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ACTE翻译模式视域下政府网站英译误译研究

2018-07-18任松松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任松松

摘 要:作为外宣翻译的一种,网站翻译在传播中国文化,树立中国形象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PACTE翻译模式出发,并以浙江省政府工作网站为例,结合外宣翻译的原则及网站文本类型对网站翻译中的误译现象如语言表达错误、翻译方法失当和文化翻译错误等进行了研究。通过实例分析政府工作网站中出现的误译现象,探讨了译者相关翻译子能力的缺失,以期为今后政府网站翻译及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政府网站误译;PACTE翻译模式;翻译能力缺失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5-0117-03

在全球化的今天,外宣对每个国家都至关重要,中国也不例外。通过外宣,国家形象可以得以树立,国家文化也得以弘扬。因此,随着英语成为世界语言,我国各级政府部门都建立了与汉语网站相对应的英文网站,这些英文网站在加强对外宣传、对外交流和对外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这些英文网站的研究也越来越多。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些网站的英文翻译中尚存在着各种问题,这无疑会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中国形象的树立以及中国文化的传播。

经笔者研究,目前对网站翻译的研究大多是翻译理论出发,并提出相关的翻译技巧或策略, 而从网站翻译译者的能力出发进行探讨的尚在少数,故本文拟以PACTE翻译能力模式为理论框架,通过实例研究政府网站英译中存在的各种误译现象,找出译者相應翻译能力的缺失,以期为未来网站翻译及翻译人才培养等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

1 理论基础:PACTE翻译模式

PACTE小组(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翻译系翻译能力习得与评估过程小组)自1997年开始便致力于从整体角度出发,用实证—实验的方法研究翻译能力及翻译习得,该小组将翻译能力定义为“从事翻译所必备的潜在知识体系”。PACTE小组还构建了自己的翻译能力模式,认为翻译能力包括五个子能力即双语能力(Bilingual sub-competence)、语言外能力(Extra-linguistic sub-competence)、翻译知识能力(Knowledge about translation)、工具能力(Instrumental sub-competence)和策略能力(Strategic sub-competence),以及心理生理因素(Psycho-physiological components)。由于所有双语人士都拥有一定的双语知识和语言外知识,因此该小组将策略能力、工具能力和翻译知识能力划分为翻译专属能力[1]35。

本文以PACTE翻译模式为框架,并结合网站翻译的文本特点和政府网站翻译时应遵循的原则,对政府网站翻译中出现的误译现象进行探讨。论文通过将误译现象与PACTE模型中各项翻译子能力进行对应,分析出误译原因,即译者某项或某些翻译子能力的缺失,希望对未来政府网站英译研究和译者能力培养提供一定的帮助。

2 网站翻译的文本特点及翻译原则

德国功能主义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莱斯(K.Reiss)把文本的主要功能分为三类:信息功能(informative function)、表达功能(expressive function)和呼唤功能(vocative function),而文本类型则是决定翻译方法的前提[2]。对于信息功能的文本,译文应直白晓畅地充分传达原文的内容,无累赘现象,必要时需要将远恩的隐含意义显化。对于表达功能的文本,译文应传达原文的审美及艺术形式,译者应采用原文作者的视角。对于呼唤功能的文本,译文应在读者那里产生预想的反应,翻译应采取归化法,达到个人创造与原文同等的效果[3]。政府网站一般含有功能不同的几个版块,包括新闻报道、旅游文化、政务公开等。因此,译者在进行英译时,应根据不同版块所属的文本类型而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翻译方法,使译文符合相应的文本特点。

政府网站的英译属于外宣翻译的一种,因此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必须遵循外宣翻译的原则。网站英译的目标读者为国外群体,所以译者翻译时一定要考虑受众的认知需求。正如黄友义教授所言:“除去所有翻译工作都要遵循的‘信、达、雅标准之外,外宣翻译更需要翻译工作者熟知并运用‘外宣三贴近(贴近中国发展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的原则”[4]。

3 网站误译案例及翻译能力的缺失

笔者以浙江省政府工作网站英文版为例,探讨其在英文翻译中存在的问题,希望能够得到广大读者、译者和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

3.1 语言文字错误,双语能力缺失

语言文字错误包括词汇、语法以及语篇衔接等方面的错误。这些错误不仅会影响读者的理解,更在最基本层面对地方政府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

例1:浙江省地处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南翼,东临东海,南接福建,西与江西、安徽相连,北与上海、江苏接壤。

Zhejiang Province,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Yangtze River Delta of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lies in the east of the East China Sea, south of Fujian Province, west of Jiangxi Province and Anhui Province, and north of Shanghai and Jiangsu Province.

此例选自浙江省人民政府官方网站英文版“关于浙江”版块中的地理概况部分。根据文本类型分类,此类旅游文本属于呼唤型文本,翻译时应让读者对其表意一目了然,这样才能吸引更多的读者。显而易见,汉语版重点介绍了浙江省的具体位置,清晰明了。但是其英文版的表述却不容乐观。从英文表述来看,从lies in the east of the East China Sea到最后的north of Shanghai and Jiangsu Province,由于句式并列,译者翻译时均省略了介词“in”,也就是说,完整表述应为“lies in the east of the East China Sea, in the south of Fujian Province, in the west of Jiangxi Province and Anhui Province, and north of Shanghai and Jiangsu Province”,而lie in表示“坐落在……的内部”,相当于locate in,用于小地方和大地方之间的包含关系,故按英文版的意思就变成“浙江省位于东海东部,福建南部,浙江和安徽西部,上海和江苏北部”。这显然与原文不符,想必读到此译文的读者无人能明白浙江省到底位于何处,又何谈去浙江旅游呢?正是因为译者错误使用介词造成语言文字错误,才导致译文贻笑大方。

建议改译:Zhejiang Province is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part of Yangtze River Delta of the southeast coast of China. It faces the East China Sea in the east, and lies on Fujian Province in the south, Jiangxi Province and Anhui Province in the west, and Shanghai and Jiangsu Province in the north.

例2:境内最大的河流钱塘江,因江流曲折,称之江,又称浙江,省以江名,简称“浙”。省会杭州。

Zhejiang, which literally means a zigzagging river, is named because of the largest river in that territory, Qiantang River. The name of the province is often abbreviated to its first character “浙” or Zhe, with Hangzhou as its provincial capital.

本句汉语的意思为“浙江简称‘浙,省会为杭州”,而英文版的译文看似正确,但是仔细分析英文译文便不难看出,with的复合结构是用来修饰“The name of the province”的,即“省名经常缩写为其第一个汉字‘浙或‘Zhe,杭州是名字的省会”,这显然是错误的。正是译者对英语的语法掌握不甚熟悉,才会译出如此荒唐的译文,不仅不能起到对外宣传浙江,吸引国外游客前来旅游的作用,更会影响政府网站形象。

建议改译:Zhejiang, which literally means a zigzagging river, is named after Qiantang River, the largest river in the territory. The province is often abbreviated as “浙”(the first character of its name) or “Zhe”, with Hangzhou as its provincial capital.

例3:據省水文局监测,6月11日8时至11日19时,全省普降大到暴雨,面雨量21毫米,其中温州、台州、丽水地区局地特大暴雨,部分县市低洼地出现积水。

According to the provincial Hydrological Bureau, from 8 a.m. to 7 p.m. on June 11, rainstorms and torrential rains spread in Zhejiang, the areal rainfall reached 21 millimetres, among which some parts of Wenzhou, Taizhou and Lishui experienced extraordinary rainstorms, some counties and cities suffered waterlog in the bottomlands.

英语属于拉丁语系,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不同的语系也造成了两种语言各方面的差异。汉语重意合而英语重形合,因此,英语表达要借助语言形式手段(词汇手段、形态手段等)来实现词语或句子的衔接;而汉语表达则是借助词语或句子所含意义的逻辑联系来实现词或句子的连接。

上述例子出自浙江省政府工作网站的一篇新闻报道。新闻报道属于信息型文本,故翻译时也要求高度准确性。而在上述例子中,英文表述中的几个分句之间并未添加任何连接词来实现语篇的衔接与连贯,而是直接逐字翻译出来摆于文中,造成了误译。其次,译文中的among which所修饰的先行词不明确,很容易让读者误以为修饰的是21 millimeters,这显然不正确,也不符合新闻文本的文体特征。类似的翻译错误正是由于译者对英语语篇知识掌握得不甚牢固所致,故应引起广大译者注意。

建议改译:According to the provincial Hydrological Bureau, from 8 a.m. to 7 p.m. on June 11, rainstorms and torrential rains spread in Zhejiang, and the areal rainfall reached 21 millimetres. Among others, parts of Wenzhou, Taizhou and Lishui experienced extraordinary ordinary storms, with some counties and cities suffering from waterlog in the bottomlands.

根据PACTE翻译能力模式,双语能力是指两种语言之间交流所必备的过程性知识,包括语用、社会语言学、文本、语法和词汇知识[1]33。由此可见,上述三个误译例子中出现的误译现象与译者缺乏充分的双语知识,即双语能力欠缺,是分不开的。因此,网站翻译人员平时应不断积累和扩充自己的英汉双语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基本功和双语能力,这是进行政府网站翻译的基础和必要前提。

3.2 翻译方法不当,翻译知识能力缺失

翻译方法在某种程度上直接决定了译文的质量,因此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而选取适当的翻译方法是每个译者必备的能力。何时该直译?何时该意译?何时该增译?何时须省译?是否需要进行编译或改译?又在何种程度上对译文进行改译或编译?这都是译者要考虑的问题,且译者的每一个决定都与译文的质量息息相关。然笔者发现,浙江省政府工作网站翻译中也存在翻译方法不当的情况,这对外宣也造成了不良的影响。

例4:自6月9日我省进入梅汛期以来,出现多次降水过程。

原译文:As Zhejiang entered the Meiyu flood period on June 9, there has been several heavy precipitations.

原译者将梅汛期按字面意思直译为“the Meiyu flood period”,这有失偏颇。汉语原文意思是“自从浙江进入梅雨季节以来,出现多次降水过程”,而并未提及引起了洪灾,而flood一词是指洪灾、水灾,外国人一看便会想到中国出现了自然灾害。然事实并非如此。梅雨季是指每年6月中下旬至7月上半月之间持续天阴有雨的自然气候现象,由于梅雨发生的时段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中国人称这种气候现象为“梅雨”,这段时间也被称为“梅雨季节”。然而,西方思维中并没有很清晰的关于梅雨的概念,译者将其直译为“the Meiyu flood period”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每次梅雨季节都有洪灾,所以每年中国都必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去赈灾,这与中国实际不贴近,违反了外宣翻译的原则。故笔者认为应对其进行加注或括号解释说明,达到新闻文本的准确性特征,也可以让国外读者正确地认识梅雨,不致引起误解,影响目标读者对中国实际情况的认识。

建议改译:Since Zhejiang entered the meiyu/plum rain (prolonged intermittent drizzles characteristic of the rainy season south of the Yangtze) period, there have been several heavy precipitations.

此外,全译是译者翻译时采取的一般方式,但变译也是一种可大大提高翻译效率的方法,在新闻报道和旅游文本的翻译中也很常见。但是变译不是随意挑译,随意选择某一段或几段进行翻译,不管文章中心内容为何。但笔者经研究发现,在浙江省政府工作网站翻译中,这种“挑译”现象比比皆是,须引起学者的注意。

翻译专业知识能力是指翻译和翻译职业各方面相关的隐性或显性的陈述性知识,包括翻译是如何运作的和翻译职业实践相关知识[1]34。上述误译的发生与译者不够娴熟地使用适当的翻译方法密切相关,暴露了其翻译知识能力的不足。

3.3 文化翻译有误,语言外知识能力缺失

李建军认为,文化翻译有三个误区,即对原文化不理解或者理解不到位,译者只注重字面表达而忽视文化内涵的传递,以及忽视读者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5]。中西拥有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因此译者在进行翻译的时候也应该注意,避免译文忽视读者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导致读者丧失阅读兴趣。

例5:5月31日晚,由省妇联、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团省委、省关工委、省残联七家单位联合举办,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承办的“聆听爱的声音——浙江省庆‘六一主题活动”在杭州举行。

原译文:On the evening of May 31, Zhejiang provincial Childrens-Day-Themed Campaign, listening to the voice of love, was held in Hangzhou. Hosted by the Zhejiang Women and Childrens Foundation, the campaign was jointly supported by seven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including Zhejiang Provincial Womens Federation, the Publicity Department of the CPC Zhejiang Provincial Committee, the Provincial Education Department, the Provincial Administration of Press, Publication, Radio, Film and Television, the Provinci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Youth League, the Provincial Committee for the Well-being of the Youth, and the Provincial Disabled Persons Federation.

汉英翻译时要考虑受众的兴趣,译文中若过多地涉及汉语中独有的文化词或专有名词,会使国外读者感觉索然无味、兴趣丧失,因此在翻译的时候不能逐字翻译,而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上述例子中,译者将汉语中提到的承办单位和七个联合承办单位一一译出摆放在译文中。这样看似以准确为目的的翻译事实上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因为这些中国独有的专有名词远远超过了目标语读者的认知,需要他们耗费极大的努力去处理,这样下去就会让其失去阅读兴趣。故笔者认为,为了“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译出主要信息,省译次要信息在此处是必要的。因为文章的目的是宣传中国对教育及儿童的关爱和重视,树立和宣传中国形象,翻译时只要达到此目的即可,而非必须逐字翻译,造成不必要的累赘。

建议改译:On the evening of May 31, Zhejiang provincial Childrens-Day-Themed Campaign, “listening to the voice of love”, was held by the Zhejiang Women and Childrens Foundation and jointly supported by seven organizations and institutions in Hangzhou.

语言外能力是指隐形或显性的陈述性知识,包括世界知识、特定领域知识,双文化知识和百科知识[1]33。而上述例子中,原译者对中外读者的思維方式和认知能力等并没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造成了误译现象,这凸显了译者语言外知识和能力的欠缺,应引起广大学者的思考。

4 结束语

本文以浙江省政府工作网站为例,研究了我国政府网站英译过程中存在一些误译现象,并以PACTE翻译模式为理论框架,指出了导致误译现象出现的原因在于译者双语能力、翻译能力、翻译专业知识能力及语言外知识能力的不足。因此,相关部门在对网站翻译人员进行培养时应加强对此三方面翻译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PACTE. Results of the Validation of the PACTE Translation Competence Model: Translation Project and Dynamic Translation Index”, in: OBrien, Sharon (ed.) 2011. Cognitive Explorations of Translation. London: Continuum, 30—56.

[2]Reiss K. Text Types, Translation Types and Translation Assessment[M]//Chesterman, A. Readings in Translation. Helsinki: Oy Finn Lectura, 1989:160—171.

[3]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2.

[4]张健.外宣翻译导论[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13.

[5]李建军.文化翻译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

(责任编辑:刘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