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输液室应用对患儿依从性影响

2018-07-26邓趣端陈嘉莹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输液针对性门诊

邓趣端 陈嘉莹

小儿心智发育不成熟, 对输液疼痛、恐惧反应较明显,输液依从性和配合度较差, 可增加护患纠纷风险、影响患儿疗效[1]。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 便于输液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输液治疗顺利完成。护理干预在提高患儿输液舒适性、依从性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针对性护理干预针对患儿心理、生理特点实施, 为探究在小儿门诊输液室中实施效果, 作者选取2014年4月~2017年7月本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患儿60例进行对比研究,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4月~2017年7月本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根据护理方法不同分为常规组和干预组, 每组30例。纳入标准:①年龄3~6岁;②患儿均为本院门诊输液室输液治疗;③患儿家属均在护士告知下自愿配合完成本次护理干预和研究。排除标准:①输液过程中发生过敏反应患儿;②先天性认知功能障碍、痴呆患儿。干预组中男17例, 女13例;年龄3~6岁, 平均年龄(4.2±0.6)岁;疾病类型:肺部感染19例, 腹泻11例。常规组中男18例, 女12例;年龄3~6岁, 平均年龄(4.1±0.7)岁;疾病类型:肺部感染16例, 腹泻14例。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常规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 向患儿及家属讲解疾病、输液相关知识, 让患儿及家属了解输液治疗目的、效果和可能产生不良反应, 并引导患儿和家属进入输液室, 安置输液病床, 完成输液治疗。干预组患儿采取针对性护理干预, 具体内容如下。①健康教育:输液前, 向患儿家属讲解输液方法、过程及可能引起相关不良反应, 提高患儿家属健康知识掌握度, 避免在发生相关突发情况时患儿家属情绪紧张。②暖情护理:患儿在输液前, 主动哄患儿, 取得患儿信任, 鼓励患儿坚强, 并允诺患儿积极配合可奖励红花, 在获得患儿配合并穿刺成功后, 奖励患儿红花, 继续给予患儿鼓励和安慰, 保障患儿输液治疗顺利完成。保持输液室安静,在输液室播放动画片, 吸引患儿注意力, 调节温度、湿度适宜,为患儿提供良好输液治疗环境。③输液护理:选取专业、技术能力强护理人员, 争取一次性完成输液穿刺, 减轻患儿患儿穿刺疼痛, 根据药物不同种类, 调节输液速度适宜, 并在输液过程中注意协助患儿保暖, 观察输液不良反应。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1. 3. 1 依从性 参照相关文献[2], 自制依从性评定量表, 并经校正有较高可信度, 根据患儿输液过程中配合程度进行评定, 包括穿刺过程中配合度、输液过程中配合性, 通过患儿躲避、哭闹、拔针行为程度进行评定, 总分100分。良好:>80分;一般:60~79分;差:<60分。依从性=(良好+一般)/总例数×100%。

1. 3. 2 患儿家属满意度 参照相关文献[3], 自制护理满意度问卷, 围绕穿刺、态度、环境、护理方法等6项措施对患儿家属进行调查, 总分60分。非常满意:48~60分;满意:36~47分;不满意:0~35分。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 干预组患儿依从性86.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干预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儿依从性比较(n, %)

表2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n, %)

3 讨论

部分小儿疾病需要在门诊输液治疗, 输液穿刺疼痛、白大褂均能引起患儿恐惧心理, 进而影响患儿输液治疗依从性,严重者难以完成输液治疗[4]。研究指出, 小儿为特殊群体,缺乏表达、主观判断能力, 为医疗过程中高危人群[5]。另有研究指出, 小儿缺乏主动性, 心智尚不成熟, 对输液治疗疾病认知程度较差, 难以配合输液治疗, 为影响患儿疗效相关因素[6]。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健康越来越重视, 患儿家属对输液要求越来越高, 如不能积极提高患儿输液治疗配合性, 可增加穿刺及输液难度, 进一步增加护患纠纷发生风险, 影响医疗安全性[7]。

针对性护理干预为临床中新型护理模式, 针对不同群体、不同个体、不同疾病实施针对性护理, 包括对患儿生理、心理进行护理。本次研究结果中, 干预组患儿依从性86.67%显著高于常规组的5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性护理干预通过对患儿家属进行健康知识提高, 保障患儿家属正确认识输液治疗, 取得患儿家属配合, 同时采取鼓励、安慰、环境优化等措施提高患儿信任度, 让患儿对输液有一定接受度, 进而提高患儿依从性。有学者在小儿输液过程中实施针对性护理干预, 显著提高患儿依从性, 降低患儿哭闹、挣脱发生率, 显著提高穿刺一次性成功率[8-13]。本研究结果显示, 干预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3.33%明显高于常规组的66.67%,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为反应护理质量重要评定标准, 针对性护理干预提高患儿输液过程中依从性, 确保患儿输液治疗顺利完成,进而提高患儿家属满意度, 对拉近医患矛盾、改善医患关系、降低医患纠纷有重要实施价值。

综上所述, 针对性护理干预在小儿门诊输液室中实施,通过对患儿家属、患儿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 可显著提高患儿输液依从性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具有重要临床实施价值。

猜你喜欢

输液针对性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应时而著,为事而作——议论要有针对性
晓有机化学必考方向 提升备考针对性
学会“针对性”写作
有的放矢,始得鲜明——议论要有针对性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
汉字小门诊系列(八)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