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融合途径

2018-07-30陆泽桥

关键词:初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

陆泽桥

【摘要】《道德与法治》课程是初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学内容,在此课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认知自我并认知社会,从生活领域到诸多社会发展细节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为了进一步加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质量,本文引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教育,以便为《道德与法治》课程的教学模式革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教育 道德与法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06-0144-01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向

(一)引导学生认知个人价值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引导学生客观认知自我价值的过程,学生是否具备了自尊自爱的主体意识,是否具备了自我完善的潜在动力,是否具备了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都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重要方向。初中学生的个人价值观念尚未形成,在学习和生活中容易出现个人价值导向理解偏差的问题。道德与法治课程的重要作用在于引导学生摒弃思想误区,客观认知自身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从而自信而快乐的生活与学习,身心健康的成长。

(二)辅助学生审视社会价值

个人价值的体现是社会价值的补充,而初中生在重新认知自我价值后,应当针对集体利益和社会价值予以完善。虽然初中生并未成年,在诸多事件中较难辩证是非,但是也正源于此应当更加强调社会价值的体现。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教学的必要性

通过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方向能够明确,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主观认同感,是最为重要的教学方向。但是如果在教学过程中脱离了实践路径,这样的教学目标也很难达成。个人价值需要通过教师引导,而社会价值更加需要通过实践验证。此时教师能够提供的学习资源和实践内容较为薄弱,而学生理解起来也会存在模糊印象。因此,引导学生树立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必须注入强有力的价值引导方式,而其中最为重要的便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社會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引导初中生从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中重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内涵,并从社会道德和法治建设角度引导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是初中认知自我与认知社会,并形成积极正面思考的重要方式。初中生在懵懂的且青春期存在对一切事物的好奇心,更加容易出现极端的思想误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引导学生思维模式和决策方式的重要价值引导,可以规避一系列思想弊端,进而培育学生的世界观与价值观,以及应对一切事物发展规律的积极思考方式,树立对我国社会道德和法治的正确理解。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教学中的三重融合路径

(一)情景创设重塑个人道德价值观认知

情景创设是引导学生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学模式,在道德与法治的课堂教学中,思想政治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教材中发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同时也要让学生感悟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内涵。在此过程中,如果缺乏一定的时代背景,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也会有所弱化。因此,需要采取情景创设的模式,引导学生从日常学习中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方式,从个人道德层面重新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实作用。首先,教师需要选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要的呈现内容,结合学生的生活规律,将日常生活中学生能够遇到的诸多细节引入课堂教学中。其次,教师需要设计微课或多媒体教学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学习素材(视频或图文信息)通过教学软件呈现出来,进而引导学生进入教师所设计的情景中感受个人道德的社会表现。最后,通过学生的理解效果和课堂表现情况评价教学质量,从而规避教学信息适应度不足的问题。

(二)积极探讨构建社会法治价值观体系

积极探讨构建社会法治价值观体系是通过教学实践内容引导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以七年级上册第五课道德与法治的教学内容“交友的智慧”为例,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与生活同样也是一个微型的社会体系,学生在对同学的帮助,或是对教师的尊重中能够感受到来自社会价值的个人力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由学生共同完成社会体系的构建,分别扮演其中的社会角色,诸如医生、警察、教师、工人、司机等角色。然后引导学生在模拟情景中练习交友方式,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理念引入其中。此时,学生在不同社会角色的扮演中能够从角色角度思考自身的价值,并从法治的角度认知职业对于社会进步与稳定的作用,当学生以社会价值重新定义自身的价值体现时,则更加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效果。同时学生在角色假定的新角色中体验到了何种交友行为更加容易被人接受,从而提升自身对于社会价值的理解能力,从对比与讨论的环节中发现自身的不足并逐步完善。

(三)丰富活动拓展实践教学引导力模式

实践活动是学生形成主观意识与思维方式的有效教学手段,但是仅凭课堂情景再现或者模拟真实社会环境的教学模式,始终无法从学生的真实表现中达到教学评价的最佳效果。那么从丰富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拓展实践教学引导力,才能真正吸引学生的参与感,并从中总结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质内涵。为此,初中思政教师可以根据《道德与法治》课程的课时安排,适当引入社会实践教学活动,从而丰富学生的实践学习资源,进而引导学生认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现实社会的真实作用。以法律保障生活的课堂教学为例,将社会实践内容引入课堂教学中,将部分法律知识传授学生。然后在学生掌握了理论知识后,带领学生到社会实践中,由学生自主观察和总结社会活动中所存在的不道德与非法治现象,从反面实践案例对比理论知识体系,加强实践教学的引导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课程中,需要酌情考量学生的接受效果与社会价值的认知能力。在教学中应对发挥出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情景创设的方法,重塑学生的个人道德价值观认知。同时采取积极探讨的课堂教学组织,辅助学生构建社会法治价值观体系。最后通过丰富的实践教学活动,拓展社会实践内容验证和加强教学质量的评估效果,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奠定坚实的实践基础。

参考文献:

[1]单君.充分利用教材资源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为例[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7(08):95-97.

[2]韦乂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模式探析[J].教育观察(下半月),2017,6(04):136-137.

猜你喜欢

初中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与法治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