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级规模与课堂教学之间 关系的多角度思考

2018-08-07骆仲冕

广西教育·A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

骆仲冕

【摘要】本文从教育学、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法学多个角度,对班级规模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思考,呼吁摒弃超大规模班级教学,回归到适当班额或小班化教学的轨道,以促进和保证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关键词】班级规模 课堂教学 多角度思考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A-0007-02

班级规模大小与教学质量息息相关,我国教育部曾经明文规定,中小学教学班规模,小学以不超过45人为宜,中学以不超过50人为宜。但由于教育资源不均衡以及择校等原因,我国中小学班级规模较大的情况屡见不鲜,在一些示范性中学竟然出现一个班级将近100名学生的“壮观”场景。而与许多发达国家相比,即便是教育部的标准,一个班级容纳的人数也显得过多。下面笔者从几个角度,对班级规模与课堂教学之间的关系进行一番思考。

一、从教育学角度思考

在人类发展过程中,教育领域产生了许多行之有效的教育原则,如因材施教、全面发展、面向全体等。然而,遵循这些原则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那就是承认学生的个别差异,并了解学生的特点。学生人数越少,教师对学生了解得越全面、真实,教学的针对性就越强,就越有利于因材施教。反之,当学生人数超出一定的限度,因材施教原则就难以贯彻实施,学生得不到在个体基础上的最佳发展,教学质量则无从保证。

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超大规模的班级教学会严重影响教师的教育关注度。教育关注度是指在以班级为授课单位的条件下,教师对每名学生关心与照顾的程度。教育关注度表明:“关注度指数越大,师生个体之间交往的时间和机会越多,每个学生发展机会可能越好。”[1]。教育关注度指数是衡量因材施教原则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的具体指标,“教育关注度=[(周上课时数×上课单位时间/班级编制标准)]/60[1]。在超大规模班级中,教师的教育关注度指数明显偏小,师生个体之间的交流机会偏少,难以因材施教,必然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那么,班级人数的合理范围是多少呢?从世界各国班级规模的发展来看,“发达国家大都控制在20—30人/班”[1]。1999年,美国联邦教育部在颁布的联邦政府重点投资项目《缩小班额计划》中更是明确指出:“目的在于使每名学生都能得到教师的关注,使每名学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该计划预期“以1999年开始的7年间将低年级班额在全国范围内减少到18人”[2]。中国教育部于1982年4月16日颁布实行的《中等师范学校及城市一般中小学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中也明文规定“中学的学制为六年,……每班名额近期为50人,远期为45人”,目的是逐步缩小班级规模,从而实现因材施教。不难看出,超大规模的班级教学不但拉大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教育差距,也背离了国家文件的要求。所以我们必须努力缩小班级规模,至少要把班级人数控制在45人以内。

二、从心理学角度思考

一个人的人格健全发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的每个环节都能对学生人格的形成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首先,学生作为未成熟的个体,其在生理上是不断发生变化的。我们必须提供充足的空间让其自由发展。1982年4月16日,我国教育部颁布的《中等师范学校及城市一般中小学校舍规划面积定额》(试行)中明确规定的班级人数、教室面积、采光等,都是在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育基础上提出和建立的,为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然而,超大规模的班级教学明显不能满足学生合理的身心发展需要。

其次,心理学研究结果显示:“一个人正常的注意广度为7±2,也就是说,注意对象的广度最大阈限值是9。”[3]假设在学生人数为45人的班级中,教师每一次能最大限度地关注9名学生,那么要关注到每一名学生至少需要5次。在学生人数为90人的班级里,教师要关注到每一名学生则至少需要10次。而一节课时间有限,教师需要10次关注才能完成与每名学生的交流,那么正常的教学势必受阻。要完成正常的教学,教师就不可能做到关注每一名学生;而作为个体的学生往往很需要在学习过程中得到教师的理解与沟通,哪怕只是一个关切的眼神,也会对学生的心理产生积极和肯定的影响。如果班级人数过多,教师就难免会忽视与某一些学生进行个体的交流。

三、从教育管理学角度思考

高效的教育管理是由很多因素决定的,而班级管理跨度是影响管理成效的重要因素。所谓管理跨度是指一个领导者直接指挥下级的数目。法国管理顾问格拉丘纳斯(V.A.Graicunas)在1993年首次指出:“当主管人员领导的下级数目以算术级数增加时,他需要处理的关系数目则以几何级数增加,并提出一个经验公式,即:C=n·[2n-1+(n-1)],其中C为可能存在的人际关系数,n为管理跨度。”[5]在班级管理中,所谓班级管理跨度,是指在一个班级中,教师教学能够直接关注或者引导的学生数目。班级人数越多,教师就越需要花更多心思进行课堂管理。班级人数越多,学生间的个体差异越大,教师对课堂的控制就越难,为维持纪律所花费的精力就越多,而用于实际教学的时间和精力就越少;在课堂教学中班级人数越多,相当多的学生就可能缺少发言或表现自己的机会,而最终影响到学生身心发展。学生在超大规模班级中成长,不仅在求知的道路上会遭遇很多不必要的阻碍,而且对其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如亲社会性、归属感、人际态度等都会有不良的影响。另一方面,教师管理跨度大,就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了解学生、协调各种关系、解决各种矛盾等,这也会加重教师的身心负担,增添其职业倦怠感,从而影响到教师的工作效率。

四、從教育法学角度思考

2002年5月,在纽约召开的联合国儿童特别会议明确指出,《儿童权利公约》确立了世界各地所有儿童时时刻刻应享有的基本人权:生存权,全面发展的权利,免遭有害影响、虐待和剥削的受保护权,全面参与家庭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权利[6]。班级人数越合理,学生充分享有这些权利的可能性就越大,学生的人权就越能得到保障。

一个国家对人权的重视程度将在很大程度上反映该国家的发达水平和自由程度,并在教育教学中得到充分体现。如现在诸多西方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小班化教学及走班制,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合理和科学的平台。我国较为发达的地区如北京、上海也在逐步实施小班化教学,这无疑都是重视学生人权的具体体现,也正是现代教育力图为学生个体发展构建的科学平台。

超大规模班级教学不仅有碍于学生人权的实现,而且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利。学生人数增多,会给教师带来两难选择:一是教师若要对每名学生课业进行评价,就必须消耗大量原本属于自身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教师的合法权利;二是如果充分保证教师的合法权利,就只能降低对每名学生关心、帮助的时间和频率,这样又无法保证学生的平等受教育权。

教育与人的关系应该是和谐、相互促进的。只有建立在对人的全面尊重和理解的基础上的教育才可能更为有效地促进人的发展,而只有个体得到全面充分的发展,国家才会有长足发展的不懈动力和源泉。这就对我们的教育提出了基本的要求:即对人本身的充分关注和尊重,为学生个体发展构建公平、公正的平台,让每名学生都能健康、和谐、自由地发展。超大规模班级教学无疑是通往教育理想道路上的拦路虎,它不仅违背了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的规律和教育法,而且长期存在会影响我们的下一代甚至几代人的成长,直接影响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素质教育与和谐社会都呼唤摒弃超大规模班级教学,回归到适当班额或小班化教学的轨道,以促进和保证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

【参考文献】

[1]和學新.班级规模与学校规模对学校教育成效的影响——关于我国中小学布局调整问题的思考[ J ].教育发展研究,2001(1)

[2]邓金·培格曼.最新国际教师百科全书[M].北京:学苑出版社,1989

[3]杨心德.中学课堂教学管理[M].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89

[4]董晓星,陈家麟.班级文化与学生人格发展[ J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04(10)

[5]李晶,刘霞.现代管理学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6]联合国儿童问题特别会议[DB/OL].Http://www.un.org./chineses/events/children/right.htm

(责编 秦越霞)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与发现
从“会读”到“会写”的课堂教学策略
取舍有道,方为有效课堂教学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高校课堂教学探讨
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导入法
关于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几点反思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