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术室患者术前护理管理的策略研究

2018-07-26张凤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8年20期
关键词:手术室研究组满意度

张凤华

手术室是医院必不可少的部门, 也是诊断治疗患者的特殊场所, 其护理管理水平与手术治疗效果息息相关。随着医学科学水平的提高, 临床护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传统的生物学护理模式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学的整体护理模式,因此临床手术室护理的要求也随之提高[1]。手术的护理功能从传统的术中配合护理开始向术前、术中、术后的围术期护理模式转变, 而术前护理是手术室围术期护理的关键阶段,本次研究中主要探讨手术室患者应用强化术前护理管理的作用,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普外科2016年1月~2017年1月实施手术治疗的患者140例,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 各70例。对照组中男41例, 女29例, 年龄14~70岁, 平均年龄(48.5±7.5)岁;其中甲状腺手术28例, 肝胆手术20例, 肿瘤切除术16例, 其他6例。研究组中男39例, 女31例, 年龄15~70岁, 平均年龄(48.0±7.6)岁;包括甲状腺手术27例,肝胆手术20例, 肿瘤切除术15例, 其他8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1. 2. 1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前护理, 在术前1 d予以病房访视, 核对患者的一般资料信息, 介绍手术方案、手术室环境、术中的相关注意事项等内容, 手术当日与病房护士做好交接后, 对进入手术室患者予以手术护理配合。

1. 2. 2 研究组实施强化术前护理管理, 具体内容如下。

1. 2. 2. 1 术前访视管理 ①信息核对:接到手术通知单后在术前1 d进行术前访视, 由沟通能力较好的手术室护理人员入病房对患者进行面对面交流。在见到患者后首先进行自我介绍, 说明术前访视的目的和意义, 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配合, 之后认真核对患者的信息, 若发现与手术通知单不符的信息要及时核查, 并及时纠正。②心理疏导:术前访视中重点做好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 了解患者及家属对手术治疗的看法, 对于担心手术风险及手术效果者要详细介绍其手术方式的优点, 减少不必要的担心, 并告知患者手术后的生理变化, 提高患者对术后效果的期待。

1. 2. 2. 2 术前饮食、用药管理 术前饮食、用药管理与病房护士配合实施, 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常规12 h禁食、术前4 h禁饮, 避免长时间的禁食、禁饮引起患者出现饥饿、焦虑、低血糖的情况[2,3]。术前0.3~2 h内实施预防性用药, 对于手术时间≥3 h或预计出血量≥1500 ml者预防用药时间应在 24~48 h 内[4]。

1. 2. 2. 3 术前风险预防管理 手术开始前30 min进行安全核对, 再次核查患者相关信息, 并核查手术使用相关医疗器械与药品, 对于危急重症患者应针对术中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准备好抢救用品。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术前5 min的心理状态, 另外统计两组患者和护理满意度。以HAMA及HAMD评价患者的心理状态, HAMA、HAMD量表评分<7分为无焦虑、抑郁症状, ≥7分为有焦虑、抑郁症状, 分数越高为症状越严重[5]。术后1 d进行病房回访, 为患者发放术前护理满意度评价量表, 该量表包括护患沟通、护理专业技术和护理质量3个项目, 由患者进行评分, 各项目评分范围0~10分,以≥8 分为满意[6]。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 研究组HAMA评分、HAMD评分分别为(7.02±3.40)、(5.20±1.22)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12.52±3.20)、(10.22±4.2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2. 2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者对护患沟通、护理专业技术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 ±s, 分)

表1 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 ±s, 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 aP<0.05

组别 例数 HAMA评分 HAMD评分研究组 70 7.02±3.40a 5.20±1.22a对照组 70 12.52±3.20 10.22±4.20 t 9.586 9.603 P 0.000 0.000

表2 两组护理满意情况比较[n(%)]

3 讨论

手术室不仅是医院外科系统的核心部门, 也承担着整个外科的治疗、抢救任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 紧急突发疾病的发生率不断上升, 外科疾病的种类不断扩展, 手术室的工作量和工作难度越来越大, 医患矛盾越来越突出, 手术室的护理管理作为手术室整体医疗的一部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而术前护理管理作为手术室护理的核心部分[7], 对于降低手术风险、 促进手术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术前5 min研究组HAMA、HAMD评分分别为(7.02±3.40)、(5.20±1.22)分, 均低于对照组的(12.52±3.20)、(10.22±4.20)分,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护患沟通、护理专业技术和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对手术室患者实施强化术前护理管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的心理状态, 并可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在传统的手术室术前护理中, 仅是根据患者的手术安排在术前简单核对患者的信息,护患之间沟通不够, 不利于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而强化护理管理模式是随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出现的一种新型手术室术前护理管理模式, 在强化手术室术前护理管理中, 术前的访视不仅是简单核对患者的一般信息, 还可通过高质量的访视提高护理安全, 降低手术风险, 并通过与患者及家属之间的有效沟通缓解患者术前的紧张与焦虑, 减少因负面心理反应造成的应激反应, 提高手术安全性[8-10]。在术前的饮食、药物管理中, 与病房护士进行合作, 可减少饥饿、低血糖和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 促进患者的恢复, 而术前的护理风险管理是手术前护理管理的重要部分, 对保证整个手术的顺利进行有重要意义。因此将强化手术室术前护理管理应用于手术室患者中是改善患者的负性心理, 提高护理满意度的关键。

综上所述, 手术室患者术前护理中应用强化护理管理,不仅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还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手术室研究组满意度
手术室优质管理在提高手术室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术前访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