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艾灸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中的应用

2018-08-07周志荣

中国民间疗法 2018年7期
关键词:施灸骨性艾灸

周志荣

(山东省莒县中医医院,山东 日照 276500)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多见于老年人,其发病是一个慢性、渐进性的病理过程,主要病理特征为骨板层骨质硬化,关节软骨变性,最终发生骨性关节炎。常见症状有膝关节疼痛、肿胀、僵硬,活动时加重,上下楼梯疼痛明显,膝关节活动受限,甚则跛行。本病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疼痛和维护膝关节的功能,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有解热镇痛类药物口服,以及透明质酸(HA)制剂、激素类药物关节内注射,并配合针刺、按摩、烤灯等。笔者在传统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择2015年2月至2016年8月莒县中医医院收治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90例作为观察对象,其中男49例,女41例;年龄48~65岁,平均(58.5±8.6)岁。临床表现为常有膝部固定疼痛、肿胀,活动时关节内有骨响声,X线检查可见髌骨上下缘骨质增生,膝关节间隙变窄,部分严重者出现膝关节畸形。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措施,包括口服解热镇痛药和中药汤剂,静脉滴注中药注射液,针刺、按摩、牵引、TDP照射、针刀、关节内注射等。急性期患者卧床休息,膝关节制动,病情稳定后适当下床活动。同时给予健康指导,如控制体重、注意保暖,自我训练、关节活动度训练、助行工具的使用等。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艾灸治疗。①体位:患者取仰卧位,膝下垫一高约10 cm的软枕,膝部自然放松。②取穴:常规取穴包括内膝眼、外膝眼、血海、梁丘和阿是穴。③施灸:一般采用温和灸,将点燃的艾条一端距离施灸部位皮肤3 cm左右处进行熏灸,以局部有温热感而无灼痛为宜,每穴灸10~15 min,至皮肤红晕为度。每日1次,两周为1个疗程,休息1周后可进行第2个疗程。④注意事项:由于患者对痛温觉存在个体差异,治疗过程中应经常询问患者的感受。需要特别注意的是,个别患者有痛温觉障碍,此时施灸者应将手掌平放于患者皮肤表面,使受灸部位位于拇指和食指之间以感受施灸温度,根据患者反应及时调整艾条距离以控制温度,防止烫伤。注意房间内通风换气,避免风直吹患处,全程注意防火,用过的艾条应装入小口玻璃瓶内,以防复燃。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评定标准 观察患者膝关节的疼痛、肿胀改善情况和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显效:静息时无膝痛,无肿胀,偶有活动时疼痛,行走时无痛感,不影响工作及生活;有效:膝痛时发时止,行走时仍有轻微疼痛,上下楼梯稍感不便,关节活动稍受限;无效:膝痛、肿胀及活动时疼痛等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3 结果 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疗效比较[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4 讨论

中医认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痹证”范畴,病因多由肝肾亏虚、气血不足或风寒湿热之邪乘虚侵入,日久闭阻经络,气血不畅,导致关节疼痛、重着或屈伸不利、僵硬、肿大变形等。艾条的主要成分是艾叶,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艾灸疗法是借助于艾条燃烧后烟火的热力、药性及艾燃烧产物等刺激,作用于穴位或患处,通过经络传导,起到温通气血、散寒除痹、扶正祛邪、调和阴阳的作用,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1]。现代研究发现,艾条在燃烧时所产生的热力,实际上是一种非常有效且能适用于机体治疗的物理因子红外线[2],能激发人体中的一种免疫激活素,激活机体的免疫系统,达到治疗效果,是温热作用、药物作用与腧穴的特殊作用相结合而产生的一种综合效应[3]。《医学入门》载:“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说明了灸法具有独特的疗效。近年来,大量文献研究表明,采用艾灸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已成为非药物、无痛苦、安全经济、简单易行的绿色疗法,且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接受,希望临床大力推广,给更多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带来福音。

猜你喜欢

施灸骨性艾灸
国内艾灸应用现况调查报告
艾灸保健知多少
骨性Ⅰ类女性下切牙先天缺失者颏部形态的三维研究
PRP关节腔内注射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肩盂骨性Bankart损伤骨缺损测量研究进展
中暑
婆婆迷上了艾灸
关节镜下治疗肘关节骨性关节炎伴僵硬短期疗效观察
夏天怎么做艾灸
艾灸后那些奇怪的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