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初中语文教学反思的重点

2018-08-07谭家爱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什么理论依据教学反思

谭家爱

【摘要】教学反思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想提高教学反思的深度与效度,就要充分关注文本解读是否深入文本内核,课堂所用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课堂教学行为是否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从而扎实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与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 教学反思 教什么 怎么教 理论依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A-0122-02

著名的教育家叶澜先生曾经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学反思对教师的专业进步、个人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少语文教师也经常写教学反思,但多停留在面上,因此收效甚微,进步不大。教学反思虽然没有统一的标准,但也须遵循规律。教学反思应以生为纲,以教为本,以课例为抓手,立足教学实践过程中的具体得失,归纳、总结教学经验与方法,进行层级化的有序思索,如此方可实现提高个人教学素养、提升教学效率的目标。

一、反思重点一:文本解读是否深入内核(教什么)

文本解读能力是教师最基本的教学基本功。不少语文教师在进行文本解读时为自己在外围打转而感到迷茫、痛苦,在反思时又不得要领,苦于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无法实现教学设计的改版升级。一次教学研讨会上,一位年轻的语文教师表示文本解读对他来说是个痛苦的过程。解读时,文本也读了,大意也清楚了,但具体要教什么还是理不清楚,上课时只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教学效果可想而知。课后,他反思了自己的教学设计,反复阅读文本,边读边写,对要教什么有了点眉目,但不会取舍选择,教学思路还是不够明朗。应该说他的反思还是有效的,但并未深入文本内核。

文本解读实质是用教材、处理教材的方式。想深化文本解读就要认真反思处理教材的方式是否恰当。教什么,先要从学生的学习基础与需要来考虑,以此区分哪些是不需要教的,哪些是需要教的,哪些是需要重点教的,要充分关注学生的难点、疑惑点、兴趣点。只有如此细致区分,在上课前才能对学生的知识储备与语文素养了然于心。其次,在反思时,需要从文本的教学价值等角度考虑,确定最有学习价值、最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地方,对这些地方进行精读品味,其他部分则可以适当弱化,使教的活动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最后,要厘清整节课的教学思路,确定一条串联、提挈课堂教学的线索,让课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二、反思重点二:教学方法是否恰当有效(怎么教)

教师要优化学法,先要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的基础上改进教法,使教与学在课堂上和谐统一。不少教师上课后发现自己的课堂教学与之前的教学预设有矛盾沖突的地方,出现了很多始料不及的问题。如何解决呢?教师要通过不断的反思,深入探讨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去完善自己的教学设计,学会如何去教。衡量教学方法是否可行的重要标准是看导学有否奏效,看学生学的目标是否达成。高效的教学方法是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符合学生学习认知规律,真正能够体现“学的课堂”。

比如一位教师在进行《藤野先生》一文的教学设计时,设计了层递性的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2.分析藤野先生的形象特点,学习作者抓住主要特征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3.感受作者的尊师情怀与爱国情怀。这样的教学方向是对的,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但课上落实得不尽如人意。他反思后发现原来的学习目标定得太大了,比如第3个学习目标“感受作者的爱国情怀”太空泛了。没有细致的方法与具体的语境,这个目标就是一句空话。经过反思,他把第3个教学目标进一步细化为:“总结文中写了哪几件事,其中哪些事件表现出作者对藤野先生的尊敬与怀念之情,哪些事件表现了作者深切的爱国情怀。”《藤野先生》中,作者与藤野先生的交往经过是明线,而作者思想感情的变化则是暗线。作者围绕这两条线索,写了很多件事,其中添改讲义、纠正解剖图、关心实习、了解裹脚等事件表现了作者的尊师情感,而写留学生赏樱花、学跳舞等则反映出作者浓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修改后的学习目标很具体,让学生有了思考的方向。

三、反思重点三:教学设计是否有理有据(为什么这样教)

语文是一门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综合实践课程。时下的语文课堂,人文性特点被一再放大,而工具性却常被忽略。教师身在教改的潮流中,不自觉地受到熏染、同化,在教学设计上都是跟着潮流、经验、感觉走,很少去考虑为什么要这样教,也没有深入地去想这些教学设计的背后是否有充分的理论依据。

在执教《我的叔叔于勒》一课时,笔者把教学的主要任务放在抓住人物形象,分析人物的心理与性格特点上。为此笔者确立了如下学习目标:1.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来分析人物的心理,了解作者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2.认识“被金钱的铜臭熏染得变味了的亲情与人情”这一畸形的社会关系。但课上完后,笔者发现师生对话不足,语言运用训练欠缺。笔者回顾了整节课的教学流程,发现自己牵引过多,教法没有转变为学法,不是为学而教。学生自主学习的机会偏少,没有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老师教的多,学生学的少,学生获得的阅读感受都是教师强行灌输的。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教师教文,无非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阅读文本,学会写作,丰富学生的人生体验。”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笔者重新设计,其中一个学习目标如下:“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小说的情节,然后给‘十年思盼,天涯咫尺,同胞好似摇钱树;一朝相逢,咫尺天涯,骨肉恰如陌路人这幅对联拟写一个横批。”既总结前面的环节,又调动了学生的感悟,把学生的思考引向深处,学用结合。从学生加的横批看,“人不如钱”“金钱至上”和“世态炎凉”,一个比一个逼近小说的主旨。

教学反思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因此有的教师就感到无从下手,反思因为没有具体的抓手而在面上滑行,相对浅显,达不到效果。我们应立足学情,按照从面到点的思路,循序渐进地从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三个维度进行层阶性的反思,细致地分析、推理、总结,深入地研究教学理论,解决疑难问题,优化教学方法,将教学经验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思然后知不足,教师的教学能力会在这一过程中得到不断的提升。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教什么理论依据教学反思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受控主体合法预期保护的理论依据研究
中职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反思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信息技术课堂微课教学方法研究
“教什么”与“怎么教”
“教什么”更重要
“教什么”,真的想明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