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如何加强职业学校实训实习教学组织与管理

2018-08-06王志强

魅力中国 2018年20期
关键词:实习实训学分制职业学校

摘要:促进和深化职业学校实训实习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改革与创新,对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加快全民素质教育和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进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职业学校实习实训教学组织面临的问题及现状进行分析,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解决方法。

关键词:职业学校;实习实训;教学组织与管理;学分制

一、职业学校实训实习教学组织与管理的现状

实习是职业教育的重要环节,是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是学生适应未来工作的必要途径。它可以验证学生的职业抉择,让学生了解目标工作的实际工作内容,学习工作及企业标准,找到自身职业的差距,可以及时的纠正和反馈自己的职业发展轨迹。然而,在实际中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需要去解决和规范。本文针对实习实训效果不佳、实习实训教学组织与管理,对实习实训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的措施作了详细论述。

我国职业学校现行的实训实习教学组织与管理的特点主要表现如下:

(一)学校重理论、轻实践。

许多学校把教学重点放在课堂上,而忽视了实践的重要性,忽略了实践教学对人才创新教育的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这种认识上的偏差,导致对实践工作上的投入不足,社会实践活动和设施偏少,实践环节的建设也相对落后。

(二)实习实训以专业定向培养为主。

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的职业高中班和职业中专班,学制一般为二至三年。学生入学后,选定专业,并围绕该专业培养目标,接受系统的知识教育和相应的技能训练,毕业后选择与该专业相对应的工作岗位就业。

(三)实习实训教学组织与管理中的课程结构配比不合理。

学科本位课程体系为我国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广泛采用,它以课本和课堂为中心,以单科分段为主要特征,易于组织教学,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理论知识,培养思维能力。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将课程分为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技术课三大块。由于多种原因,教学中,文化课、专业基础课的比重远大于专业技术课。这种课程结构明显地表现出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

专业定向培养模式和学科本位课程体系对我国职业学校曾产生过重要影响,但随着生产力和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主义人才市场的发展,它们的局限性也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二、构建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实习实训教学管理模式

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这一目标,职业学校应该形成没有“围墙”的多元化、开放式办学格局,职业学校的教学模式也应该是百花齐放,多种多样,使职业学校真正成为“技术的传播源地”。

(一)建立实习实训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教学模式。

强化实习实训环节顺应我国职业教育的改革方向,符合职业院校办学性质及人才培养定位要求。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工作一线人才。职业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加快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强化实践性教学环节,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应用型工作一线人才。

实训实习教学,是职业学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技能型人才不可缺少和忽视的环节。加大实训教学投入,加快双师队伍建设,构建实训教学管理模式,优化实训教学细节,注重专业文化引领,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是促进中职学校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二)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相结合,加快职业学校实习实训素质教育进程。

职业学校应该是全民素质教育尤其是人口素质教育的先驱。职业学校既要通过学历教育,为经济培养合格的中等技术人才;又要大力从事非学历教育,如实习实训实用技术培训、项目示范推广等,主动为各产业的发展进行人才“储备”,全面而迅速地提高人口的整体综合素质,是职业学校的神圣职责。

(三)中高职相衔接,普职教相渗透。

近十几年来,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度发展,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世界经济中心将向中国转移,中国正在成为世界“制造工厂”。为了进一步巩固中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并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转变,必须优先发展职业教育,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职业技能、能完成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使命的高素质劳动者。打通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连接的渠道,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提供深造的机会,对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职业学校也应积极主动进行实习实训教学组织与管理中的课程结构和教学模式的创新,建立更加科学、更具活力的育人机制,以便向高等职业院校输送高素质的合格生源。

三、构建以提高学生就业能力为本位的实习实训课程体系

与教学模式的多样性相适应,职业学校在课程体系建设和课程结构设置上也应有所突破,以减缓或解决学生在校所修专业知识的技能与未来所从事的岗位工作不甚对口甚至完全不对口的矛盾,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协作型人才服务。

构建就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几项方式:

(一)实行实习实训板块式课程结构,强化职业能力的培养。

实习实训板块式课程结构是就业能力本位课程体系的具体表现,它要求学生通过二至三年的学习,掌握二、三个相对独立完整的知识、技能板块,以增加学生将来学有所用和转业换岗的机会。板块式课程结构以学生应知应会为宗旨,通过不同板块之间的组合,整体优化,自成体系。

(二)灵活设置实习实训板块,适应多元化发展需要。

我国经济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决定了职业教育多元化的发展方向和板块式课程结构的灵活性、多样性。实习实训板块式课程结构的设置要结合经济发展趋势下的人才市场需求,同时考虑知识与技能的衔接,避免重复教学,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

(三)实行技能鉴定制度,检验实践水平。

技能考核是实行板块课程结构的重要保证。为了赢得社会的承认,技能考核应尽可能与行业工种考核或国家规定的各类考试相接轨,使学生能获得相应的等级证书。毕业生拥有一张文凭多种证书,无疑将会拥有更多的就业机会。职业学校应主动与劳动保障部门联系,使学习技能鉴定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有条件的学校,还应积极争取諸如NIT证书之类的培训与考核资格,以开辟更便捷的技能鉴定渠道。

(四)实行学分制,推行弹行学制。

板块式课程结构为分段教学、分级考核提供了可能,学分制也因而势在必行。实行学分制,学生学满了规定学分,可以提前毕业,从而缩短培养周期。学生可以连续学习,也可以学一年回去就业,以后有机会再来学,取得了规定学分后,同样给予毕业。采用学分制,既要注意不同板块课程之间的学分构成比例,又要注意同一课程中理论考核与实践操作考核之间的学分构成比例。一般来说,在总学分中,技能考核应占30%以上的比重。

以阜阳工业经济学校为例,学生入学后即可选择二个或二个以上的板块,中途也允许重新选择。如果学生选修了三个课程板块,学分构成比例如下安排:总学分满分为100分,每个板块修满60%学分为合格,其中,基础必修课学分占30%、基础选修课学分占5%,专业课程选修三个课程板块学分(含实习)占65%(三个板块各占20%、综合能力学分占5%)。实行学分制,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限制,要科学地安排组织教学,鼓励学生跨班、跨年级、跨专业听课,以便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缩短学习周期,提高学习效率。

(五)实习实训课程体系和板块式课程结构设计基本思路。

在设计过程中,始终贯穿基于能力本位的教育观重视职业能力的培养。在实习实训课程教学中体现学生为本、以能力为本的思想。通过对整个教学环节的组织安排,强化学生对专业能力(掌握技能和知识)——方法能力(学会学习和工作)——社会能力(学会共处和做人)的掌握,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可持续发展能力、沟通能力、创新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重视提高学生职业应变能力。通过基于实践的,由简单到复杂、单一到综合的具体工作过程学习,提高学生的职业应变能力。

重视对学生驾驭工作过程能力的培养。在教学中通过培养学生学会观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学会工作的能力,从而提高学生驾驭工作能力。

四、结语

我国目前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丰富多彩的形势,决定了我国职业中学实习实训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走向,即应朝着立体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职业中学实习实训课程结构体系与教学模式的改革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关系到职业教育第二次创业的成败。职业教育工作者应该尽快将其列入教育理论的研究范畴,进而指导职业技术教育实践,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孟庆国.现代职业教育教学论[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 37-39.

[2]戴士鴻.职业教育课程教学改革[J].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6).20-21.

[3]袁静.中等职业学校职业问题与建议[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1年.

作者简介:王志强(1982.6—),男,安徽阜阳人,高级讲师,研究领域:计算机应用及信息化教育教学等。

课题项目: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课题《加强实训实习环节教学组织与管理的机制研究》(编号:1710154)

猜你喜欢

实习实训学分制职业学校
推进中职学分制改革对策分析
“学分制”盘活远程教育工作原动力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声乐课实习实训探究
浅谈高职院校实习实训教学工作
关于电气自动化专业课程改革及教学方法探讨
让管理更有效
职业学校课堂教学管理中的疏与堵
中等职业学校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探讨
应用型本科提高计算机专业实践能力的研究
形式上的热闹如何变成实质上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