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聚焦核心素养,让学生徜徉在音乐情境之中

2018-07-28陈奕萍

教师·中 2018年5期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

摘 要: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下,素养问题登上了课程改革的舞台。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活动的时候,不能再像传统教学那样,唯知识至上,将知识灌输作为教学的单一手段,而要在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下,将学生的素养培养提到教学日程上来,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获得素养的发展。在文章中,作者主要立足小学音乐教学活动,谈一谈如何在情境编创中激发学生的创意性思维。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音乐情境;创意性思维;情境编创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1-22

作者简介:陈奕萍(1982—),女,福建厦门人,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音乐教育。

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教师不应借助传统的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而应采取多样的方法,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多方面地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使其在音乐学习中获得多元的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学的核心素养

对于音乐核心素养究竟是什么,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众多的研究探讨中,美国著名的当代音乐教育哲学家戴维·埃利奥特对此给出了自己明确的见解。他指出,音乐素养可以与音乐理解等同来看,其中音乐素养包含着多维度的理解,而音乐理解则需要在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使学生处于一种与音乐内容有关的情境之中。在生动直观的情境中,学生可以自主地感知音乐内容、感知音乐节奏,在对乐曲的欣赏下产生自主创作的欲望。

既然学生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以一定的语音情境为载体的,那么,在组织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真正地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培养作为中心,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交流中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其在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中,发散思维,培养创意思维能力。

二、小学音乐情境编创中学生创意性思维的培养

1.音乐情境概述

众所周知,音乐是一种艺术的载体。它不是单独存在的,而是蕴含着多种美的元素,诸如旋律、歌词、调式等,这些元素在相互融合下,可以给予听众美的享受。与此同时,音乐中所描绘的情境对于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小学生来说,是难以有深刻理解的,对此,若学生无法感知乐曲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意境,乐曲欣赏、体会音乐形象等无从谈起。而情境的引入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情境可以将乐曲中所描绘的画面、意境等生动、直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此,一方面可以降低乐曲的理解难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对乐曲的感知能力、鉴赏能力。但是,我们在运用情境的时候还需要注意一点,情境的引入除了对学生音乐的基本能力有积极的作用,还对学生的逻辑思维、创意性思维、抽象思维等能力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作用。由此,在组织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情境编创的方式,积极地为学生呈现多样化的情境,如故事情境,借助生动直观的故事来向学生展现故事场景,使其感知到本乐曲中所蕴含的故事,以及其发展始末;借助问題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其能在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作用的前提下,自主地根据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来正确地理解音乐。久而久之,学生可以在这一情境过程中产生对乐章二次加工的积极性,在加工过程中提高创意性思维能力和乐曲的感知能力。

2.小学音乐情境编创中学生创意性思维的培养方法

(1)编创游戏情境,激发学生创意性思维。在传统的小学音乐教学活动开展中,不少教师在传统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仍将领唱作为教学的主要方式,学生在教师一字一句的领唱中既无法感知到其中所蕴含的丰富情境,也无法实现思维的发展,甚至会对音乐学习丧失兴趣。针对这一情况,我常常会根据所要讲授的内容借助游戏情境的方式来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其在高昂的情绪作用下实现思维的发散。我在组织《摇船调》这一内容教学的时候,通过对学生的观察,发现大部分学生都有划船的经历,所以在组织教学活动的时候,我会以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为基础,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内容结合在一起,借助游戏的方式来呈现教学内容。比如,在课堂教学之初,我首先组织学生将课桌放置到一旁,然后引导学生在课堂中间的空地上摆上自己的凳子,最后让每位学生都坐在自己的凳子上做出划船的动作。在学生做出动作的同时,我会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摇船调》这首曲调,学生在进入划船情境之后,在教师的点拨下,对乐章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在该乐章内容讲解结束之后,我会再次为学生创设该游戏情境,使学生在直观的情境中结合自己的感知,对已有的这一乐曲进行二次加工,在加工的过程中提高创意思维能力。

(2)编创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意性思维。学习其实就是学生不断思索的过程,如教师照本宣科,学生的思维容易被禁锢,一旦脱离教师的存在,学生有可能会出现无所适从的情况。正如上文所提及的,小学音乐核心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创意性思维有着明确的要求。这就需要我们在组织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借助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的形式,将所要讲授的内容借助问题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借此,一方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另一方面,使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产生自主探究的欲望,在探究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我在组织《火车来了》这一乐章教学活动的时候,由于这篇乐章是以一年级小学生为主的,立足一年级学生爱玩、爱闹的特点,我将问题以情境的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

师: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听到过很多朗朗上口的儿歌,你们想不想听一听这些儿歌呢?

生:想。

师:好,那就让我们在本节课一起踏上追求音乐的旅途吧。在旅途行进中,我们肯定需要搭载一定的交通工具,你们静下心来听一听这是什么交通工具发出的声音。(多媒体播放教学课件)

生1:我知道,是火车的声音,嗡隆隆、嗡隆隆……

生2:火车的声音应该是哐当当、哐当当……

师:好棒啊,我猜肯定有不少学生坐过火车,那么你们知道坐火车首先需要做什么事情吗?

生3:当然是先买票了。

师:我今天就给大家带来了不少的车票(向学生展示手工制作的车票),下面请大家跟着多媒体所播放的声音进行模仿,并选择相应的节奏车票。(学生在模仿和直观的车票展示下会自主地进行三声部的练习)

师:大家模仿得都很好。我们的火车即将开动了,请大家不要随意走动了。(播放本章乐曲)

师:大家请坐在自己的座位上,静静地听一听这首乐曲,自主地感受一下这首乐曲的节奏、情绪等是怎样的。

生:节奏很欢快,听后觉得自己的情绪都被调动起来了。

师:下面大家请翻开自己的教材,结合着我们正在聆听的乐曲来看一看这一乐谱中有哪些部分是相同的或者相似的……

如此,将问题蕴含在直观的情境之中,学生不仅可以产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在教师的情境引导下,还会自主地调动已有的知识结构解决相应的问题。正是由于学生认知结构、知识经验等方面存在不同,其给出的答案五花八门,在讨论中,其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为创意性思维的培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除了以上所提及的两种编创情境的方式,我在组织小学音乐教学活动的时候,还常常使用角色扮演情境、故事情境等。借助角色扮演情境,可以很好地引导学生将自己的感知与乐章意境相结合,在角色表演中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蕴藏其中,其所思所想正是思维作用的结果;借助故事情境,可以将抽象的乐章内容有趣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转变自身固有的思维,能设身处地地站在作者的角度进行思考,为其思维能力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章 莉.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J].新课程(上旬刊),2017(6):139,141.

[2]胡素芬.创设教学情境,激活音乐课堂——小学音乐情境教学策略探析[J].新课程(小学版),2014(10):29,31.

猜你喜欢

小学音乐教学核心素养
重视儿童心理特点,完善小学音乐教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