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三维联动:优化理论下的地方高校师范生移动学习模式研究

2018-07-28詹森杰,俞金昌,王角凤,黄斌

教师·中 2018年5期
关键词:移动学习

詹森杰,俞金昌,王角凤,黄斌

摘 要:随着信息时代移动学习的普及和教师队伍建设的加强,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需要的师范生已成为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重点关注的问题。文章结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中所提出的三个重要方面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并给出了对应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三维联动;优化理论;高校师范生;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识码:A 收稿日期:2018-02-16

基金项目:2017年衢州學院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三维联动:优化理论下的地方高校师范生移动学习模式实证研究”(18)研究成果,指导老师:黄斌。

作者简介:詹森杰(1997—),男,浙江绍兴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数学教学。

《纲要》明确指出:新时期课程建设应该围绕着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与情感三个方面综合设计。地方高校进行教师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必须以《纲要》为导向,从培养师范生专业素质出发,突出培养师范生的自我学习能力,这就从教学模式、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对师范生进行有效学习提出了新的要求。

当今社会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由于高速移动网络的广泛覆盖,以及个人移动智能终端的迅速普及,网络学习成为课堂教学之外的另一类有效学习途径,并获得了广大师生的共同认可。传统教学延续的是学科体系,依赖的是课堂的讲授,对学习时间、地点的要求较高;同时,学习的内容秉承教学计划,强调学习的连续性和完整性。随着现代社会节奏的加快,在各类新事物、新思维的冲击下,师范生的学习诉求正悄悄发生变化。师范生对知识的针对性的要求在不断提高,对学习的目的性进一步加强,他们学习的机动性更加灵活,这些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挑战。移动学习的诞生,其自身具有的开放性、多样性、灵活性使其显示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并很快获得了师生的青睐。然而,面对繁多的网络学习资源,师生都面临困惑,如何有效获得相关学习内容、如何有效进行学习、如何有效获得相关评价等都是他们必须面对的问题,很多师生对此都呈现出手足无措、困惑迷茫的状态。因此,我们围绕着当下流行的移动学习模式,如慕课、精品课程、微课等的优化问题进行探讨,以期提升学习效率。

一、地方应用型高校师范生移动学习的三维联动优化

三维联动紧扣师范生自身的专业特点,围绕着《纲要》的指导要求,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价值与情感三个方面联动优化。其主要思想是:

(1)知识与技能主线优化。从教师的课堂教学模式和课程设计出发,以创新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以开阔师范生的视野、提升师范生的教学技能为根本出发点;以培养师范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毅力为主要目标。

(2)过程与方法主线优化。重在以培养师范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课堂把控能力为目标;以就业岗位需求为主线,以行业规范和行业规定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将师范生从一味地接收课堂灌输教学中解放出来,让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和总结经验,在实践中归纳方法,真正实现学有所用、学以致用。

(3)价值与情感主线优化。师范生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学习的知识是抽象和烦琐的,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成就感是教师进行相关教学活动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学生们应学有价值,在学习过程中能够认清自身的社会定位,能和教师、同学互相信任和依赖,在和谐的学习氛围中提升自己的知识。

二、三维联动下的移动学习与师范生内在能力与修养的培养

在实际的移动学习的优化过程中,每一个维度下的培养师范生的目的是不同的。

(1)在知识与技能的环节中,移动学习主要以培养师范生的学习毅力和自我学习的动力为核心,让他们能够借助相关的设备实现自我寻找有效学习资源,并进行学习归类,逐步摆脱对教师的过分依赖,能够实现自我学习、主动学习。

(2)在过程与方法的环节中,移动学习主要以培养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师范生应该明白,未来他们将会成为课堂的设计者、引导者,需要面对各类学生,处理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形;同时,在继承和发扬传统教学的优势的前提下,师范生应该发扬创新精神,不断创新是教师实现自我提升的内在动力。教学方法、教学工具、教学理念都是师范生培养创新精神的源泉和沃土。

(3)在价值与情感的环节中,移动学习主要以培养师范生的社会认可度和使师范生实现自身价值为核心。作为地方应用型高校,如何培养本地区需要的合格人才是办学的主要目标。即将走入教师岗位的师范生,他们必须在跨入教育行业之前得到社会的认可,无论从师德、师品还是专业储备方面,都应该经得起社会的考验。因此,这要求师范生在移动学习过程中,开阔自身的视野,了解行业规范,按照社会行业规范和自身特点,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价值的存在取决于社会的认可,当师范生得到认可,走入课堂,也就初步实现了自身的价值。价值的高低在于认可的程度,这需要师范生在往后的工作中能够不断补充新观点、新思维,虽然已经离开了学校,师范生还是要通过移动学习这个有效途径来实现自我的不断提升。

三、三维联动下的移动学习策略分析

合格师范生的培养与社会环境、学校教师和学生自身三个方面是相互影响和制约的。

(1)政府的引导策略。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和教师待遇的提升,教师招考已经成为很多学生和家长择业的首选。这说明社会的大环境对教师的需求很旺盛,教师行业在未来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各地方政府出台各类相关政策和措施,引导有志从事教师行业的师范生走入学校。随着教师待遇的不断提升,更多的学生也乐意服从政策引导,使得近些年参加教师招考的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竞争也明显激烈。政府部门在进行选择时,应该有所侧重,突出实践能力,使得录取人员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获得成绩。

(2)学校的培养策略。学校除了完善学科体系下的理论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工作,还应该从教学的内容、教学的模式、教学的方法的创新出发,使得学生除了能够接受传统课堂教学讲授,还可以从自身的兴趣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相关课程进行学习;在掌握理论课的相关知识之外,注重教学技能的实践培训环节。社会需要的不是所谓高分低能的人,师范生走入社会后,接受考量的不仅仅是课本的专业知识,更多的是在知识之上的能力的体现,这样他们才会很快融入社会大家庭中,才会在岗位上获得社会的认可和肯定。

(3)师范生的自我学习策略。师范生的自我学习不是以完成相关的课堂学习任务并考核通过为目标的。师范生首先应该明白自身所处的社会阶层,以及未来即将进入的社会领域;其次要明确在该领域内所需要的专业技能和社会经验;最后围绕着社会需求和行业标准进行自我学习。师范生学习的过程应该从被动的灌输式学习向主动学习、智慧型学习发展,学习的时间也不应仅仅局限于课程表中的内容,而应利用现有的移动学习技术,实现随时、随地的学习,通过碎片化学习来提高学习的质量。其中,教师技能培训就需要长时间不定期地进行,在可能的条件下,教师应该多以微课教学、说课、教师技能竞赛等形式开展培训,使得师范生不仅能学会专业知识,还能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入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去,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陈云棠.“三维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思考与探索[J].三江学院学报,2011(1):1-5.

[2]熊德兰.“三维目标导向”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4(5):207-210.

猜你喜欢

移动学习
高职院校普及移动学习的策略研究
试析融合移动学习下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
大学生移动学习模式分析
基于智能手机的高职学生移动学习需求分析研究
智能手机APP支持下的大学英语听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