为教学提供了一个良性环境,构建和谐课堂必须从教师、学生、思想观念、环境和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优化和改进。

1.尊重是师生文化认同的前提。好奇、好问、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是孩子成长中必然经过的一个阶段,就好像是我们平时烹饪时不可缺少的盐。当然,这个“盐”有时候难免会多了一点,会让我们有种“咸咸的滋味”,可是如果少了这些好奇、好问、好动的孩子,就象菜里少放了盐,就没味了。在建构师生文化认同中教师必须爱护孩子的天性,并给他们充分的自由,允许他们大胆地去发挥。即使产生了一些稀奇古怪的想法,也不能盲目否定,而应采取他们能理解的方式,耐心解答,共同讨论,或提出问题引导他们继续思索。同时,要关心他们那些在大人看来是“错误”的行为。要善于发现他们“误”中的创造成分,帮助他们选用适宜的方法,继续展示出来,及时肯定他们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做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以保证他们自由探索的空间。教师对儿童的尊重会在无形中提高教师在儿童心中的地位,使儿童心理上产生依存感和共同感,使班级的每一个成员都不断适应日渐形成的课堂文化,使师生在课堂这个有限的空间中,既感到交往愉悦,又有助于凝聚班级合力。

2.合作是师生文化认同的主渠道。课堂是师生进行教和学活动的主要场所。虽然原则上要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我们不能因为强调自主而与生生合作、师生合作对立起来。教学活动是由师生主要通过对话性教学构成的,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进行的是互惠式学习,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封闭式学习。在教学过程中,教学主体之间在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的过程中交流、质疑、释疑、发展思维和品格,并在成员之间形成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人际关系。他们互相为对方的发展创造条件。在学习共同体内,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会形成一种既有集体认同的课堂文化,又有个人自由既有相互合作,又有个人自主探索的环境。学习共同体不仅指学生与学生之间,还包括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学习共同体。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化成长的过程。

四、结语

在新型课堂文化的建构中,师生认同的和谐课堂教学文化是班级课堂的灵魂和标志,是师生的精神家园和师生凝聚力、创造力的基础。因此我们要努力构建一种师生认同的课堂文化,在民主的气氛中,变教与学的过程为师生共享生活文化的交往过程。

猜你喜欢

文化冲突民主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论《白牙》中流散族群内部的文化冲突
美国的民主与尊严
跨文化冲突视角下的法国电影《岳父岳母真难当》解读
酒店英语交际中的文化冲突与解决策略
中英礼貌用语对比及跨文化冲突——以《喜福会》为例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
《空山》不空——多重文化冲突下的诗性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