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探析

2018-07-30武静

魅力中国 2018年5期
关键词:审美教学

武静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加深,审美教育逐渐为人们所关注。高校声乐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声乐教学不但能够帮助学生学习声乐技能,更能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而在声乐教学中。若想体现声乐教学的价值,则必须加强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因此,高校进行声乐教学必须与审美教育相结合,在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关键词:高校声乐;审美;教学

引言

声乐是艺术表演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声乐主要是以声音的形式来再现生活中的情境,通过声乐还能充分抒发歌唱者内心的真实情感。声乐演唱主要就是将舞台表演、声乐技巧及个人心理融合起来进行再创造。而进行再创造则需要创造者有一定的审美能力,审美水平对于再创造是极其重要的,无论是从提升学生综合能力的角度还是从声乐发展角度来说,审美教育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声乐教学中必须进行一定的审美教育的渗透,高校声乐教师在进行声乐教学时要重视这一点。

一、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对学生的促进作用

1.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情感是声乐作品的灵魂。很多学生在演唱声乐作品时常常感到力不从心,声音缺乏感染力,究其原因便是缺乏审美意识,过于看重演唱技巧,忽视了作品的情感因素。如果在声乐教学中能够始终坚持渗透审美教育,以独特的艺术手段展现审美情感,能够轻松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为他们日后的声乐演唱打下基础。

2.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发声技巧。声乐学习中很多技术部分的学习难度大,学生学习起来十分吃力,加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常常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即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在一定程度上消磨了学生的学习

欲望,最终导致学生的发声呆板、生硬。审美教育的渗透,为声乐教学注入了活力,将那些晦涩、枯燥的发声技巧形象化,变成了学生能够感知的内容,有了这一转变,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力高度集中,以往教师所示范的过程和方法变成了有着一定精神享受的审美过程,声乐发声技巧迅速提升。

(二)对教师的促进作用

1.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声乐课程是一门创造思维的课程,其不仅对学生有着较高的要求,更要求教师具备较高的教学能力。要想在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声乐教师除了具备基本的声乐理论和演唱基础外,还要不断探究更加科学的教学方法,有了这一基础,便能在教学中更好地为学生做示范,教授方法,也在无形之中提高了教学水平。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着特定的背景和独特的情感,教师需要在教学中从作品的国家、语言、背景等多方面展开论述和讲解,促使学生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演绎作品,而这也恰恰说明审美教育在声乐教学中的重要性。教师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才能更好地把握作品情感,进而在不断的进取中提升音乐素养。

二、当前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存在的不足

(一)学校对声乐审美教育的重视程度不高

长期以来,很多高校都只是将声乐教学的重点放在了理论与技能两方面,认为声乐教学只是一门学习乐谱、唱歌,传授音乐技能和技巧的娱乐性课程,甚至在一些地区的高校音乐教育十分落后,只将其看成是一种调节性质的课程,更不用说挖掘声乐作品的审美价值了。这种现象的存在,不仅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更阻碍了审美教育的渗透,与当前倡导的学生全面发展目标不相适应。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枯燥无味

由于部分高校不重视声乐审美教育,使很多教师失去了创新的欲望,在声乐教学中仍然习惯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久而久之,学生便会失去对声乐课的学习兴趣。加上有的声乐教师教学时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味地选择高难度的声乐作品,学生只能硬着头皮唱,毫无美感可言。这些现象的存在,暴露出声乐教师自身素质的缺陷,如果不求改变,根本无法给学生提供较好的声乐教学,更无法实现审美教育的渗透。

(三)学生对于审美教育缺乏认识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的引领,即使拥有再好的教学资源,审美教育也难以开展。尤其在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的影响下,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在学习中并没有主动权,加上与教师缺乏应有的交流,对美育教育的认识不足,学习兴趣逐步下降。没有了基本的学习兴趣,声乐教学便失去了应有的魅力,审美教育自然也遭遇搁浅。

三、在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策略

(一)高校必须从思想上重视审美教育

首先,转变思想,提高认知。各高等学校有关部门要提高对音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认知,从思想上改变对于音乐审美教育的认识,并和教师一起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其次,重视审美教育课程。除了注重对高校声乐班的学生进行发音、呼吸、换气等唱功训练之外,还要对学生进行必要审美教育,让他们从心灵深处去领会审美,改善思维、更新思想,达到综合培养学生心理素质的目的。再次,选用合适的声乐教材。教材的选择至关重要,不论教什么唱法,都应选择国內外古今优秀的作品,让学生通过感知提高审美能力、提高声乐水平。这样,高校声乐教学才能培养出思想美、行为美和声音美全面发展的优秀音乐人才。

(二)提升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发挥教师的引领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升,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精神文化诉求。声乐事业就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取得了可喜的发展,但同时也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高校声乐教师,如果一味坚守传统的观念,沿用落后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必然会对声乐教学质量产生反作用,更不必谈融入审美教育,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了。所以,声乐教师必须及时更新教学观念,加强对声乐理论的学习和进修,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为基础,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如此才能将审美教育渗透到声乐教学当中,更好地开展声乐教学。首先,积极参与培训,提升表演示范能力。作为审美教育的引领者,声乐教师在教学中肩负着向学生传授音乐的审美价值,引导学生领悟真谛、陶冶情操的重任,只有积极参与培训,及时更新自己的音乐审美储备,才能在表演示范中以正确的审美体验感染学生。(下转第161页)(上接第116页)其次,转变教学模式,创建宽松氛围。比如,在选择声乐曲目时,教师需要根据曲目的具体特征及要求,在发声与旋律方面做好体验美好的过程,为学生从中发现美提供一个宽松的氛围,增强学生对声乐美的感受,同时给予学生足够的自我发挥的空间,让学生对歌曲加入自己的理解,积极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从而开展审美教育。

(三)通过音乐作品进行审美教学,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

霍姆林斯基说:“美是一种心灵体操,它使我们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和信念端正。”在声乐教学中,要想帮助学生树立审美思想和审美意识,必须把声乐教学当作一门美育进行教学,通过具体的声乐作品,让学生感受到其中的魅力所在。首先,深入体会声乐作品的歌词美。声乐作品的歌词是其基本的构成,不仅是歌唱的出发点,更是声乐作品情感美的所在。所以,在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歌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就要求学生必须深入细致地分析歌词,必要时还要对歌词进行朗诵,深入理解作者倾入其中的情感色彩。以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为例,作者在歌词中加入了很多排比句和叠句,教师在教学时可以让学生用深沉、委婉的语气进行朗诵,深刻体会歌词所展现的大好河山的美丽画面,如此学生便能对歌曲产生更加深刻的审美体验。进一步深化主题。其次,从旋律上把握情感美。节奏、速度、曲式、调式调性等都是旋律的主要构成要素,这些要素为声乐作品插上了翅膀,使得情感表达更为生动形象。教学时可以一些独具特色的民歌为例,展开深入分析,让学生体会其中独特的曲调、紧凑的节奏和极富韵味的旋律,有了这一过程,学生就能准确把握歌曲的基本情调,从而在歌唱时展现美的情感。再次,抓住作品的意境。理解了歌词和旋律,再抓住作品的意境,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歌曲中,展开美的想象,演绎的歌曲才能沁人心脾。所以,在教学一首具体的声乐作品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将自己代入其中,对作品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有了美的想象,从内心涌出来的真挚感情就是最好的情感美,此时的歌声最能打动听众。有了这三个层面的积累,学生便能逐渐树立审美意识,并在以后的学习中受益良多。

四、结束语

审美教育是当代声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开展审美教育,能促进我国优秀音乐人才的发展。要想培养全面型的音乐人才,必须让学生懂得感受音乐美,懂得鉴赏和欣赏音乐。在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不仅提高教学有有效性,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因此,应该鼓励全国各艺术高校重视和普及审美教育。

参考文献:

[1]郭曉艳.高校声乐教学中审美教育的渗透[J].黄河之声,2017,(05):47

[2]范文霞,刘国平.关于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好家长,2017,(20):254

[3]胡维.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渗透[J].大众文艺,2016,(15):214

[4]杜雪瑶.高校声乐教学中的审美教育研究[J].黄河之声,2016,(05):35

[5]岳彩晨.浅析在高校声乐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的方法[J].亚太教育,2016,(13):116

猜你喜欢

审美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浅谈羌族舞蹈“莎朗”的风格特征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构饰课教学提要(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