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新模式

2018-07-23张燕

启迪与智慧·教育版 2018年5期
关键词:互动课堂互联网+

张燕

【摘 要】 随着社会的发展,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也越来越丰富。家园沟通在幼儿园的教育中是非常重要的。以往,我们都是采用面对面交流、电话交流、家访等这样的形式和家长们进行沟通。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我们运用“互联网+”的优势,采用多种沟通模式,促进家园合作。

【关键词】 亲子APP;班级微信;班级微课;互动课堂

“互联网+”是互联网与各个传统行业的结合,是行业领域的深度融合创造出来的新发展态势,但这并不是简单的加法,而是利用互联网的资源优势将传统行业的积极性和推广能力充分调动起来。有跨界融合、重塑结构、开放性、尊重人性等特点。

一、亲子APP,家园心贴心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手机成为我们必不可少的沟通工具。手机上有许多的APP适用于孩子们的自主学习。

故事是幼儿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形式,其生动的情节和经典的人物形象让孩子们百听不厌。家长们把“凯叔讲故事”这个APP运用到孩子们的生活中,家长和孩子一起聆听优美的故事,感受故事带来的无限快乐。孩子们与爸爸妈妈之间有了许多共同的话题,他们的沟通变多了,他们的交流更加顺畅了。

当然,孩子们的这些改变都是在潜移默化中获得的。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他们变得大胆又自信,班级故事会中可爱的小狗、凶恶的老虎、狡猾的狐狸在他们的演绎下是那样生动。

家长们也觉得这样的家园共育模式非常棒,不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影响。“为你诵读”APP的运用,让家长和孩子们一起爱上“诗歌”,感受语言、韵味的美。“映客”APP的直播软件让家长们惊叹现代科技的神奇。家长们在同一时间观看孩子们在园生活的点点滴滴,那些都是我们最真实最常态的一日生活。家长们只有了解幼儿园的生活,知道孩子们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才能更好地进行家园共育。

二、班级微信,家园零距离

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微信在我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晒晒自己的生活、说说自己的感受、聊聊自己的感悟,大家把微信都当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每一个班级就是一个温暖的“家”。

小班开学初我们就建立了班级微信群。家长们加入班级微信群,随时了解班级的动态。家长们也会将孩子们的童言稚语、快乐假期等都分享在班级微信群。

班级中有的孩子在幼儿园显得有点拘谨,不愿意到集体面前展现自己的本领,但是在家的时候他是一个非常活泼的孩子。有了班级微信群以后,家长们把孩子在家展示的本领拍摄到微信群。微信群就像电视机一样再现了孩子们的表现。慢慢地,同伴们对这个孩子也有了更多的了解。虽然是在班级微信群里的一次小小展示,但是孩子们的信心也得到了提高。慢慢地,他们也乐意到集体面前进行表演了。微信群就像一个窗口一样打开了孩子们心灵的大门。渐渐的孩子们乐意分享自己所学的新本领、分享自己的美好生活。

我们的大家庭也越来越温馨、越来越温暖了,为此,孩子们在成长中也会越来越幸福,越来越快乐,自然而然,孩子们对班级也充满了深厚的感情,这种感情将会继续促进孩子的幸福生长。

三、班级微课,家园共探讨

微课是一种新型的活动模式。它不像集體教学活动那样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它再现了活动内容,将活动中的重点、难点进行分解,是家园联系的创新模式。

教师们将微课推送到班级,其中的科学小实验、手工小制作等深受大家的喜欢。家长们和孩子一起动手、一起探索,发现小实验的秘密,体验手工制作的乐趣,彼此之间也更加默契。大家在享受亲子时光的同时增长了知识。

微课清晰地将重难点进行分解,家长们一目了然。孩子们和爸爸妈妈在游戏操作的过程中对微课中的内容发生了兴趣。他们渐渐将自己的兴趣也延伸到其他的领域中。家长们也尝试制作简单的微课。这样就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循环。教师、家长、幼儿之间的互动性也得到了提高,促进了家长教育能力的提升,也带动家长一起走进了孩子的世界,走进了孩子的成长之中,真正让家长和孩子一起成长。

四、互动课堂,家园共成长

幼儿园、教师和家长是三位一体的家园共育模式。为了让家长更好地参与到孩子们的教育中来。我们开辟了“新父母家园共育课堂”。每一期,我们都将推送丰富多彩的活动,家长们自主选择、自愿参与,在参与的过程中,共育课堂留下了孩子参与活动的掠影,更留下了孩子美好的回忆与生长的痕迹。

我们走出幼儿园,来到大社会中,充分体验大自然、大世界这本百科全书。我们的“新父母家园共育课堂”让家长们啧啧称赞,有点赞的、有分享的、有点评的、有互评的,等等,这个参与不仅让每个家长都参与到活动的组织、参与、点评、共鸣之中,还让家长一起分享孩子成长的快乐。教师、家长、幼儿的联系更加密切了。互动的课堂、轻松愉悦的环境让每一个人都如沐春风。每次的活动都是家长和孩子的一次心路历程,每次的活动都是家长和孩子的成长之旅。

“互联网+”背景下家园共育新模式需要我们不断探索、不断思考。我们将在实践中摸索、在实践中反思、在实践中创新,让家园沟通更加真实、更加有效。而教师和家长都需要用心、用智呵护这片新阵地,让它为孩子的生长书写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虞永平.学前教育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坚红.学前儿童发展与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人民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互动课堂互联网+
浅议互动课堂对大学生英语写作的影响
多措并举,打造互动课堂
论构建英语高效互动课堂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