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18-07-30肖亚鑫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6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肖亚鑫

[摘 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价值观的多元化冲撞使得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任务异常艰巨,各种不良社会思潮对于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形成了错误的人生观、价值观,这对于社会和谐稳定、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带来了很大的不利影响。在这种背景下,需要民族学校进一步地去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工作理念、方法,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能够进一步提升。本文对于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意义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讨,结合目前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具体对策的探讨,以期能够开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局面,正确地引导少数民族大学生意识形态,让其具有良好思想道德素质。

[关键词]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8-2549(2018) 06-0070-03

民族学校是我国主要以少数民族为招生对象的学校,民族学校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语言等方面,都是根据少数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进行一定的调整。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對于普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来说,既有共同点也有不同点,这就意味着照搬普通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并不利于民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水平以及效果的提升。在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日趋频繁,西方资本主义思潮给广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这种冲击使得我国大学生思想呈现出来了多元化的发展特点,同时为数不少的大学生在一些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下,其世界观、人生观发生了异化,这对于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对于普通学校来说,任务更艰巨,也存在很多的新问题,如何根据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需要,与时俱进地采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模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以及实效性,这是民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现状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思想政治方面,呈现出来了很多众多不同的特点,对于这些特点进行一个全面而深入的把握,可以更好地明确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重点以及方向。

(一)思想单纯,缺少思辨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比较单纯,缺少良好的理性思辨,且民族教育比较突出,其对于本民族文化有着比较强烈的认同感,加上其长期生活在本民族的聚集区,生活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具有典型民族特色,这导致其思想比较单一,缺少对于不同思想的、不同文化的一个必要理性思辨。当少数民族大学生进入大学之后,面临众多不同文化的冲击,因为理性思辨的缺失,要么就是固守本民族的民族文化,产生狭隘的、封闭的民族观念,要么就是不加甄别的接受一些不良思潮,例如产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等。

(二)地域差异,文化不一

我国少数民族数量较多,不同的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等方面都存在较大的不同,地域之间差异性导致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素质方面呈现出了参差不齐的现状。与汉民族地区相比,少数民族的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整体比较滞后,这种滞后具体表现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文化素质方面偏低,加上不同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素质的不一致,这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度更大。调查发现,很多少数民族大学生因为文化素质比较低,其在学习上压力比较大,因此导致了其学习积极性受到严重的负面影响,而这种学习积极性的下降不可避免地会反映到其思想政治层面。这意味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充分意识到不同大学生因为地域差异所导致的文化素质参差不齐这一客观现实,注意思想政治的差异化开展。

(三)宗教色彩,思想多元

民族学校大学生属于不同的民族,而不同民族往往具有本民族独特的文化以及宗教信仰,民族文化以及宗教信仰本身是人的思想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对于价值观、人生观也具有很大的影响,我国少数民族大部分都有不同于汉族的文化以及宗教,这导致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价值取向层面的多元化。举例而言,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信仰伊斯兰教,信仰这一宗教的少数民族其在民族文化、思维方式等方面就会呈现出来不同于汉文化的特点,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也有这种差异性。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价值取向方面的多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强烈的宗教色彩以及民族特点要求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不同于传统的模式。

二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意义重大,本文这里分别从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共同繁荣等三个维度进行深入的探讨,从而更好地去理解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性。

(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民族学校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对于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帮助其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以及价值观,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觉抵御三股势力的渗透具有重要意义。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人口约有的1亿左右,每一个民族都是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56个民族的和平共处是我国民族政策基线。我国很多少数民族都处于边境地区,这些民族直面外来势力的各种渗透、颠覆,社会安全形势非常严峻,这些年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成了各种暴恐活动的重灾区,屡屡发生的暴恐活动严重威胁到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少数民族地区之所以成为国外反动势力的突破口,很大原因就是由于少数民族人口中有极少数人知识文化水平偏低,思想政治觉悟不高,给境外敌对势力以可乘之机,这导致极少数人被境外势力策反,成了社会不稳定的因素。

(二)民族团结的需要

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进各民族的团结,我国不同民族之间在文化、宗教、风俗等方面具有客观差异性,这种差异性往往会成为冲突的重要诱因,事实上随着目前经济转型、社会转轨的不断推进,各民族之间的冲突越来越多。在这种背景之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是不断彰显,目前绝大部分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越来越多,高校成了不同民族之间的沟通交流的一个平台,这个平台上不同民族的大学生在文化、宗教、礼仪、饮食等方面进行不断的沟通交流,可以很好地增进了解。而通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则能够将不同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情况进行有效的统一,各个民族团结的重要基础在于思想政治方面认知的一致性,民族团结本身就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一工作的有效开展,可以有效地增强其民族自豪感、自信心,激发其热爱中华民族这一大家庭的情感,这样就能有利于民族的团结。

(三)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需要

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客观上要求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各民族共同繁荣是我国基本的民族政策之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中国梦之下,我国各个民族的共同繁荣是当前以及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主题。少数民族大学生是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流砥柱,通过全面地提升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可以将其打造为更加合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目前我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普遍落后,在人才资源成为地区经济发展最重要的要素的知识经济时代,高素质大学生将会给地区经济发展带来更大的贡献。通过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可以让这些大学生能够主动投入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建设中去,推动民族地区的繁荣发展,并最终形成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局面。

三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问题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还很多,本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以明确未来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具体策略。

(一)思想政治教育课堂不够高效

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平台,从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情况来看,显然是没有利用好思想政治教育课堂这一平台,思想政治教育课堂并不高效,从而导致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不够理想。目前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模式不够创新,没有充分结合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状况来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结果影响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效果。从目前民族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教学模式来看,基本上就是说教模式为主,实践证明,说教式教学模式效果不是很理想,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以及相关理论本身比较抽象,这种教学模式很容易导致少数民族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对于教学内容的认同不够。从教学内容来看,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与少数民族大学生、与现代化建设等内容联系严重不够,从而导致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教学内容没有切身体会,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

(二)没有重视网络平台的教育功能

目前网络已经成了各种思潮激烈冲撞的前沿阵地,各种不良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悖的思潮在网络上泛滥,严重的危害到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状况,目前网络成为少数民族大学生获取各种知识的重要渠道,因此,少数民族大学生在网络平台上更容易遭受不良社会思想的影响。当前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对于网络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的重要作用还没有一个很好地认识,没有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抢占网络这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的高地,具体来说就是学校本身没有通过网络教育、观看网络短片等网络教育模式来进行大学生的工作,没有引导大学生面对良莠不齐各种网络信息进行思辨性的筛选,从而导致了大学生容易在网络上收到各种不良思想的影响。

(三)家庭德育缺位

家庭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只有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够更好地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目前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方面,没有能够做得好较好的发挥家庭德育功能,学校与大学生家庭之间缺少密切的联系,大学生家长没有参与到孩子德育工作去。對于大学生家长来说,有部分人片面地认为学校就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自己对于孩子的成长不用太多关心,或者就是认为大学生只要学好知识、本领就行了,根本就不关心大学生的思想心理情况。而调查发现,家庭德育缺位的孩子,思想品德层面就比家庭德育良好家庭孩子差很多,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来了家庭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四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策略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需要与时俱进的创新,多多考虑大学生思想状况,灵活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方法,重点从课堂教育、网络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努力,从而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

(一)构建高效思想政治教育课堂

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学需要坚决摒弃目前说教式为主教育教学模式,引入案例教学、讨论教学、实践教学为主的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模式,采用案例讨论、实践教学等模式,可以做到寓教于乐,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被大大激发出来,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大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平等沟通,这样更有助于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教学内容需要做到紧密结合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思想政治教育课不能够脱离实际,必须要做到与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际紧密结合,这样才能够确保思想政治教育服从以及服务于现代化建设(改为社会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需要做到与时俱进,凡是与当前我国国情和社会转型的内容都需要进行调整,这样才能够让少数民族大学生有一个深刻的认同,即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进步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样才能够发自内心地去学习思想政治内容,形成正确思想政治理念。

(二)抢占网络教育阵地

目前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网络是一个明显的短板以及薄弱环节,很多不良思潮以及反动势力都是通过网络来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进行影响。因此民族学校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必须要建立起来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阵地,在短兵相接中迎战各种不良思想的冲击,从而抢占思想政治教育高地,让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能够在思想政治教育网站中受到更好的思想教育。我国需要尽快建立起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国家以及各个省市都要结合自身的情况建立类似的网站,从教育网站内容来看,关键就是要及时更新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内容,同时要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理念的与时俱进,网站主体的鲜明、创新网站形式,提升网站的知名度以及吸引力。国家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网站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网站的人员配置,针对少数民族状况,开设专门的思想政治教育课题,从而全面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网站的重要作用,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观念。

(三)发挥家庭德育功能

家庭教育是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改善的重要渠道,家庭教育要及时跟进,确保能够更好地满足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成长的需要,保证在其心理成长的关键阶段,都能够得到家长的指导,从而确保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形成正确的三观。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成长要求提升家庭教育的手段,家庭教育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一环,需要家庭教育手段做到人性化。家庭教育手段方面,需要改变说教式的教育,引入更具有实效的教育手段,举例而言,举例法、榜样法、暗示法等等,对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实施春风化雨式的教育,让少数民族大学生能够感受到家庭的关怀,从而确保其心理健康。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改善需要学校以及家庭之间进行不断的沟通,密切关注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变化,构建一个立体化以及全方位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结合,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状况的不断改善。

总之,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的共同发展构筑了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文明史,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大多数长期生活在民族聚居区,其在语言、宗教等方面都有着本民族的突出特點,在各种不良价值观的影响下,思想状况方面难免会出现很大的冲击以及波动。在目前各种社会思潮对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产生不利冲击,国外敌对势力在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渗透不断加强的背景之下,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状况的问题不断凸显,这要求我国在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通过培养政治坚定、热爱祖国,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输送更多的思想政治良好的建设人才。民族学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任重而道远,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还需要学校、家庭以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互之间加强合作,从而实现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水平更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

[1]陈宇菲,刘堂灯.民族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适应性探究——以大连民族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7(4).

[2]刘莎莎.新媒体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以微信为例[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7(12).

[3]陈颜,张志坚,陈金龙.民族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模式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10).

[4]张锐.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路径探析[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

[5]韦国善.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0(8).

[6]刘冬.当代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路径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3.

[7]洪雁.民族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8]徐建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 人民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现代大学制度下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学生工作的创新方向
关于少数民族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调查研究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做好内地高校新疆籍少数民族学生宗教工作的几点思考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少数民族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