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低效现象分析及对策

2018-07-20白淑文

小学教学设计(英语) 2018年7期
关键词:新词本课自学

白淑文

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主阵地,是教师通过科学的方式方法传输书本知识,成为学生内化知识的过程。有效的课堂教学是教学质量的保证,我们应当聚焦课堂各个环节的教学活动是否有效落实。但笔者在听课观课过程中以及从教师互动反馈的问题里不难发现,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普遍存在以下一些低效教学现象。本文笔者把脉整个课堂现象,提出一些对策,以供大家参考。

低效现象一:预习目标模糊,内容过泛

有效的预习对提高课堂效率和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因此我们必须注重预习布置的有效性,使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充满自信地参与课堂活动。但可能是课堂时间和黑板容量的限制,在布置预习时多数教师通常的做法是听音跟读某一页。如此简单化、粗放式地放手让学生自学是不利于体现其主体地位的。学生没有明确的目标,没有具体的任务,没有可操作性的预习引导,容易流于形式,预习效果不明显。

对策:明确预习要点,细化任务

预习导学的意义在于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师在设计预习导学时,应明确学生的学习目标,呈现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习行为,设计合适的导学活动,切实为课堂教学服务。

以PEP四年级上册Unit 4 My Home A Let’s learn为例。我们可以这样设计预习导学案:

1.尝试根据旧词自学新词:bed+classroom→bedroom,student+duck+candy→study,chicken→kitchen,...

2.利用网络软件跟读P39,在自学正确的单词后画笑脸,对自己认为没掌握的内容以及网络发音打分(低分的内容画伤心脸),课堂上重点关注。

3.比较bathroom,bedroom,classroom,living room的异同,尤其是如何区分bathroom和bedroom。

4.上网搜索本课单词除了表示家居场室的意思,还有哪些意思或含义,记录下来。

5.上网搜索中西方不同国家家居场室风格有何不同,记录异同并分享。

6.观图留意问句“Is she in the study?”的使用语境,尝试写出回答:

Is she in the study?Yes,____.

Is she in the study?No,____.

7.当你想确定别人是否在某个地方时,你认为该用那种句式提问:

A.Where is he/she?

B.Is he/she in the...?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根据旧知自学新课,再依靠辅助手段解决或明晰疑难,培养学生善于利用知识储备进行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无论知识扎实与否的学生,都能通过第1点或第2点的预习引导了解新词读音,从而在课堂上可以有更多时间进行操练;从预习新知读音、意义到语法形式再到使用语境,通过观察、理解到尝试表达,逐步引导学生深入预习课文,促使课堂上的操练与实践更有效;从课文的基本知识预习拓展到其他意思及中西方文化差异,拓宽学习视野,使学生成为具有国际视野的人。

以上目的明确的预习方案,摆脱了上述关于时间和空间方面的掣肘,使学生循着科学的学习策略,带着明确的要点、难点进行预习,带着更清晰广阔的思路走向优效的课堂学习。

低效现象二:互不相联,直奔主题

在词汇教学中,我们提倡运用自然拼读法教会学生自学简单的单词,使学生对一些较为简单的单词达到见词能读、听音能写。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英语教师在新授环节都会通过含有相同发音的旧单词,引导学生根据自然拼读法,运用知识迁移自学新词,如利用fish和bird学习新词shirt。这里引发一种现象:对于学困生,他们掌握所学知识一般不怎么牢固,很难一下子唤醒旧知,那何谈以旧引新呢?这种现象在英语教学落后的农村尤其普遍。在此环节前,教师若只重注课前的热身,没有与“以旧带新”相关知识点的前期铺垫与复习,就直接展示“以旧带新”环节,恐怕对于学困生来说自学新词的作用不大。

对策:紧扣目标,环环相扣

科学的教学环节应互为相扣的,教学活动应该是有目的、有关联的。如在单词新授课时,复习环节要为新授做铺垫,除了复习与本课内容相同主题的旧单词,还可以复习与本课含有相关读音的单词。如上述课例,教师可通过制作语音日历卡或头脑风暴的教学手段,复习呈现bed,classroom,student,duck,candy,chicken...等,以游戏或抢答等形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留意画线部分的发音,从而在利用这些单词学习新词发音时,唤醒了学生旧知,这样对自学新词就有了一定的能力。

低效现象三:孤芳自赏,暗自凋零

在多次的观课过程中笔者发现,教学设计妙笔生花,可是在实施教学中教师总是习惯以自己的“教”取代学生的“秀”(show)。如以下案例:(教学内容为PEP四年级上册 Unit 2 My Week A Let’s Learn)教师在利用monkey教学Monday时,PPT呈现该内容,教师就迫不及待地在带着全体学生范读旧词后直接读出新词,而忽视一双双高举着的小手,违背了“突出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在这样的教学下,教师一味地以自己的教取代学生的学,让学生的预习成果不能得到及时的检测和大家的评价,扼杀了学生预习的积极性,导致教师自身不能了解学生的自学情况,也使学生因缺乏外在的动力,对自学失去兴趣,继而出现松懈心理。

对策:汇报分享,体验成就

课标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目标,感受成功。因此在上述环节中,教师可采取以下流程:利用预习导学案课前自学新词——小组内互相交流学习成果——新词呈现时学生汇报(当小老师)——教师导学。通过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相结合,学生对自学成果达成共识,学习自信心会倍增,在汇报成果的平台上体验成功的喜悦。

低效现象四:为设而设,有形无实

请先看以下小组活动:在教学“What time is it?”句型后,为检测学生的表达能力,教师出示以下几幅图,要求学生四人一组根据图片提示写出单词,完成句子。

1.What time is it in Beijing?It’s______o’clock.

2.Whattimeisitin Paris(巴 黎 )?It’s______o’clock.

3.Is it______o’clock in Sydney(悉尼)?Yes,it is.

4.Is it______o’clock in London(伦敦)?No,it isn’t.It’s______o’clock.

【分析】课标提倡小组合作探究,在课堂中要尽量根据教学内容创设小组合作活动,但对于哪种活动适合小组合作,哪种活动应独立完成,部分英语教师还不明确。如上述这种小组合作活动纯粹是为创设而创设,只有合作的形式,而缺乏合作讨论的实质。此外还有诸如一起读背单词、四人小组完成连线之类的练习等,均为无效的小组合作活动。这样的操作不但体现不了合作探究,还不利于学生形成独立完成任务的习惯,且为学困生提供了懒于思考的平台,依赖于优秀生的答案。

对策:合作探究,弃虚就实

小组活动应该围绕本节教学目标,创设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趣味性、讨论性或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或话题,让学生在活动中积极参与,主动合作探讨问题、交流见解、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并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互相纠正,彼此欣赏,共同进步,共同发展。如学习上述一课时,可以稍做改编原图以及操作要求:

S1:What time is it in Beijing?

S2:It’s______o’clock.

S2:What time is it in Paris(巴黎)?

S3:It’s______o’clock.

S3:Is it_____o’clock in Sydney(悉尼).

S4:Yes,it is./No,it isn’t.

S4:Is it______o’clock in London(伦敦).

S1:Yes,it is./No,it isn’t.

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了解世界各国城市与北京的时差,然后小组内自选S1,S2,S3,S4角色,用主要句型讨论图中各城市的时间,如果回答不正确,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意见,达到共识,然后画出时间图。通过以上形式的小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每位学生都参与这种具有“四性”的话题,让每位学生有事可做、有话可说、有话可写。

低效现象五:操练过度,身心疲累

英语教学的原则是“听说领先,读写跟上”。部分英语教师对教材缺乏整体性的处理,只是围绕着一节课的内容制订教学目标,理解成一节课必须面面俱到,贪多求全,均衡训练。只要是同一教学内容,无论放于该单元的第几课时都设定相同的教学目标,而不是呈梯度上升。结果才刚学单词,就要求填写单词完成短文,或第一课时刚学了对话,就要求学生看范文写短文等。

请看这个课例:(教学内容为PEP五年级上册Unit 6 In a Nature Park A Let’s Talk) 遵循语义、语境先行原则,教材一般都把对话教学放于单元的第一板块,教师亦习惯把其作为第一课时,教学重点在于“说”。本课例中初次呈现单元的核心句型“Is there a...?Yes,there is./No,there isn’t.”和单词 forest,lake,river,学习难度不大。教师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听说教学之后,在输出环节设计了两道写作训练:1.根据对话完成短文:On a sunny day,Miss White and her students go to the .There isn’t a in the .But there is a in the .And there are on the .2.描述你喜欢的家乡的景点。第一道题优秀生都能看着书本把适合的内容抄进短文;第二道题因为学生没有更多相关话题的素材积累,只好又把出现在对话里的景物抄写进去,学困生基本没话可写。以上训练内容过于前置,使学生感觉难度陡然增大,容易造成害怕、退却的心理。

对策:循序渐进,逐步提升

课标指出:教学设计要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力求满足不同类型和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每个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基于此,结合目前所使用的教材以话题为单元的编排理念,对课时的安排和教学目标的定位,我的理解是:一节课中不必听说读写面面俱全,应该在整个单元(一个主题)体系里体现“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的原则。围绕整个单元设计课时,课时教学目标要根据课时次序以及循序渐进原则,有所侧重,先易后难,逐步提升。 如第一课时对话课侧重听说,在多听多说中理解;第二课时词汇课侧重读说,在读读说说中巩固;第三课时读写课侧重读写,在读写结合中提升。那么,学生在阶梯式渐进教学中,学习的步子就会迈得踏实(扎实有效)、轻松(容易吸收)和自信(知识内化)。

针对本课例,我们应该突出对话功能,将写话训练后移到最后一课时的读写板块,在作为第一课时的对话课中设计如下输出活动:(Pair work)同桌就课前准备好的景物图,运用本课重点句型问答。

S1:(遮住图片,创设信息沟)There is a park in my picture.It’s beautiful.

S2:Wow! Is there a shop in the park?

S1:No,there isn’t.

S2:Is there a river in the park?

S1:Yes,there is.Look,and there are many fish in it(展示景物图).

S2:How beautiful!There is a park in my picture,too.

S1:Really?Is there a...?(角色自然互换)

以上活动既基于对话文本又高于文本,既体现出对话交际的功能,又培养了学生真正运用语言的能力。

乘着课改的东风,教师应该更加深透地研读相关理念,重新审视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不断地改进教学方法,以学定教。以上低效现象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目的只有一个,让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走向高效。

猜你喜欢

新词本课自学
声音·数字·新词 等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教学与自学
对“自学·议论·引导”教学法的认识和思考
沈尹默:如何自学书法,才能少走弯路?
Let’s play football.(部级优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液体的压强》教学设计
从“听唱读写”四个方面对学生进行节奏训练
《微群新词》选刊之十四
学诗偶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