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双导师制”拔尖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和探索

2018-07-26赵吉傅毅梅娟张春燕马列坚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3期
关键词:双导师制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赵吉傅 毅梅娟 张春燕 马列坚

摘要:本文阐述了当前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现状,探讨了基于校企合作“双导师制”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拔尖人才的培养思路、制度建设和教学实施,并结合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实践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分析,以期对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职拔尖人才培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参考与实际借鉴。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高职教育;拔尖人才培养;校企合作;“双导师制”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3-0261-02

一、高职计算机应用技术教育现状

“十三五”期间国民经济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计算机技术不断向各行各业进行渗透,使得计算机应用技术拔尖人才市场需求巨大。然而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很难达到企业的高标准,导致人才供需双方存在很大的落差。造成高职院校拔尖人才培养困难的主要原因如下:(1)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化逐渐趋向于大众化和普及化;高职教育开始实施注册入学。而且高职学生录取分数相差很大,学习能力也是良莠不济。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实行的课堂教学还是采用统一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过程。最终导致“优等生吃不饱,中等生难提高,学困生受不了”,学生两级分化现象日趋明显,不利于高职院校拔尖人才的培养。(2)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然而目前的高职顶岗实习培养方案中却没有专业教学上的考虑,既没有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更无教学内容,甚至有的学生连实习岗位或工作任务与所学专业都不对口,导致顶岗实习有“学”无“教”,实习功效大打折扣,流于形式。因此,如何让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与IT企业的需求直接对接,加深校企合作,培育具有一定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较强实践技能的计算机拔尖应用型人才成为人才培养改革向纵深发展的迫切任务。

二、高职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1.培养总体思路。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目前条件下必须充分重视计算机应用专业前沿的深入研究,对于优秀学生进行个性化培养,在现实工作中切实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基于校企合作的“双导师制”为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的拔尖人才培养提供了更高的起点。校内、校外两位导师立足于校本教育和企业教育,从更高、更专业的视角为人才培养提供了途径。依托校内导师的科研经历及创新思维,可以促进学生提高专业思想和应用方法。通过企业导师的实践指导,学生能快速融入行业,体验到真实的应用过程,学生不仅能够获得与专业前沿直接对接的平台和方法,也能快速提升技能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拔尖人才选拔制度。目前,对于拔尖人才的界定仍然存在诸多不同的提法,在高职教育拔尖人才的选拔中不应该以学分成绩作为首要因素,需要校内导师在基础课程中进行全面考察,选择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作为拔尖人才培养对象。拔尖学生在顶岗实习阶段被送入合作企业由企业导师进行实践指导,同时在选拔过程中也需要考察学生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以便适应企业高强度的工作和考核。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选择优秀学生进行“双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在后续实习推进中,根据学生的实习发展情况进行动态的调整,校内导师及时跟进心理疏导和学业监督,配合企业导师完成人才培养,直至学生毕业。

3.教学实施。基于“双导师制”的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不仅需要注重通识教育,设置宽口径人才培养课程从而构建完善的知识结构,更应该突出某个领域的深入发展和创新思维方式的培育。目前,我国高校主要是在本科院校范围内着重培养创新人才或拔尖创新人才,其方式主要是依托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某个创新学院或某一特色专业等平台来展开。但这些培养模式对选择出来的优秀学生所采用的教育过程只是比普通教育过程提高了教学标准,依然还是“一刀切”的模式,并没有进行因材施教的基本教学原则,不利于培养拔尖人才。在高职院校,因为学生入学成绩参差不齐,因此不可能大范围选择拔尖人才培养对象。通过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在校内选择部分优秀学生通过校内导师进行指导。校内导师能够全面而深入地了解学生的个性和兴趣特长,因人而异地制订学习计划,指导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定期进行检查、评定。而到了顶岗实习阶段,拔尖人才培养对象进入合作企业,由企业导师对学生进行实习阶段的专项指导,并且配合校内导师对学生的实习工作、项目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共同指导学生完成具有实践意义的毕业论文。这样更加有利于激励学生的学习,每位学生可以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发挥自己最大的潜能。

三、基于校企“双导师制”拔尖人才培养的成效

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自2010年以来引入多位具有博士学位的高层次人才教师。这些博士教师自硕士阶段开始就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学业,因此对于导师制的实施及指导驾轻就熟,作为校内导师非常合适,为实现“双导师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2014年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与中船重工702研究所及其所属公司上海奥蓝托有限公司开展深入合作,实施校企“双导师制”的拔尖人才培养工作。通过对2012级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学生一年的考察,经过学生自愿选择和校内导师选拔,2014年选派5名综合素质比较优秀的学生进入702所进行实习,由校内博士教师及企业高级技术人员共同指导。经过一年的实践教学,基于校企合作的“雙导师制”合作培养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成果。进入702所实习的学生通过企业和校内导师的共同指导,在实践中逐渐提升了自己的能力,圆满完成了企业导师所分配的项目内容。通过双向选择,2名学生被录用为正式员工,其他学生则在南京等地区找到了不错的对口工作。2012级的方熔同学在双导师共同指导下撰写的毕业设计论文获得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一等奖,江苏省优秀毕业设计二等奖,同时获得优秀毕业生的称号。2015年及2016年又选派了若干名优秀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2013级的申建刚同学通过双导师指导完成了江苏省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并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2016年又有多名学生被企业录取为正式员工。目前校企合作“双导师制”培养模式仍然在进行中。

四、结语

在诸多拔尖人才培养模式中,导师制是一种极为重要和不可少的选择。未来,无锡城市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应用专业将针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进一步探索,并尝试将该专业积累的有益教改经验向其他专业进行推广。针对拔尖创新人才进行校企“双导师制”共同培养,共同承担双主体育人,形成高职院校和企业培养、实训、共同育人的长效机制,以促进高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王玮.电子信息类专业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J].中国电力教育,2014,(29):28-30.

[2]冯慧.大学生拔尖创新人才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郑州大学,2015.

[3]张晓燕.高职院校导师制培养精英人才构建模式研究思路设计[J].价值工程,2016,35(26):276-278.

[4]徐晓媛,史代敏.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调研与思考[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1,(04):57,81-84.

[5]邵剑兵,惠建鹏.导师制拔尖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教育现代化,2016,10(28):4-7.

猜你喜欢

双导师制高职教育校企合作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试析落实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双导师制的要素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