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分析

2018-07-30胡蓉

魅力中国 2018年8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胡蓉

摘要:小学阶段是学生数学学习的起步阶段,因此培养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至关重要。数学能力影响着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加强小学生的数学教育是我国小学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方式进行分析,以期为我国的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作出贡献。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核心素养;培养策略

在新课改中,要求小学生的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教师引导学生主动独立的解决问题,进而提升小学生的数学成绩。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核心素养在数学学科中的体现

(一)核心素养的内涵界定

核心素养,是指人在接受教育后,能够建立的某些专业素养。在任何领域,一旦建立起核心素养,都会对学生日后的学习产生深远影响。核心素养是一种综合能力的表现,主要体现在行动力、消化力和适应力。行动力是指学生在接触一门学科后,对学科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根据自身特点进行有目的的行为。消化力是指在核心素养的形成后,学生所具备的能力,在能力的指引下具有消化知识的能力。适应力是指在个体适应社会后表现的对社会大环境的适应能力。

(二)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很多数学学者认为,数学核心素养是指立足于学生的个人发展,培养学生建立抽象的思维能力,学生的思维部分具有很高的可塑性,因此培养核心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数学的学习需要学生拥有空间想象力,具备逻辑能力和计算能力。数学的核心素养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建立一种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进而通过核心素养的指导下进行未来的数学学习。所以,培养小学生的核心素养对于学生的日后数学学习至关重要[1]。

二、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提升教师的职业能力

提升教师的職业能力,要求教师提升教师素质与教师教学水平。小学生的数学学习,都是教师通过课堂上的课堂讲学来完成,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是通过这一过程加以形成,因此,教师的职业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的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要求教师不断地进行学习,强化自身职业能力,掌握数学核心素养的意义。要求教师在课堂内容上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将学习数学当做一件快乐的事。最后,教师要经常进行教学总结,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2]。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兴趣为导向是推进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建设的必经之路,小学生心智发展不成熟,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当面对数学中一些抽象的公式时,常常会产生厌学心理。没有兴趣的数学学习是枯燥且低效率的,对于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养成不会有好的效果。因此,要求教师在传授数学课程的同时,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只有学生对数学感兴趣了,他们才愿意学习数学。所以,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一方面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要重视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中,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将数学的学习当做乐趣,从而提升自己学习数学的能力。

(三)创新教学方式

由于小学生的领悟能力有限,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结合学生特点进行数学的教学创新。传统小学数学教学是以教师为核心,课堂上以教师的单方面讲解为主,填鸭式的将知识灌入到学生的脑子里,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对教师产生了严重的依赖,学生没有时间去思考教师传授的知识内容,长此以往学生丧失了思考的能力[3]。

改变这种教师单方面的讲解,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上设置问题,采取与学生进行互动的方式。例如,人教版小学数学第十一册,学习到圆的知识,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手工制作,学生亲手制作圆形,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使用圆规,又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圆的特点。教师还可以要求学生估算自己动手剪出来的圆形的周长和面积,充满互动的数学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四)做好教学反思

教师做好课堂反思工作,是加强学生数学核心工作的重要保障。做好数学的教学反思是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最后步骤,课堂反思的环节里学生能发现自己在本节课的不足之处,进而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强化巩固。教学反思要求教师立足于实践,结合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重点讲解,进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数学讲解。

(五)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

小学生处在人生的成长阶段,他们跟成人一样,希望得到肯定,希望被赞赏,一味的批评和惩罚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是极为不利的,容易让他们产生消极的心理,因此在小学教育里,教师和家长应该多以鼓励为主,帮助学生在成长阶段树立信心,积极乐观的生活。

多对学生进行鼓励,是指教师要运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正面评价,提高学生的自信心,真正帮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进步,进而激发学生的生活和学习热情,让学生喜欢数学,享受被夸赞的乐趣。教师不能只看到学生的考试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生活状态,进而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六)增强学生视野,创建数学学习氛围

教师在进行数学课堂讲解时,也要在过程中渗透数学相关的历史知识,例如,当学习到圆形的时候,可以介绍中国古代以来是如何对圆进行面积估算,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有利于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创建数学学习氛围,是指教师通过与每一个学生的互动进行知识的梳理,帮助学生强化所学的知识内容,同时也可以听听其他同学的数学解题思路,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提升自己的数学学习能力。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数学核心素养是小学生在日常的数学学习中必须掌握的精华所在,对于小学生的数学理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首先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不断革新教学方法提高职业能力,做好教学反思工作,进而提高小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J].学周刊,2017(7):84-85

[2]宋开红.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问题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5):14-14

[3]李晶晶.小学数学教育中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J].课程教育研究,2015(1):130-131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培养策略核心素养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