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分析

2018-08-10撒志平

中国社区医师 2018年13期
关键词:治疗诊断

撒志平

摘要 目的:探讨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收治疑似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80例,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I)及反流检查积分量表(RFS)对患者进行诊断。对确诊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口服治疗,观察治疗效果。结果:全部患者均确诊为咽喉反流性疾病。治疗后,63例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咽喉部病变得到明显改善,其余17例临床症状也出现好转。所有患者治疗前后RIS及RFS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及反流检查积分量表作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奥美拉唑治疗咽喉反流性疾病能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关键词 咽喉反流性疾病;诊断;治疗

作为临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咽喉反流性疾病,是指胃内容物向食管上括约肌以上的部位进行反流的情况。一旦发病,还会引起耳鼻咽喉头颈等多个部位的严重病症,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只有对患者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才能够及时地开展相关的有效治疗,从而提升治疗效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1]。因此,本文将在本院接受治疗的80例咽喉反流性疾病作为研究对象,对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分析。

资料与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1月收治疑似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80例,女42例,男38例;年龄20—76岁,平均(45.3土2.8)岁;其中,声音嘶哑20例,咽喉疼痛25例,慢性咳嗽18例,咽部异物感10例,呼吸困难7例。对患者采用喉镜进行检查,分别发现有28例患者的杓间区有充血情况,杓间区出现水肿21例,室带较为肥厚16例,声带出现充血情况15例。

方法:①诊断方法:使用反流症状指数量表(RSD与反流检查积分量表(RFS)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和评估。其中对RSI的评估项目较多,共有9项,分为有声音嘶哑、痰多、持续咳嗽、咽喉部有异物感、有阻碍感、饭后或躺下咳嗽、呼吸不畅及烧心、消化不良等。每个项目评分1~5分,分数越高越严重。RFS的评价内容也有较多,其项目评分O~4分,分数越高越严重。若患者的RSI的评分>13分,RFS评分>7分,就为阳性,判定诊断为咽喉反流性疾病。②治疗方法:对所有确诊的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采取给予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的治疗方法,最初2次/d,10 mg/次,在饭前30 min服用。经过8周的治疗之后,若好转改为1次/d,10 mg/次,继续治疗4周,对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观察。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采用X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80例患者经过诊断全被确诊为咽喉反流性疾病。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63例,其咽喉部的病变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余1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出现好转。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RIS及RFS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l。

讨论

作为当前临床较为常见和多发的一种疾病类型,咽喉反流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主要是患者胃内容物向咽喉处进行反流,导致耳鼻喉科等多处一系列疾病的出现[2]。而咽喉反流性疾病在发病后,主要的临床表现一般为患者声音嘶哑且咽喉疼痛,有些患者出现慢性咳嗽与持续清嗓的症状,还有些患者表现为咽部有着明显的异物感,严重的情況下患者会有呼吸困难情况的出现,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而其临床体征则是声带后联合区域的系膜增生,或者是声带弥漫性充血水肿、声门狭窄与肉芽肿等表现。而相关研究也表明,患者在咽喉反流性疾病发病以后,若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还会导致慢性咽炎、慢性喉炎与声门型喉癌等严重疾病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安全与生存质量都造成了较为严重的影响[3]。

因此,要对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从而及时发现、治疗,有效地提升对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从而使其具有良好的预后效果,保证患者的健康。当前在对咽喉反流性疾病进行诊断时,主要需要对详细的疾病信息进行收集,并且行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与唾液中的胃蛋白酶检测等,其中唾液胃蛋白酶的检测具有极高的灵敏性,有着良好的诊断效果,但这种检测方法的操作性是较为复杂的,且价格非常昂贵,所以当前也未能够在临床诊断中进行普及。

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反流症状指数量量表(RSD与反流检查积分量表(RFS)也应用在了咽喉反流性疾病患者的评估诊断过程中。由于这种诊断方法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安全性,且比较的简单、经济,因此也在其诊断过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患者确诊以后,要及时应用奥美拉唑开展相关治疗。奥美拉唑作为一种脂溶性的弱碱性药物,能够有效地抑制基础胃酸,减少胃酸的分泌,对于咽喉反流性疾病而言,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在本次研究中,全部80例患者中,经过RSI及RFS的诊断全被确诊为咽喉反流性疾病。而经过治疗后,有63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其咽喉部的病变情况也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其余17例患者的临床症状也出现好转。而所有患者治疗前后的RIS及RFS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反流症状指数量表以及反流检查积分量表作为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诊断标准。在对咽喉反流性疾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应用奥美拉唑,能够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应该在临床诊断、治疗过程中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马建刚,段乃超,贾晓菲.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与治疗[J].临床荟萃,2017,32(1):46-49.

[2]李进让.咽喉反流性疾病规范化诊断和治疗[J].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2015,22(9):435-437.

[3]王军,马莉,钱茂华.咽喉反流性疾病63例诊断及治疗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27):2988-2989.

猜你喜欢

治疗诊断
62例破伤风的诊断、预防及治疗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1例急性肾盂肾炎伴有胡桃夹综合征保守治疗和护理
新生儿惊厥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研究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