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院校保险专业《人寿与健康保险》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2018-07-26吴琼

教育教学论坛 2018年23期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吴琼

摘要:地方院校保险专业《人寿与健康保险》课程的教学改革是培养保险应用型人才、满足地方保险市场用人需求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以唐山师范学院为例,在分析了《人寿与健康保险》课程教学存在问题的基础上,从丰富理论课程教学方法、完善实践教学内容、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等三个方面提出了教学改革的基本路径。

关键词:应用型人才;《人寿与健康保险》;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8)23-0118-03

一、地方院校《人寿与健康保险》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1.地方性普通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然要求。保险作为应用性和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要求保险专业学生能将所学理论知识灵活应用于业务实践中,成为同时拥有扎实的保险理论知识和熟练业务技能的应用型人才。[1]唐山师范学院作为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保险专业生源主要来自于河北省,其中考研学生所占比例相对较少,大多数学生毕业后选择进入河北省保险公司基层分、支公司就业,而保险公司基层分、支公司对营销类人才、培训类人才、核保核赔人才具有较大的需求,所以地方性普通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应以满足地方保险公司展业、承保、理赔需求为导向。《人寿与健康保险》作为保险专业最为重要的基础理论课程之一,其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寿险专业应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意义。

2.保险专业学生在实习中难以满足寿险公司的要求。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保險专业都会安排学生参加专业实习,实习岗位主要为各寿险公司地方分公司的电话营销岗位、银行保险销售岗位等。本文以唐山师范学院2012级、2013级和2014级保险专业共12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发现,85%的学生表示实习中不善于与客户沟通,缺乏一定的保险营销技巧;60%的学生不能够迅速地掌握相关寿险条款,对保险合同的内容不能做到准确解释;72%的学生不了解寿险业务流程;89%的学生不能正确指导客户填写寿险保单、理赔单据等。由此可见,学生在实习中不能够迅速上岗,实务操作能力较弱,难以满足寿险公司的要求。因此,对《人寿与健康保险》教学进行改革,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是满足保险公司用人需求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地方院校保险专业《人寿与健康保险》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单一。《人寿与健康保险》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人寿与健康保险合同、人寿与健康保险的类型及应用、寿险公司的管理、运作及监管以及人寿与健康保险的定价等方面,本课程知识掌握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学生未来能否胜任寿险公司的工作,因此《人寿与健康保险》课程的理论教学非常重要。在理论课程教学中,唐山师范学院《人寿与健康保险》课的教师多数仍采用“填鸭式”教学法,学生被动汲取知识,即使有一些教师在某些章节进行了案例教学,但是案例的问题设置不够精心,很多问题较为笼统,不能激发学生积极深入的思考,案例分析、解读仍以教师为主,学生缺乏独立思考的能力,对人寿与健康保险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和深入,由此导致学生在学校安排的电话营销实习中对保险产品理解不够通透,难以满足寿险公司的需求。

2.实践教学内容不丰富。《人寿与健康保险》实践教学是培养保险应用型人才的重要内容,但目前多数地方性本科院校的《人寿与健康保险》实践教学内容形式化严重,难以达到各校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近年来,在教育部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的倡导下,唐山师范学院一直积极探索应用型和技能型办学方向,加强实践教学力度。目前《人寿与健康保险》课程的实践教学主要包括实训、专业见习和专业实习三种类型,首先实训教学主要在实验室内完成,通过指导学生熟练使用模拟各家寿险公司承保、核保、理赔流程的软件,使学生掌握寿险公司的各项单据填写规范、审核要求和承保、理赔等业务流程,但是由于软件设计不够完善,寿险公司经营的各环节不能全面展现,单证填写答案设置不规范,重复案例设置较多,导致学生练习随意性强,学生收获较小。其次,在专业见习方面,主要由教师带领学生到寿险公司参加为期一周的见习活动,学生主要以熟悉寿险公司环境、了解寿险公司文化及发展历程为主,由于见习时间短,学生“走马观花式”的参观难以有更多的收获。最后,在专业实习方面,学院主要安排学生到寿险公司进行为期36周的社会实践,虽然可以具体的参加到保险公司的运营活动中,但绝大多数岗位为电话营销岗位,学生可以掌握一定的电话营销技巧和与客户沟通的能力,但是寿险公司的其他岗位,如培训岗、核保岗、理赔岗、财务岗、人事岗等,学生很少接触。由此可见,虽然学院安排了不同层次的实践活动,但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来看,并未得到较大的提高。

3.考核方式传统守旧。科学、合理的考试方法是检验学生知识掌握情况、评价教师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但目前多数学校仍然采用传统的“一考定成绩”的方式。唐山师范学院《人寿与健康保险》课程的平时考核仅占20%,期末考核占80%,其中大多数教师把出勤率作为学生平时考核的主要依据,而平时学习表现鲜少顾及;占有权重较大的期末考核则以试卷成绩为给定依据,试卷由教师命题,题型标准化,答案唯一化,极大束缚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传统的考核方式使得学生忽略了学习过程,过于注重考试结果,期末突击复习、考过就忘的现象比较普遍,由此导致学生对人寿与健康保险知识掌握不牢固,保险专业知识灵活运用能力差。

三、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人寿与健康保险》教学改革的措施

1.丰富理论课程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革新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应根据《人寿与健康保险》课程的教学内容,积极改变过去单一的理论传授教学模式,注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堂交流活动,培养学生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和专业技巧。

(1)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指教师通过布置与所讲内容相关的任务,组织学生通过课下查阅资料、市场调查、小组讨论等方法,共同完成任务。[2]在探索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实现还课堂于学生的目的。首先,合理设计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实施的关键是根据教学目标,科学合理设计任务,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的能力,如在讲授寿险险种时,本节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寿险各险种的概念、特征、适宜人群和功能,因此教师在讲授本节内容时,可以根据各险种的特点来设计购买人群的特征,如表1所示。教师可将教学重点融入所设计的任务中,引导学生做好前置学习。其次,组织学生解决任务。在教师提出任务之后,教师应将3—5人分为一个小组,小组不设组长,男、女生和成绩高低学生应交叉分配,要求学生在课前带着这些任务查阅资料,共同交流讨论,明确阐述每种人群选择相应寿险产品的原因,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学生对寿险各险种的特点、功能及应用会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最后,教师对任务进行总结评价。每小组将任务解决方案制作成PPT进行演示,教师对不同小组的任务解决方案进行归类,暂不进行评价,而是进行理论授课,对不同寿险产品的概念、特点及适宜人群进行透彻讲解,先由学生自己评价任务完成的情况,再由教师从任务解决思路、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与学生共同反思任务完成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反思与讨论,一方面可以提高教师教学任务设计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参与任务的积极性。

(2)采用案例教学法进行启发式、讨论式教学。首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例。由于我国人寿与健康保险行业起步晚,相关法律法规不够健全,保险诉讼纠纷较多,这为人寿与健康保險的理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案例来源,因此在教学时应选择实际生活中发生较多的典型诉讼案例。中国保险行业协会从2008年起,每年会将当年度典型纠纷案例收录于《保险诉讼典型案例年度报告》,这为教师教学提供了充足的有价值的案例。其次,人寿与健康保险案例选择要注意时效性。目前随着我国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相关法律法规也在逐渐完善,自1995年《保险法》颁布以来,至今已修订了两次,2015年国务院又颁布了《征求意见稿》,准备再次对相关条款进行修订,因此教师进行案例选择时,所选取案例能够真实反映现行保险法律法规对纠纷的解读。如在讲授人寿与健康保险合同的不可抗辩条款内容选择案例时,应选择2009年10月1日后发生的案例,因为不可抗辩条款是2008年在保险法修订草案中新增加的内容,对投保人、被保险人不实告知,保险人是否可以解除保险合同有了最新的解释,因此教师必须要及时的进行案例的更新。再次,组织学生积极进行案例讨论。在典型案例选定后,教师可将案例融入所授内容之前,在案例引出后,教师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通过精心设置的案例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学习下面的内容,在教师对案例所涉及的相关知识进行透彻的理论讲解后,不急于对案例进行分析,而是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思考时间,允许学生进行讨论、争辩,将所学理论应用到实际案例问题的分析中,这种带着问题去学习、去思考的教学方法,有助于学生加深所学知识的印象。

2.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内容。首先,对于室内实训,教师应及时更新实训内容。由于各家寿险公司保险单证格式千差万别,又不断调整,因此教师在每学期授课前,应进行充分地调查,及时修改实训单证格式,并且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和唯一性。同时,教师应及时更新实训案例,除了各险种的正常投保、承保、理赔等实验案例外,还应增加条件承保业务、纠纷理赔业务、团体保险业务等常见案例,丰富实训内容。在实训中,学生既应根据业务需求认真填写单证,也应从宏观上来掌握各业务流程,了解保险公司各部门的职责。其次,对于室外实践,学校应营造良好的实习环境。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大背景下,京津冀保险市场一体化建设为河北省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保险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因此河北省各高校应进一步拓展保险实习基地建设,组织学生进行分散、轮岗、顶岗实习,不断增加实习岗位,如保险公司的一线营销岗位可以安排学生跟随保险业务员共同完成客户拜访、促成、签单等流程,使学生掌握保险营销技巧,消除惧怕营销心理;在核保岗位,通过顶岗锻炼,使学生了解核保规则的编写过程、客户风险审核的方法等;在理赔岗位,使学生可以掌握寿险核赔要素和理赔环节;等等。通过多岗位的轮转实习,一方面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另一方面也可以使学生明确自己的就业意向,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3.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首先,创新平时成绩考核指标。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人寿与健康保险》课程的考核应突出对学生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能力的考核,因此平时成绩考核指标应能充分反应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教师在进行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教学时,应及时对学生的课堂参与、小组讨论、任务完成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不应仅注重出勤率。其次,进一步完善期末考核方法。闭卷考试作为期末考核的重要方法之一,教师在出题时应注意增大对保险实践应用能力问题的考核,增加案例分析题、论述题的考核分值,而对客观知识的考核应做到少而精。最后,合理分配考核比例,加大对学习过程的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不应仅仅反映在期末闭卷考试的卷面成绩上,教师应将对学生成绩的考核转变为能力的考核,因此应逐步降低期末考试成绩,调整为40%,平时成绩应调整为60%。其中,案例分析讨论成绩、小组任务完成成绩应作为考核的主要依据,这对于提高学生对学习过程的重视程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刘玮玮.基于市场需求的江苏地方院校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定位研究[J].金融教育研究,2013,26(5):79-82.

[2]潘伟,张爽,卞勇,王海峰,田雪萍.以“项目为载体任务为驱动”模式在花卉栽培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3,(06):460-461.

猜你喜欢

应用型人才教学改革
浅析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物理教学改革
应用型人才培养背景下模块化教学研究与实践
基于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块式实践教学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