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酵罐的公用工程工艺计算探讨

2018-08-10寇小文

机电信息 2018年23期
关键词:发酵罐水流量盘管

李 兵 寇小文 盛 凯

(中国医药集团联合工程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77)

0 引言

发酵罐是发酵工厂中最基本、最主要的设备,发酵罐是一种生化反应设备,为菌种提供适宜的温度、适当的通气搅拌条件,使菌种在液体培养基中大量繁殖及分泌所需产品[1]。由于发酵产品不同、菌种不同,发酵的工艺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发酵罐的工艺设计条件根据发酵过程的特点和要求而有所不同,但发酵罐的工艺设计基本方法是一样的。在发酵类工程项目的设计过程中,发酵罐的公用工程工艺计算关系到整个发酵生产车间的设计。由于发酵罐较多,每个发酵罐所需耗用的公用工程量也较大,如果在设计前没有进行较为准确的计算,将会导致车间的公用工程系统设计与实际相差较大,造成设计失误,影响项目最终质量。因此,发酵过程中各发酵罐的公用工程工艺计算就显得尤为重要。

1 计算条件

本文以某发酵工厂的150 m3发酵罐为例,介绍发酵罐的公用工程工艺计算过程。

发酵罐体积为150 m3,内装发酵液120 m3,发酵温度26℃,采用冷冻水(15~20℃)进行冷却;通气比为1∶1,压缩空气进罐压力为0.20 MPa(表压),空气进口温度40℃;采用0.3 MPa蒸汽进行实罐灭菌,发酵罐采用内盘管进行传热;培养基采用实消的方式灭菌,并用循环水(32~42℃)对实消后的培养基进行降温处理。

发酵产生的物质为抗生素,已知相关数据[2]:发酵热量为20 MJ/(m3·h),内盘管的传热系数K=450 J/(m2·s·℃)。现分别计算该发酵罐的传热面积,冷冻水、循环水、蒸汽、压缩空气流量及管径等。

2 公用工程工艺计算

2.1 传热面积

整个发酵过程传递的热量:Q=20×106×120=2.4×109J/h。

发酵温度26℃,通入冷冻水后,发酵罐盘管两端温差为:Δt1=26-15=11℃,Δt2=26-20=6℃。

采用15~20℃冷冻水系统将发酵热量带走进行降温处理,则平均温差Δt:

1.2的系数,取该发酵罐的传热面积约为220 m2。

2.2 冷冻水流量及管径

发酵过程产生的热量:Q=20×106×120=2.4×106kJ/h,该热量通过冷冻水(15~20℃)系统将其冷却下来,则冷冻水流量W:

式中W——冷冻水流量,m3/h;

Q——发酵产生的热量,kJ/h;

Cp——水比热容,kJ/(kg·℃),取4.2;

Δtm——冷冻水进出口温差,℃。

现冷冻水流量W取120m3/h,冷冻水流速u=2m/s,则冷冻水管径,冷冻水主管管径取DN150。

在计算冷冻水流量时,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此处冷冻水温差为±5℃,有些情况下可能会利用±10℃的温差进行冷却,此时的流量就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因此,在计算前,需要跟业主进行充分的沟通,熟悉厂区提供的各外部条件。

2.3 循环水流量及管径

发酵过程中实消后的培养基用循环水进行冷却降温,循环水温度为32~42℃,培养基体积为110 m3,培养基实消后在发酵罐内的温度从120℃降到40℃,通入循环水后发酵罐盘管两端温差Δt1=120-42=78℃,Δt2=40-32=8℃,则:

式中τ——冷却时间,h;

G——培养基质量,kg;

C——培养基比热容,J/(kg·℃),取4.2×103;

A——发酵罐盘管传热面积,m2;

K——平均传热系数,J/(m2·s·℃)。

培养基温度从120℃降到40℃,该热量通过循环水降下来,培养基放出的热量Q1=C1m1(120-40),循环水吸收的热量Q2=C2m2(42-32),Q1=Q2,其中培养基与循环水比热容近似相等,发酵罐盛装培养基的质量m1=110 m3,由C1m1(120-40)=C2m2(42-32),得到循环水在这段时间内的质量m2=110×80/10=880 m3,冷却时间取3 h,则循环水流量为880/3≈293 m3/h,现循环水流速u取2 m/s,根据公式,则循环水主管管径取DN200。

与计算冷冻水流量相似,需要注意循环水的温差,温差不同得到的结果大相径庭,循环水降温的热量与培养基降温前后的温度有关。

2.4 蒸汽流量及管径

采用实消的方式对培养基进行灭菌。培养基总量为110 m3,先在盘管内通蒸汽将培养基由25℃预热到70℃,然后直通蒸汽将110 m3培养基由70℃加热到121 ℃,盘管传热系数K=450 J/(m2·s·℃)。

蒸汽温度t1=143℃,蒸汽压力0.3 MPa,汽化热量514 K/kg,开始加热(预热阶段)时培养基温度t2s=25℃,结束加热(预热阶段)时培养基温度t2f=70℃。

预热阶段Δt1=t1-t2s=143-25=118℃,Δt2=t1-t2f=143-70=73℃,则:

式中τ——预热时间,h;

G——培养基质量,kg;

C——培养基比热容,J/(kg·℃),取4.2×103;

A——发酵罐盘管传热面积,m2;

K——平均传热系数,J/(m2·s·℃)。

蒸汽耗量可用以下办法估算(不考虑散发热量),蒸汽耗量=培养基质量×培养基温差/汽化热量=110×103×(70-25)/514=9 630 kg。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热时间比理论计算时间要长,取2 h,则得到蒸汽流量为9 630/2=4 815 kg/h。加长预热时间可以使蒸汽用量控制在一定范围内,减少瞬间用汽量。现蒸汽流速取25 m/s,查阅化工工艺设计手册[2]得到蒸汽进入盘管的主管管径取DN200。

直通蒸汽阶段的蒸汽耗量一般为预热阶段的30%~50%[3],按照50%进行估算,则蒸汽流量为2 400 kg/h,蒸汽流速取25 m/s,同样查阅化工工艺设计手册[2]可得到直通蒸汽管管径取DN150。整个灭菌阶段的耗汽量为7.2 t/h。

2.5 压缩空气流量及管径

150 m3发酵罐的通气比1∶1,标准情况下发酵罐的通气量为150 m3/min,即2.5 m3/s,压缩空气进罐温度40℃,压力0.20 MPa(表压)。

2.6 排气管管径

发酵尾气经旋风分离器后,液体被排走,气体排放至室外屋面(在某些情况下尾气还需要经尾气吸收塔吸收后排放)。发酵过程中的排气管管径取值比进气管管径大一个型号,则排气管管径取DN300。

2.7 出料管管径

发酵罐放罐体积为120 m3,假设2 h内放完,发酵液流速取1.5 m/s,则发酵液输送泵流量为60 m3/h,出料管径则出料管管径取DN125。一批发酵液多长时间放完,跟具体情况有关,但计算方式是相同的思路。

3 结语

根据以上计算过程,单个150 m3发酵罐的各公用工程介质主管管径就可以明确了。该150 m3发酵罐换热面积为220 m2;冷冻水主管管径为DN150;循环水主管管径为DN200;进盘管的蒸汽主管管径为DN200;蒸汽直通发酵罐内的主管管径为DN150;压缩空气进罐管径为DN250;排气管管径为DN300;发酵液出料管管径为DN125。

需要说明的是,一个发酵车间往往包含多个发酵罐,计算出了一个发酵罐的各公用介质耗量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整个发酵车间的公用工程量并不是所有单个发酵罐耗量的简单累加。需要与业主讨论,根据具体的工艺排班来确定发酵罐同时生产的计算系数,由此来确定各公用工程介质的峰值耗量,进一步确定该车间各介质主管管径以及公用设备的选型等。

猜你喜欢

发酵罐水流量盘管
中央空调机组预热盘管防冻控制方法
枯水期前婆桥村生态沟渠水体的污染指标削减状况研究
M701F4燃气轮机TCA系统冷却水流量异常分析
E- GAS气化焦过滤器伴热盘管泄漏分析
基于重力方向影响的低压涡轮叶片水流量测量数值计算
小型洁净室干盘管及其冷凝水管道施工优化
搅拌时间和顶空低压对猪粪产甲烷速率的影响
白腐真菌发酵罐产漆酶条件的优化
一种节能型风机盘管应用的讨论
330MW机组主蒸汽流量计量不准的原因分析及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