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课堂中教师的创新意识

2018-07-28王莹

教师·中 2018年5期
关键词:情景教学小组合作创新

王莹

摘 要: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尽快完成教师的角色转换,从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变成课堂活动中的“引导者”。如何点燃学生心中的火把,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使英语教学更加贴近生活,这需要英语教师有新的创新意识,在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中不断创新。

关键词:创新;情景教学;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17

作者简介:王 莹(1983—),女,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枫树山鸿铭小学英语组长,小学高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英语教学创新意识培养与小组建设。

科技不断发展,社会不断发生着变化,现代化的突出特点就是创新。创新也是我们新课程改革的主旋律。英语教师要善于利用激励的语言、赞赏的表情及时肯定与表扬学生,以激发他们的各种创造动机,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

那么,作为课堂活动的引导者,教师应该具备崭新的教育观念、高超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还应该有一定的创新精神和激情,不墨守成规,将课堂教学真正变为创新实践的基地,不为教而教,不为教材、教案所牵制,敢于舍同求异,打破固有思想方式,将学生思维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我想我们可以从以下五点来着手。

一、在教学目标中创新

课前预设课堂教学目标是英语教师的责任,是一堂成功课例的开始。然而,从实际的课堂教学来看,我们现在的很多英语教师在描述教学目标的时候还是沿袭着“以教师为中心”的说话习惯,“让学生……”“使学生……”等语句频频出现。我认为现今教师必须以学生学情为本,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的主动、全面发展放在首要地位,促使学生自主地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并从中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以明确学生“学情”为首位,将学习目标进行大胆创新。例如,在教授三年级有关颜色的模块中,教师要求学生会唱歌曲Rainbow,原来的教学目标应该是巩固颜色的单词,但是在教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的基本学情非常好,对颜色的单词掌握得很好,于是我立即对歌曲进行改编,并让学生自己将学过的单词对歌曲歌词进行替换和创作,一节课下来,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很浓厚,也激发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二 、在想象中创新

想象力是人类不可或缺的一种重要思维,要培养思维的创新能力,首先要培养想象力。因此,在课堂活动中,就要求教师善于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创造性因素,通过设疑创设情境,给予每位学生参与的机会,让学生积极运用所学的知识,大胆进行发散创造。例如,在学习一些季节单词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一些季节变化的图片拍下来,让学生猜一猜,这样,学生就会很有兴致地发挥想象,细心观察生活,在乐中学。在教“Is there...?”这个句型时,教师可以拿出一个书包,先问:“Whats in the bag? Is there an apple in the bag?”再让学生发挥想象,猜猜书包里的物品,猜中的学生可得到那样物品,这样,学生的积极性立即被调动了起来。教师还可以利用图画提示语来进行创造性发散思维的训练。

例如,教师要求学生快速地用英语说出教室里所有的人的特点以及他们之间的联系等,并要求学生尽可能多而快地提供语言信息,这样,学生始终处在高度紧张而又异常活跃的状态。在教授对话环节时,教师还可用故事续尾法,让学生对课文结尾进行修改,比一比谁想的结果最有创意,并颁发最有创意大奖。学生的想象力是丰富的、是潜力无限的,教师需要积极培养他们善于思考、积极探索的精神,坚持独立见解,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在语言情景教学中创新

从母语学习的规律看,一个人的语言力,尤其是儿童的语言能力的发展是从模仿开始的。学生在模仿课文语言时,能获得发现的乐趣,能获得成功的喜悦,这就是学生心目中的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因此,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语言实践的情景,抓住课文中的重点句型,精心设计练习,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及时把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例如,在练习“Wheres my key?”这个句型时,我走进教室打完招呼后,忽然很着急地问:“Oh,Wheres my key? Who can see my key? Can you help me? I cant find my key. Can you find it for me?”這时,学生很好奇,都帮我找钥匙。有的学生模仿我的口气问:“Wheres Miss Wangs key?”这样,学生很自然地学会了这个句子。在教完Shop这篇课文后,我把全班分为八个小组,每小组一个主题,围绕supermarket,fruit shop,clothes shop,book shop等编一段对话,全班学生在一阵阵笑声中把买东西的各种句型熟练掌握。同时,教师可充分利用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进行创新,如用“Thank you”代替“哪里,哪里”回答别人对你的称赞;打电话首先说“This is ...”而不是“Who are you?”;等等。

四、在小组合作中创新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都相当激烈,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都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只有学会合作才能从他人的智慧中获得启迪,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潜能。教师在英语课堂中要积极创设机会让学生进行情感体验和思维交流,并在教学中采取小组合作的方法,让学生在合作中动脑、动手、动口,从而让学生达到同学间彼此沟通、取长补短的目的。如在操练“This is...,Whos ...?”句型时,我们可以让学生画一幅同学的画像,把最有特点的地方画下来,先不让其他同学看,组内成员可以通过互问互答等方式,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想法。在练习“I can see...”句型时,教师可以通过开展“记忆力大比拼”等小游戏,让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听取别人的意见,以及表达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进行集体讨论,集思广益,让学生意识到集体的智慧远远超过个人的聪明,使枯燥的内容学起来饶有兴致。这种讨论式教学有利于学生拓展思维,提高其创新能力。

五、在对学生的积极评价中创新

在教学中,学生常常会产生一些奇怪的想法和念头,教师如果在这个时候一律采取呵斥、严厉的批评或指责,学生的某些很好的想法会受到抑制,其创新意识无法发展。因此,在平时的教学评价中,英语教师尤其要注意客观、公正、诚恳、热情地对待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操练单词“in、on、under、near ”的时候,我所教学的五(1)班有个平时很调皮的男生忽然建议:“老师,我们干脆自己设计几个武术动作好吗?”话音未落,却遭到另外几个学生的嘲笑:“干吗?你根本不懂英语的,这下胡说什么武术?又不是体育课?” 我当时觉得这个点子其实很好,而且知道这个学生练过武术,于是说:“Good idea! Have a try!” 他得到了鼓励,很快上台,表演了一个动作:右手成拳,左手成掌,把拳头朝掌心里一放,说了一声“in”, 马上其他学生也兴致勃勃地设计出 “on、under 、near”的动作,评选出哪个是最好的,最后,我们把四个动作编在一起,取名“介词拳”。

所有学生都在他们喜欢的且自己发明的操练方法中得到了锻炼。之前出点子的男生被评为“金点子选手”。从这个简单的事例可以看出,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评价,注重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教师若注意观察,也可以受学生的启发,不断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

总之,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法本身就是在不断探索中积累总结,所以我们新时代的英语教师应该在教学中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找准学生创新、求新的支点,挖掘出学生创造的潜能,形成“课伊始,趣已生;课正行,趣正浓;课已毕,趣犹存”的英语特色。“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学生们蕴藏着无限的创造才能,让我们每个教师点燃学生心中智慧的火花,让创造的快乐伴随着学生的学习,让创造的种子在学生们的心中生根、发芽。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

[2]左焕琪.英语课堂教学的新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情景教学小组合作创新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