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程论基础

2018-08-07冯光丽

科教导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生活化

冯光丽

摘 要 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要求教师具备生活化的课程观,在了解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程论基础上进行课程设计并开展教学。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的课程论基础主要包括四个变化:课程目标从关注知识技能到关注幼儿生活经验、课程内容从文本化数学到生活化数学、课程实施从课堂教学渗透到一日生活、课程评价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习过程及结果。

关键词 幼儿数学教育 生活化 数学思维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4.059

The Curriculum Foundation of the Life-Making of

Kindergarten Mathematics Education

FENG Guangli

(Guiya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Guiyang, Guizhou 551400)

Abstract The life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kindergarten requires teachers to have a life-oriented curriculum, and to carry out curriculum design and teaching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the curriculum theory of kindergarten mathematics education. The curriculum foundation for the preschool education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mainly includes four changes: curriculum objectives range from focusing on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focusing on children's life experience, curriculum content from textual mathematics to life-based mathematics, curriculum implementation, infiltration from classroom teaching to daily life, and curriculum evaluations range from focusing on learning results to focusing on the learning process and results.

Keywords kindergarten mathematics education; life-oriented; mathematical thinking

数学的学科特点和幼儿的心理认知发展特点决定了幼儿园数学教育必须走生活化的路线,通过生活化的处理,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数学的有用和有趣,积累数学经验、发展数学思维。随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及《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颁布,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相关课题备受关注并践行。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数学教育来源于生活,即教学目标的设计、教育内容选择与组织、操作材料选取、教学情境设置等来自生活,与幼儿的实际生活密切联系;二是数学教育服务于生活,即幼儿到生活中感知数学、学习数学并运用数学。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进行课程论分析,有助于理清课程设计思路,明确设计方向,科学进行设计。

1 课程目标从关注知识技能到关注幼儿生活经验

在过去相当长的时间内,在双基教学的影响下,我国幼儿园数学教育长期重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计算技能的掌握。幼儿数学被称为计算,主要目标是掌握10以内的数概念及加减运算,重视运算技能的训练。这种课程目标要求带来的结果是:幼儿对数学知识技能掌握较好,但是对隐含在数学内的数学关系掌握较差,幼儿难以进行数学的比较、抽象、概括、判断和推理,数学思维发展不足。

随着皮亚杰认知建构课程理论对幼儿数学教育的深入影响及幼儿数学学科的不断发展,幼教人士逐渐认识到数学知识的本质不仅是静态化、形式化的语言和符号体系,更是动态化的人类思维的产物。数学课程不仅是静态的数学知识体系,数学学习也不仅是学习静态化的语言符号体系,而是个体积极主动构建数学意义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数学思维的参与,也在这个过程中发展幼儿的数学思维。正如皮亚杰所言:“假定儿童只是从教学中获得数的观念和其他数学概念,那是一个极大的误解。相反,在相当程度上,儿童是自己独立地、自发地发展这些数学观念和概念的。儿童不是学会算术,而是重新发明算术的”。所以,数学思维的发展在课程目标中得到了重视和体现。

随着促进数学思维发展实践的开展,人们发现数学思维的发展不是短期可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怎样激发和维持幼儿的学习动力受到关注。大家发现,学习兴趣是维持学习动力的内部因素,如何激发幼儿数学学习的兴趣?如何让她们喜欢数学并持续学习?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将数学学习兴趣的培养作为首要目标,指出“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是理解生活中的简单数学关系,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数学教育要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指向抽象数学概念及数学关系的掌握,在生活中学习、理解、掌握和应用数学。幼儿数学课程目标应从知识技能、过程及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維思考,注重数学认知、数学思维和数学情感的整合发展。

2课程内容从文本化数学到生活化数学

受重数学知识和技能目标的影响,我国幼儿园数学的课程内容长期以国家统一编制的学科课程为主,如幼儿数学称为计算。以假想的数学问题作为幼儿应学习的文本内容,彰显了课程决策、内容、结构及呈现形式的高度统一和“权威”,数学课程被窄化为数学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本本”。这种“本本”限制了教师作为课程开发的自主权,忽略了地域之间、幼儿园之间、幼儿之间、幼儿教师间的差异,难以实现因材施教。此外,以假想的数学问题代替幼儿生活中真实的数学问题,割裂了幼儿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幼儿难以构建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及意义,阻碍了幼儿学习兴趣、学习自主性及数学思维的发展。

受建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影响,这种“本本”形式的课程内容逐渐弱化,重视以幼儿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经验为生长点,以幼儿的经验来组织数学课程内容,引导幼儿将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在生活中构建和理解数学意义,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巩固数学经验、发展数学思维。这种横向组织的经验课程打破了学科课程“本本”的束缚,将数学学习从文本中解脱出来。课程内容从关注假想的数学问题到模拟幼儿生活中的仿真问题再到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转变,幼儿数学教育逐渐回归到幼儿的生活中。陈鹤琴说:“大自然、大社会才是知识的真正来源,是儿童学习的活教材”。张雪门认为:“何为行为课程?生活就是教育;五六岁的孩子们在幼稚园生活的实践,就是行为课程”。幼儿生活中的物品都是以一定的数量、形状、大小和空间存在着,如班级幼儿人数多少、各种球的大小、积木的形状、车辆速度的快慢、吸管的粗细等。

3课程实施从课堂教学渗透到一日生活

在“文本”数学课程观影响下,幼儿园数学教育局限于集体课堂教学,采用教师讲—幼儿听、教师示范—幼儿观看、布置作业—反复练习等机械的直接教学模式进行。将数学知识视为固定不變的符号化概念,通过识记数学概念,反复练习10以内的加减运算来达到教学目标。这种从概念到概念、抽象到抽象的直接教学磨灭了幼儿数学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逻辑性扩大化,也让幼儿反感、恐惧数学学习。由此,幼教人士开始思考,什么方式适合幼儿学习数学?哪种方式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化,为幼儿所理解和掌握?皮亚杰认为:“动作是智力的起源”、“数概念的形成离不开动作,是个体不断与客体相互作用的产物”。这样的观点深入人心,大家一致提倡“操作式数学学习”,给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边操作边学习,通过材料操作促进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

幼儿数学教育贵在数学情感的激发和数学思维的启迪,数学思维的发展是幼儿不断将数学学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发现真实的数学问题、思考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而形成的,是一个长期的学习过程。因此,仅靠幼儿园有限的集体课堂教学是难以实现的,幼儿数学教育必须和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渗透在一日生活中。作为教师要树立“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善于在生活中挖掘数学教育的内容、把握数学教育的契机,适时进行教育。例如:幼儿在玩积木时可帮助幼儿巩固数概念的学习,如计数(包括手口一致点数、按群计数等),还可以帮助幼儿认识几何图形,比较积木大小、长短、粗细、高矮,也可以用积木进行排序。又如:在餐前发放餐具时,可请幼儿作为小小服务员来发放碗和勺子,学习数数和一一对应等。

4 课程评价从关注学习结果到关注学习过程及结果

受“文本数学”课程观的影响,幼儿数学教育的评价长期倾向于对学习结果的评价,如幼儿有无记住数学概念及能否进行10以内的加减运算等。导致到小学后对数学应用题的恐惧,因为幼儿无法构建自身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更不能将数学知识有效迁移到实际生活中,造成“学不能用”的困境。幼儿数学学习兴趣降低、数学思维能力发展低效。

新课程改革提出“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教育内容的组织应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园数学教育的首要目标是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数学课程评价是课程改革的先导,它将决定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内容及实施过程,因此,科学的评价才能引导正确的数学教育方向。幼儿数学思维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幼儿能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迁移数学经验解决问题并尝试将解决方法及过程抽象化。而无视学习过程的结果和无视学习结果的过程都是低效的教学,只有二者结合才能实现高效的教学,我们既要关注幼儿对数学概念的掌握,也要关注幼儿对数学概念的迁移运用、同时注重幼儿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法、兴趣及态度,实现数学情感、数学认知、数学思维的统一发展。

5 结语

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是激发幼儿数学情感、丰富幼儿数学认知、促进幼儿数学思维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要树立生活化的、发展的课程观,分析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的课程论基础,清晰认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与实施、课程评价四大要素,在课程设计时做到思路清晰、方向明确、科学设计,致力于实现优质高效的幼儿园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 [瑞士] 皮亚杰著,卢濬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40-242,9-10.

[2] 陈文华.幼儿园课程论[M].科学出版社,2010:162-166.

[3] 梅纳新.幼儿园数学课程改革的回顾及思考[J].教育评论,2016(2).

[4] 姚伟,徐铭泽.幼儿园数学教育生活化及其实施策略[J].教育导刊,2009(10).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生活化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实施与成效
作文生活化教学指导策略
“则”与“择”:指向生活化学习的幼儿园数学活动实施的原则与选择
生活化美术教学的课程设置及实践应用
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有效途径探究
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思维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