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营养成分变化及发酵方式对成品酒品质的影响

2018-08-10徐俊南常婷婷樊明涛

中国酿造 2018年7期
关键词:发酵酒单宁猕猴桃

王 静,徐俊南,常婷婷,樊明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

我国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国,每年产量约106万t,占全球总产量的38%[1]。猕猴桃营养丰富并具有高抗氧化活性,其高抗氧化活性与果实中的多酚、VC、多糖等活性物质密切相关。PARK Y S等[2]研究发现多酚类对猕猴桃的抗氧化活性影响最大,VC次之,多糖最小。但猕猴桃属于呼吸跃变型水果,容易腐败变质,每年都有大量的果实浪费。在产地将猕猴桃发酵成果酒,既避免了浪费又增加了产业的产值[3]。

猕猴桃酒是指用新鲜猕猴桃经酵母发酵得到的果酒。猕猴桃酒不仅色泽清亮,味甘醇和,而且保留了果实中大量的营养物质。其中多酚类物质具有抗氧化[4]、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功能。VC是最重要的亲水性抗氧化剂[5],能有效清除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羟基自由基和单线态氧等,并且可以被人体直接吸收利用。单宁也具有抗血栓形成、抗癌[6]、抗炎[7]和抗病毒等性能[8-9]。同时,这些营养物质与酒体的感官品质有关,水果中的多酚类物质对酒体颜色、口感有明显的影响[10],单宁能沉淀蛋白质、稳定色素、改善酒体涩味,提高圆润感[11-12]。

皮渣包括果皮、果渣和种子。猕猴桃皮渣含有大量的多酚、黄酮及多糖等物质[13]。YULIARTI O等[14]研究发现,猕猴桃皮渣的质量约是整个果实的40%~50%,猕猴桃皮渣与猕猴桃果实相比,蛋白含量相近,但中性多糖的含量是其2倍以上。焦岩等[15]研究发现猕猴桃皮黄酮提取液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的生长均有很好的抑制效果。目前关于猕猴桃酒清汁发酵与带渣发酵的对比研究较少,因此,本试验主要研究猕猴桃酒主发酵过程中多酚、VC和单宁含量的变化,以及带渣发酵对猕猴桃酒品质的影响,从而增加对猕猴桃酒潜在健康益处的了解,为猕猴桃酒产业的发展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试验所用猕猴桃(海沃德、秦美、红阳3个品种):购于陕西省杨凌农贸市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WLP775:保存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食品微生物与生物技术实验室;1,1-二苯-1-苦基苯肼自由基(1,1-diphenyl-2-picryhydrazyl,DPPH)、2,2'-联氨-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二胺盐(2,2'-azinobis(3-ehtylbenzothiazolin-6-sulfnic acid)diammonium salt,ABTS)、儿茶素和没食子酸:美国Sigma公司;果胶酶(40 U/mg):北京索莱宝科技有限公司;3,5-二硝基水杨酸(3,5-dinitrosalicylic acid,DNS):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福林酚(Folin-Ciocalteu)试剂:上海荔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甲基纤维素(40 000 mPa·s):上海麦克林生化科技有限公司;抗坏血酸、氢氧化钠、碳酸钠及过硫酸钾等均为国产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榨汁机:南通金橙机械有限公司;HC-3018R高速冷冻离心机:安徽中科中佳科学仪器有限公司;UV-1240紫外分光光度计:日本岛津公司;pH计: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手持糖度仪:福建泉州光学仪器厂;HH-S4A型电热恒温水浴锅、DH-420A电热恒温培养箱:北京科伟永兴仪器有限公司;HS-840型水平层流单人净化工作台:苏州净化设备有限公司;BXM-30R立式压力蒸汽灭菌锅:上海博讯实业有限公司。

1.3 方法

1.3.1 猕猴桃酒的酿造

本试验采用海沃德、秦美和红阳3种猕猴桃为原料,分别采用清汁和带渣发酵,酿造6种猕猴桃酒,分别为海沃德清汁发酵酒(HWD-Q)、海沃德带渣发酵酒(HWD-Z)、秦美清汁发酵酒(QM-Q)、秦美带渣发酵酒(QM-Z)、红阳清汁发酵酒(HY-Q)、红阳带渣发酵酒(HY-Z),具体酿造工艺如下:

挑选新鲜成熟猕猴桃分别榨汁和打浆,装入发酵罐,同时添加60 mg/L SO2和50 mg/L果胶酶,常温下酶解24 h,按4%的接种量接入事先活化好的酿酒酵母,常温下发酵10 d,每天测定可溶性固形物,隔天留样。当可溶性固形物基本保持不变时,倒罐并加入60 mg/L SO2,结束酒精发酵。

1.3.2 猕猴桃酒基本理化指标的测定

酒精度的测定参照GB 5009.225—2016《酒中乙醇浓度的测定》;可滴定酸(以苹果酸计)、pH值及可溶性固形物的测定参照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还原糖(以葡萄糖计)的测定采用DNS比色法[16]。

1.3.3 总多酚含量的测定

采用Folin-Ciocalteu法[17]进行测定,结果以没食子酸计。

1.3.4 VC含量的测定

采用2,6-二氯靛酚滴定法,具体参照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

1.3.5 单宁含量的测定

参照SARNECKIS C J等[18]的方法并改进。在10 mL离心管中加入0.5 mL适当稀释的样品,加入3 mL 0.04%甲基纤维素溶液上下翻转数次后静置2 min(对照组不加甲基纤维素溶液),加入2 mL饱和硫酸铵溶液,用去离子水定容到10 mL。室温条件下反应10 min后,于6 000 r/min条件下离心5 min弃沉淀,波长280 nm处测定吸光度值,样品中单宁的吸光度值为对照组吸光度值减去样品组的吸光度值,结果以儿茶素表示。

1.3.6 猕猴桃酒体外抗氧化能力的测定

还原能力参照WU Q等[19]的方法,反应液吸光值越大表明样品还原能力越强;DPPH自由基清除率参照CUMBY N等[20]的方法;ABTS+·清除率参照PARK Y S等[21]的方法。

1.3.7 数据分析

采用Microsoft Office Excel绘图;SPSS20.0进行显著性和相关性分析。所有样品均平行测定3次,测定结果以表示。

2 结果与分析

2.1 猕猴桃酒基本理化指标

发酵完成后6种不同猕猴桃酒的基本理化指标见表1。由表1可知,6种猕猴桃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6.00%~6.90%,还原糖在4.67~7.08g/L,酒精度在4.83%vol~6.00%vol,基本属于低度干型果酒。清汁酒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还原糖含量较带渣酒低,这可能是因为皮渣中有更多的糖类浸渍到发酵体系中。pH值为3.23~4.19,可滴定酸为9.39~19.72 g/L,和其他果酒基本相似。海沃德与秦美清汁酒的可滴定酸较带渣酒的高,红阳酒与之相反,这可能与猕猴桃品种有关[22-23],且清汁酒发酵过程中酵母菌代谢更旺盛,积累了更多的有机酸。过高的酸度对酒的口感、柔和度都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对发酵结束后的猕猴桃酒进行降酸处理,有助于提高果酒的品质[24]。

表1 六种不同猕猴桃酒的基本理化指标Table 1 Physicochemical indexes of six kinds of kiwi wines

2.2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的变化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见图1。由图1可知,发酵前3 d,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保持不变,发酵第3~7天,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快速降低,第7天以后基本保持不变,且带渣发酵酒的可溶性固形物降速高于对应的清汁发酵酒,这说明带渣发酵能提高发酵速率。酒精发酵初始阶段,酵母菌适应环境并增殖,消耗糖类较少,可溶性固形物下降较慢,当酵母增殖到较大细胞量时,消耗糖量的速度大大加快,固形物含量快速下降至较低浓度。发酵后期,体系中基本不含酵母菌可利用的糖,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基本保持不变。此时对酒进行皮渣分离,结束酒精发酵。

图1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变化Fig.1 Changes of soluble solids contents during kiwi wine fermentation

2.3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总多酚含量的变化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总多酚含量的变化见图2。由图2可知,6种猕猴桃酒总多酚含量随发酵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同。海沃德和红阳酒的总多酚含量维持在0.8 g/L左右,秦美酒的总多酚含量则经历了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又降低的过程。这种差异可能与不同品种猕猴桃中总多酚的初始含量有关。酒精发酵过程中总多酚含量的变化主要与发酵体系、多酚类物质的浸提以及多酚参与的生化反应等有关[25]。在发酵过程中,酵母菌繁殖不断的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有利于多酚类物质的浸提,另一方面,多酚易氧化分解且能以疏水键、多重氢键与蛋白质、核酸、细胞膜等生物大分子相结合,黄惠华等[26]研究发现由于酒精发酵产热,体系乙醇浓度不断增加,与蛋白质络合态的多酚量不断增加,导致试验检测到的总多酚含量减少。另外,发酵过程中除个别点外,带渣发酵酒的总多酚含量均高于对应的清汁发酵酒。

图2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总多酚含量的变化Fig.2 Changes of total polyphenols contents during kiwi wine fermentation

2.4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VC含量的变化

图3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VC含量的变化Fig.3 Changes of VC contents during kiwi wine fermentation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VC含量的变化见图3,由图3可知,不同品种和发酵方法得到的猕猴桃酒VC含量变化不同。海沃德和红阳清汁酒的VC含量在发酵初期不断升高,后期不断降低,而其他4种酒的VC含量在发酵前两天降低,之后升高,6 d之后再次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在发酵前期,清汁发酵有利于VC的浸提,海沃德和红阳清汁酒的VC含量有所升高。VC是一种较不稳定的水溶性维生素,在发酵体系中可通过氧化和非氧化反应降解[27-28],且带渣发酵不利于VC的浸提,所以带渣酒的VC含量降低。随着发酵的进行,发酵液的低含氧量、低pH(3.68~4.06)以及大量的类黄酮类物质都有利于保持VC的稳定性,含量有所上升。发酵后期,光和热导致VC不断氧化分解,含量降低。

2.5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单宁含量的变化

图4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单宁含量的变化Fig.4 Changes of tannin contents during kiwi wine fermentation

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单宁含量的变化见图4。由图4可知,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海沃德和秦美带渣酒的单宁含量分别在发酵前4 d和前2 d升高,之后快速降低,其余4种酒的单宁含量在发酵前6 d持续降低,最后都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酒中的单宁含量与酿造过程中单宁的浸提密切相关,发酵前的低温浸渍有利于单宁的浸提,所以发酵初期,带渣酒的单宁含量较清汁酒高[29]。发酵过程中单宁含量的降低可能是单宁的氧化、沉淀或者缩合反应引起的,该试验结果与ZHANG Y等[25]研究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单宁含量变化结果相一致。

2.6 带渣浸渍对猕猴桃成品酒多酚、单宁及VC含量的影响

不同品种猕猴桃酒(发酵10 d)总多酚、单宁以及VC含量的比较结果见图5。由图5可知,清汁酒与带渣酒的总多酚、单宁及VC含量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带渣发酵能显著提高酒中的总多酚和单宁含量,这与ÁIVAREZ I等[12,30-31]研究结果一致。水果皮渣含有大量的酚酸、黄酮及多糖等活性物质[32],发酵过程中,由于酵母活动和浸渍作用,皮渣中的营养成分逐渐溶解到发酵液中,能有效的提高这些物质在酒中的含量。猕猴桃鲜果的VC含量为100~400 mg/100 g[33],不同的猕猴桃品种VC含量差异较大,由图5C可知,带渣酒的VC含量显著低于清汁酒(P<0.05),这可能与VC的性质和酒发酵结束后的皮渣分离有关。

图5 不同种猕猴桃酒总多酚(A)、单宁(B)及VC(C)含量的比较Fig.5 Comparison of contents of total polyphenols(A),tannin(B)and VC(C)contents in six kinds of kiwi wines

2.7 带渣浸渍对猕猴桃成品酒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由图6可知,6种猕猴桃酒还原力的吸光度值为0.17~0.46,DPPH清除率为60.81%~95.04%,ABTS+·清除率为5.35%~20.26%。带渣酒的还原力均显著大于清汁酒(P<0.05),这与猕猴桃酒中总多酚含量结果一致。DPPH、ABTS+·清除率根据不同的猕猴桃品种和发酵方法表现出不同的结果,这可能由于不同的猕猴桃酒中总多酚和VC等抗氧化物的含量不同,不同自由基清除反应的机理不同。2.8猕猴桃酒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分析

图6 不同种猕猴桃酒抗氧化活性的比较Fig.6 Comparison of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different kiwi wines

猕猴桃酒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可知,猕猴桃酒总多酚含量和酒体还原力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DPPH清除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VC含量与还原力、DPPH及ABTS+·呈显著正相关(P<0.05)。这表明猕猴桃酒的抗氧化活性与酒体中的多酚和VC有关,多酚类物质结构中均含有活性羟基,能够提供电子,表现出还原力和清除自由基的能力,VC在C3、C4含有烯二醇结构,这是VC具有抗氧化活性的主要原因[26]。单宁含量对酒体抗氧化活性影响不大,这可能由于单宁在猕猴桃酒中的含量较少。

表2 猕猴桃酒活性物质含量与抗氧化活性相关分析Table 2 Correlation between active substance contents and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kiwi wines

3 结论

猕猴桃品种及发酵方法对猕猴桃酒发酵过程中总多酚、VC及单宁含量的变化以及在猕猴桃成品酒中的含量、成品酒的抗氧化活性都有一定的影响。

其中,猕猴桃品种对总多酚含量的变化影响较大,海沃德和红阳品种酒的多酚含量基本保持不变,秦美酒则经历了先降低后升高最后又降低的过程。发酵方法对VC、单宁含量的变化影响较大,除秦美清汁酒外,海沃德和红阳清汁酒的VC含量先升高后降低,而3种带渣酒的VC含量先降低再升高,最后再降低,3种清汁酒的单宁含量不断降低,最后维持在一个较低水平,而海沃德和秦美带渣酒的单宁含量先升高再降低,最后基本保持不变。另外,带渣发酵能提高酒体总多酚和单宁含量、降低VC含量,能提高酒体还原力,但对DPPH、ABTS+·清除率没有显著影响。

多酚、VC以及单宁对猕猴桃酒的营养品质和感官品质都有重要的影响,研究发酵过程中总多酚、VC及单宁的变化以及在成品酒中的含量、成品酒的抗氧化活性对于提高猕猴桃酒的品质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关于发酵过程中多酚、VC及单宁变化的机理需要进一步的试验研究。

猜你喜欢

发酵酒单宁猕猴桃
不同单宁含量在浓香白酒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摘猕猴桃
猕猴桃落果咋应对
微生物源单宁酶的研究进展
提取猕猴桃的DNA
野生柿子发酵酒技术
甜柿单宁的分布及积累特征分析
摘猕猴桃
土人参的营养价值及加工利用现状
重金属吸附剂单宁的改性方法及机理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