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构建

2018-07-18黄仁刚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构建路径应用型高校意义

黄仁刚

摘 要:教学质量是应用型高等院校的教育核心,专业发展更是各大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重中之重,构建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是推动专业建设的有效举措,而其中的评价标准制定则是确保评估评价体系有序实施的关键要素。对此,首先阐释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并明确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进而从基本评估评价体系框架、专业评估评价指标制定两个维度,提出了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旨在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意义;构建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5-0013-03

引言

应用型高校是在我国高等教育逐渐向大众化转型发展下所出现的,其主要是以普通本科教学为准,以全面发展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为根本目标的全新类型高校。应用型高校专业发展是将培养符合地区经济建设及社会整体发展所需的高素养、强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根本目标,重视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根据区域经济发展与应用型高校的真实情况,科学合理地设计专业结构,逐渐加大专业建设力度,是应用型高校充分发挥自身教育作用、促进地区经济建设的重要保障条件。教育部门曾出台了《普通本科院校专业设定管理要求》,为了能够有效规范高等院校专业制定及管理工作,真正落实与增强高校专业制定上的绝对自主权,文件中明确指出,高校应构建及完善专业发展保障体系,实施专业自我评价。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是日常教学工作中主要参照的标准之一,是检测教学质量、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方式。对此,构建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是专业发展及建设的根本要求,更是高校自身教学水平得以提升的根本保障。

一、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重要意义

1.有助于高等教育评价体系的完善

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是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构建的重要基础,从考察结构的角度上看,专业评价的考察主体对象主要包括地区政府部门、社会相关企业及高校自身。各种考察角度在专业评价上的重点内容也有所不同,政府部门注重的是对应用型高校的教学管理,体现学校对于国家在经济建设、政治与文化发展等方面所起到的作用。社会角度中的专业评价注重的是应用型高校毕业学生所掌握的专业能力对社会环境的适应程度。而高校自身角度中的专业评价则注重的是对专业价值上的科学判断,重视专业的优点与不足间差距上的评价,确立建设目标、推动专业发展[1]。通过校内构建专业评价体系,来实现不同时期的专业评价,重视质量上的审核与提升,在专业建设的设计、分配等方面为校内领导及教育主要管理部门的决定提供更加科学优质的服务,从而使得应用型高校资源能够实现最大化科学分配。因此,从考察角度及专业建设方面来说,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是促进高等教育质量評价机制建设的重要基础。

2.有助于高校满足外部评价要求

构建应用型高校自身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是高校应对外部评价工作的基本要求,更能够有效弥补外部评价中用统一的评价标准来衡量各大高等院校所出现的相关不足问题。教育水平评价工作在推动应用型高校改变传统教学思想、树立当代教育理念、加大教学力度、提升教学中心地位、优化办学条件及加强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使其成为了我国对应用型高校教学能力进行评价的主要方式。专业建设是应用型高校日常教学工作当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专业建设整体质量是评价院校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根本。故此,也可以说专业评价是教学质量评价工作的主要组成部分。但为了能够更好地顺应地区经济的发展,应用型高校在努力发展应用类专业、新兴专业以及综合类专业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过程中,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去衡量不同的专业建设能力,是无法实现用评价促进建设的评估目标的。构建校园内部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能够有效削弱评价的判断性功能,体现出评价的过程性作用,有利于应用型高校建立长期有效的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因此,制定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是顺应院校自身专业建设的根本需要,同时对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评估信息体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2]。

3.有助于高校优化自身评价机制

校园内部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是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的根本需求。专业建设是实现高校战略性发展计划的重要内容,将会直接对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教研整体水平及社会服务能力等方面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应用型高校实施专业评估评价能够更加科学全面地掌握专业的真实发展状况,精准地判断出专业建设是否能够顺应社会市场与地区经济发展的需求。当前,重视外部评价而忽视校园内部质量保证是许多应用型高等院校共同存在的问题之一,而这种外部评价方式通常能够实现鉴别评价等级目的,却无法实现用评价促进建设、促进改革的根本目标。应用型高校根据教育部门开展的评价,并未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而是过于重视评价结果对于自身发展的影响。大部分应用型高校自我评价体系还未健全,许多评价体系都是为了应对外部评估所制定的,没有根据院校自身实际情况来主动实行评价,无法满足专业教学质量的基本需求。对此,应用型高校构建内部评估评价标准体系,不仅能够增强自身评价的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提高整体专业建设能力,同时也能有效促进高等院校自我评价机制的制定与完善。

4.有助于高校评价机制网络建设

通过网络信息技术构建现代化的信息采集系统,让应用型高校的核心工作信息输入与采集真正变成一种常态,并将教学、科学研究、管理、评价及服务等工作整体过程中的相关信息纳入到高校信息库中,为应用型高校的专业建设及重要决策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为了更好地面对不同等级和不同方式的评价,各大应用型高校通常要动用大量的人力与物力,来对大量的信息进行采集与整合的工作,但评价后信息资料将会作为档案被保存起来,并未实现信息的有效采集与充分利用。在教学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应用型高校要构建自身的专业信息平台,以期来实现院校教育资源管理的智能化、高效性。

二、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1.鉴别与引导有机结合原则

通过应用型高校教学专业评价,全面了解专业建设的实际情况,实施专业建设整体筛查的同时,找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并引导高校各专业向可持续性发展方向迈进。重视专业的拓展及内涵建设,共同前进,积极顺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不断完善应用型高校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学校发展目标及人才培养目标,突出实践技能与应用人才培养的特征,将教育质量作为根本,加强专业教学与资格认证有机结合,重点扶持优势与特色专业的革新与发展,全面提升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质量。

2.全方位、多视角考察原则

在全方位考察应用型高校当中专业建设实际情况下,注重评价影响专业建设与发展的主要因素,坚持评价方法的科学性、规范性及针对性,将专业发展中的相关要素从多种维度进行分析[3]。从课程体系构建与教材开发到教学模式、理念、方法的改革,从专业人才培养根本目标到人才培养的真实效果,从师资团队的质量到学生就业方向及指导,将社会的实际需求与学生的实际需求相互整合,将应用型高校办学条件、教学及管理过程以及教学实效性相互整合,充分展现出应用型高校教育在人才培养上的努力与文化弘扬上的重要使命。

三、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构建的有效路径

1.基本评估评价体系框架

高校以往所采用的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严重影响了实际评估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通常情况下,应用型高校为了面对评估抑或是进一步强化自身院校的专业评价,而构建了评价专业部门,在专业建设的形势下,高校教务处最终将会成为专业建设的主要部门,来负责专业评估方面的相关事宜。但专业评估作为专业建设的重点内容,教务部门在评价指标制定、开展实施、评价反馈上有着充分的自主话语权,甚至有时会出现由教务部门直接全程管理与决定评价结果的现象,将评价部门架空,使其成为形式上一种摆设。与此同时,评价部门相比于其他行政部门来说,与他们所处的等级地位相同,在对数据进行搜集与分配任务上却受到一定程度的行政职权的干预与限制,无法确保信息的有效性与综合性,进而严重影响了专业评价工作的有序开展。教学事业的信息化建设为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体系的革新拓展了全新的空间。高校应充分确立自身的责任与目标,致力于更具价值的专业建设,在专业评估评价体系的构建过程中不断强化自主性。专业体系的建立应用信息化技术来搜集信息,从管理层的角度上看,可以有效缩小职能部门在行政权上的掌管范围,同时还能真正实现信息常态性的搜集与整体的统一管理,防止数据重复搜集与反复结合。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体系对数据所实施的是不同的处理方法,最大限度地运用了有效信息,同时也实现了通过形象直接观察的范式展现信息及其分析的最终结果[4]。

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体系作为专业信息当中的整体有效系统,不仅要与校内各部门的常规管理平台相互结合,而且要加强与主要管理部门中的评价系统之间的有效对接,构成校内评价与外部评价有机融合的评价模式。只有真正将校园内部评价与外部监管这两种评价模式结合到一起,共同制定专业建设质量保障系统,才能从根本上确保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专业评估评级体系的构建目标即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实现信息的科学合理、规范化的收集与研究,使所收集的信息转变成常态,进而将教学、监管与管理的整体过程当中有关的信息及时有效地纳入到信息系统中,挖掘出专业发展中所逐渐形成的优势及暴露出的具体问题,最终为应用型高校专业建设以及人才培养方面提供有利的信息支持。

2.專业评估评价指标制定

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机制是其内部开展专业评估通过现代化网络信息技术实现的一种便捷高效的组织形式,而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则是该组织形式当中的主要内容,且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用型高校要结合自身院校的发展现状及办学特色,构建科学合理、实用性较强的标准体系。对于各种类型高等院校、各个专业,评价标准体系的含义与定量也有所不同。专业评价标准的制定应切实贯彻以评价促进改革、以评价促进发展、以评价促进管理、评价与发展有机结合、重视专业建设等原则,根据专业评估评价,来促使从高校实情出发,确立专业定位及发展目标,强化建设,深化改革。要全面了解专业发展情况,尤其是专业在人才培养、教育发展及课程体系构建等方面存在的不足与优势。

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价指标在制定时,应严格遵循以下几方面准则:首先是共同特性与个性相有机结合准则。应用型高校在培养有利于区域经济发展的应用型人才的过程中,专业评价指标不仅要遵从教育的自然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出其整体特征,同时又要进一步体现出院校自身的专业特征与办学特色;不仅要全面显示出专业建设状况,同时要突出专业中的重点内容;不仅要符合高校专业评价要求,同时又要实现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估的完美对接。应用型高校在实施校内专业评价过程中,要基于严格考察专业日常教学工作的根本性指标,进一步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在指标制定时要重视实践教学、实践基地建设、毕业设计及论文等有关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评估指标,重点体现出应用型高校在专业建设上对应用型的认知与具体要求。

其次是教学目标与过程有机结合的准则。教学的目标评价指标可以真实地呈现出专业建设当前的情况,例如教学研究能力指标中专业教师所发表论文总数、各等级教研项目的实际数量等均属于目标类的评价指标,所表现的是当下真实情况却无法体现出指标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具体转变。而过程评价指标则更加重视指标自身的发展能力及速度,例如教研工作的研究成果数量的增长幅度、负责项目层次提升高度、学生参加创新实验项目的整体上升比例、高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与发展动态等方面的指标,能够更加全面地考察不同专业发展的提升效果及办学能力的增长情况。

结束语

应用型高校的专业评价为专业筛选、专业发展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参考依据,同时也为其人才培养教育工作提供了关键性的基础决策参考。应用型高校专业评估评价标准体系将通过网络信息技术,高效便捷地对专业发展信息实施采集、研究及反馈等功能性处理,真正实现用专业评价的方式来推动应用型高校的专业发展不断向更加科学、合理的方向迈进。利用建立网络化、有着鲜明高校特色的教育质量保证信息系统,能够让应用型高校中主要的信息输入、采集变成一种常态,并将教学研究、教学管理、教学质量、教学服务及其评估的所有过程中产生的相关信息及时有效地纳入到应用型高校信息中心系统当中,从而为校内专业建设及领导决定提供更加有效的数据支持。从而切实提高应用性高校的教学质量,明确其专业建设方向,深化教育改革,为社会培养更多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稳固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平.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31(6):32—34.

[2]陈玉凤,徐睿琛,牟占军.我国高校专业评价研究的现状与趋势[J].重庆高教研究,2017,5(2):115—121.

[3]袁东敏.高校本科专业综合评价:问题、借鉴与选择[J].当代教育论坛,2017(4):65—73.

[4]卢萌,胡连利,许明远.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质量标准体系研究[J].保定学院学报,2017,30(3):112—123.

(责任编辑:朱 岚)

猜你喜欢

构建路径应用型高校意义
创新创业视角下高校跨学科创新课程体系的构建探析
从马克思的社会有机体理论看和谐社会构建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