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新课程理念对高中生物教学的思考

2018-08-02陈建明

祖国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教学

摘要:新课改下高中生物课的基本教学理念是以学生的需求与发展为基础,关注学生在生物学科中核心素养的强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以及目标,在课堂教学中落实新课改理念,并不断总结教学中的主要问题,强化高中生在生物学科上的各方面能力,这样才能让生物教学的效率以及质量得到提升。在新课程理念的影响下高中生物课需要加强改革的力度,对教学工作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对生物课教学主要问题以及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生物 教学

新课程理念上如何将高中生物课打造成高效课堂是每个教师考虑的问题,也是教学改革的方向,在高中阶段每节课通常有四十五分钟,在有限课时内要将教学目标完成是比较有难度的,在新课改的要求下,生物教学面临着诸多挑战,但也是全新的机会,不断有新的理念与方法出现,可以运用到生物教学中,教师需要明确高中生物课新课改理念的主要内容,并总结以往生物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高中生物新课程理念的内容

(一)强化高中生生物素养

首先是引导学生建立科学态度。生物学科本身就是自然科学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对社会发展的推动工作非常显著,而作为自然科学若是想要形成正确的认知以及素养,一定要具备科学世界观。其次是对学科知识的获取,生物这门学科本身是高中阶段重要学科,也是学生知识体系中的关键内容。学生要想将一门学科学好,就要对学科知识有基本的掌握。这对高中生未来在生物领域的学习和就业是有帮助的。除了学科知识外,科学思维也是高中生需要强化的一种重要素質,包括逻辑思维、批判思维以及发散思维。最后就是对高中生渗透科学、技术以及社会教育,技术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科学提供了学科知识,而最终就是为了在在社会上进行运用。

(二)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教育

新时期下国内的高中教育提倡的是素质教育,最新的理念是强化高中生在各个学科的核心素养,要求做到促进学生全面进步。同时要关注所有学生的进步和成长,就是为了让学生在生物学科中得到知识的积累以及整体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给予每个学生同样的进步机会,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要充分尊重,同时积极了解高中生的生活实际,让高中生都能得到良好的教育。

(三)提倡开展探究性学习

从上世纪开始各国开始制定新的科学教育课程标准,而在科学课程的教学中,普遍将科学探究作为重点要求,并将其纳入到学生基本科学素养中的一部分。因此在生物教学中也开始强调开展探究学习,科学探究是人们获取科学知识并认知科学世界的途径。其中包括提出问题、制定计划、搜集材料、得出结论等探究步骤,在这些操作中要运用很多科学工作的方法和技巧。探究可以有很多中形式和层次,在科学探究中并没有固定的格式,学生可以自主发挥并强化创新意识。

(四)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联系

生物学并不是仅仅在课堂上才能解除到,在高中生的实际生活中处处可以发现生物学的表现,其中也包括一些热点新闻以及当地资源方面的问题,在高中生的个人生活中也有很多生物学的实际体现。教师在生物课教学中需要适当将这些生物学在生活中的表现展示给学生。这些都是非常珍贵的教学资源,并且很容易获取,但是对于提升高中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以及在思想上的扩展是非常有利的,可以让高中生了解到生物学距离自己并不遥远,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生物也可以用来解释或者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加深高中生对生物知识的理解。

二、以往高中生物教学中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脱离教材

新课程标准推行后高中使用的生物教材得到了更新,而且新课程理念下教材已经不再局限与课本,也不是封闭的体系,而是开放性课程资源。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并未关注教材与高中生生活的实际联系,忽略了高中生对教材本身的研究和理解,只是关注了对知识点的讲解。同时对新课程的理解出现偏差,会补充很多其他方面的知识,看似可以扩展高中生的知识面,其实扩展有一个前提,就是与教材内容相关,这样才能对学科教育有利。但是部分教师在教学中补充的内容完全脱离了教材,甚至直接在网站复制一些资料,在课堂教学中的确将高中生兴趣调动起来,但对实现教学目标并未产生实质性的帮助,教学效率以及质量并未得到提升。

(二)课堂互动单一

在课堂上有效的师生互动可以让教学效率得到提升,但是在以往的高中生物课上,课堂互动的形式非常单一,师生之间的对话形式也是非常刻板。实际上正常的师生对话应该是围绕教学内容展开,同时生成新的内容让高中生的思维得到良好的引导。其中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生本互动。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保持师生之间的互利和平等。但是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时候教师将师生互动片面理解为师生问答,教师提出的是一些在教材中直接能找到答案的问题,而高中生也只能被动回答教师的提问,这样的形式显然不会对高中生的思维起到强化作用。

(三)合作学习流于形式

新课程倡导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完成发现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教学模式,但是很多教师在组织高中生对某个问题进行合作学习时,过于重视小组学习的形式,一些探讨的内容并未经过严格的考虑,在小组的划分上也没有进行严格的设计,未能考虑到每个高中生的学习需求,这就导致并未发挥出合作学习的真正价值。

(四)实验教学开设不足

生物学科是一门比较强调学生亲自动操作的学科,在生物教学中,实验教学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可以对高中生的动手能力以及创新意识进强化,但是在目前的高中生物课上明显忽视了实验教学的重要性,其中最大的表现就是在课时的分配上,很多教师并未留下足够的时间组织实验教学。另外就是很多高中并未建设好实验教学的硬件设置,在实验器材以及实验材料的准备上不足,并不支持高中生每个生物实验都能得到亲身体验,部分高中的生物实验仅仅是依靠多媒体进行演示或者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亲身演示,但是高中生本身并没有动手操作的机会。

三、新课程理念下生物教学的改革策略

(一)革新教学理念

教师注重对高中生的人文教育,让高中生明白自己才是教学中的主体,并不是为了应付考试而学习。时代进步的同时以往使用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再适用,新课改下有了全新的教学要求,教师要更新自身的思想理念,在教学中积极运用新的教學理念以及方法。例如多媒体教学,在“生态环境保护”教学中,教师可以用在多媒体上播放有关人口增长方面的一些新闻和记录片,让高中生了解人口增长带来的一些负面影响。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以学为本,满足高中生的学习需求,引起高中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出学生主体

新课改中强调在高中教学中要强化高中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以往的教学中教师习惯于使用满堂灌的方式,将知识直接传递给学生,但并未将高中生主体地位突显出来。教师要明确高中生才是课堂主体,自身起到的只是辅助作用,要为高中生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让高中生可以将个性思维发挥出来,并强化高中生综合素质。例如“孟德尔遗传定律”教学中,教师在正式讲解知识前,可以先捉住孟德尔发现的有趣事件,设置一个开放的学习情境,让高中生对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倡导探究学习

通过科学研究的形式对生物知识将那些获取,可以从中得到更有用的方法与思维上的锻炼,教师在此过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引导角色,教师需要为高中生创设相应的情境,帮助高中生完成探究,而高中生则是在探究活动中将自身自主性发挥出来。例如“伴性遗传”教学中,教师先对高中生进行引导,让高中生明白道尔顿症有什么遗传特点,教师引导高中生进行思考,然后制定探究式任务,让高中生收集有关道尔顿症的实例和资料,总结道尔顿症的特点,在亲身实践中高中生的创新意识以及对知识的理解得到提升。

(四)联系生活实际

学习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未必仅仅对教材知识进行思考和学习,还应该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教学内容可以更加开放,可以指导高中生借助网络工具搜集学习资源,也可以让学生走出教室,在生活中发现生物知识。例如“细胞呼吸”教学中,教师引导高中生思考为什么要定期对花进行松土,在储存粮食的过程中这样才能防止发霉这样的问题,一方面可以将高中生学习兴趣提升上来,另一方面在实例中高中生才能感觉到生物知识的实用价值,在实际生活中生物学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样学习动力更强。

四、结语

总之,新课程理念是目前高中生物课不断在教学上进行革新的指导思想,也是教师需要落实的重要理念,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充分理解新课程理念在生物学科中做出的要求,并明确以往生物教学中存在哪些弊端,这样才能制定出针对性的教材策略,改变以往教学中的问题,提升生物教学的质量以及效率。

参考文献:

[1]高悦.高中生物探究性教学的现状及对策——以对联盛中学的调查研究为例[J].西部素质教育,2017,(14).

[2]郑文杰.高中生物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个体层次生命系统的整体性和稳态[J].教育现代化,2017,(17).

[3]辛雯静.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运用探究性教学模式所面临的困难及其对策[J].西部素质教育,2017,(04).

[4]张云.导入生活,延伸课堂——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效性的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7,(02).

(作者简介:陈建明,本科,武汉市汉口北高级中学,职称:中学一级,研究方向:高中生物教学研究。)

猜你喜欢

新课程理念高中生物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新课程理念下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探析
新课程理念下生物课堂教学艺术的“变”与“通”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
跨越式跳高的教学绝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