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中小学研学旅行面临的几个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2018-07-18王婷婷刚祥云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课程化中小学教育研学旅行

王婷婷 刚祥云

摘 要:时下有关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话题,引起了教育界的普遍关注。但是究竟何谓“研学旅行”以及如何合理地推进研学旅行并使之落地生根,仍存在一定的学理困境,主要体现在:第一,“研学旅行”的义涵及其必要性尚未被普遍理解;第二,实践过程中易出现“难接地气”“逐利而无学”“安全不好保障”等问题。基于此,提出以高校研学旅行理论方案的研发与推广为首要,以研学目的地对接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资源的整合为必要,以研学旅行课程化的有效拟定为方略,实现研学旅行“高校+中小学+旅游地”一体化的思路。

关键词:研学旅行;中小学教育;课程化;教学资源整合

中图分类号:G40-03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1-7836(2018)05-0075-03

随着国家有关部门对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议题的重视,相关话题一时间“火”了起来。尤其是过去的2017年5月24日到27日,在河南林州召开的“中国研学旅行联盟成立大会暨红旗渠研学旅行论坛”,有140余家政府机构、科研教育单位以及旅游企业代表参加了此次会议,会上成立了中国研学旅行联盟,并将5月26日定为中国研学旅游日,发布了《研学旅行基地设施规范》《研学旅行基地服務规范》等一系列倡议书,会后一些主流媒体对此争相报道,头版头条,热闹非凡。但是兴奋之余,我们也应该谨慎反思一些问题,究竟何谓研学旅行以及如何合理地推进研学旅行,并使之落地生根,仍存在一定的学理困境,主要体现在:第一,“研学旅行”的义涵及其必要性尚未被普遍理解;第二,实践过程中易出现难“接地气”“逐利而无学”“安全不好保障”等问题。基于此,有必要以高校研学旅行理论方案的研发与推广为首要,以研学目的地对接学校教育进行有效资源的整合为必要,在研学旅行课程化的有效拟定下健康运转,实现“高校+中小学+旅游地”的研学旅行一体化。笔者就以上问题展开论述,并就相关建议在一个较为宏观的前提下做一些具体性的说明。

一、“研学旅行”及其必要性

“研学旅行”是一种践行校外教育的重要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可以说是一种传统教育形式,而在我国试行也就是近几年的事。回顾国内“研学旅行”的足迹,可以从2013年全国个别省市地区进行试点探索说起。2014年7月,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学生赴境外研学旅行活动指南(试行)》;同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1431号),再次提出要积极开展研学旅行; 2015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旅游投资和消费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支持研学旅行发展,把研学旅行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教育范畴”。直到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公布首批“中国研学旅游目的地”和“全国研学旅游示范基地”[1]。同年12月,国家教育部联合一些部门印发了《教育部等11个部门关于推进中小学研学旅行的意见》,提出将研学旅行纳入到中小学教育教学计划之中,并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的义涵及其重要性做了一些阐述。《意见》指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门和学校有计划地组织安排,通过集体旅行、集体食宿方式开展的研究性学习和旅行体验相结合的校外教育活动,是学校教育和校外教育衔接的创新形式,是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是综合实践育人的有效途径。”简而言之,“研学旅行”是一种有计划有组织地在旅游过程中,践行校外教育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毫无疑问,“研学旅行”观念的提出,有它自身的价值和时代意义,主要体现着一种教育理念的合理化转向,总结它的益处可以归纳为如下四个方面:

第一,对于参与者个人而言,可以增长知识,培育情感,锻炼意志,使参与者的身、心、德、智、体等获得全面发展。因为研学旅行过程中需要参与者直接介入研学内容及其活动,与之发生亲密接触,深度体验,继而开阔视野,从中有所“学”。在这一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人的知、情、意等心理结构,有效配合,协调运转。

第二,对于群体社会而言,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传承历史文化,弘扬核心价值观,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拉动经济,促进某些机制的完善,这里虽然有所拔高,但并非不可能,因为一个良好的社会运行机制,需要多种功能的配合,多方面的协调发展,因此研学旅行的合理化运转必然对这些因素有所影响。

第三,对于教育方式而言,它无疑是一种对新兴教育方式的探索,而且可以是积极有为的。因为按照提倡的原则来说,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是由教育部和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它的落脚点是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经验进行某种深度融合,在轻松愉悦的旅游过程中学习,是一种现行学校教育之外的校外实践“补偿”。研学旅行是在“寓教于乐”中“做到没有一处海洋,河流和泉水里的鱼类是你不知道的,天空中的飞鸟,森林里或果园里的一切灌木和乔木,生长在地面的各种矿产以及世界东方和南方可以见到的各种各样的宝石,所有这一切你都应该知道”[2]。

第四,对于生活质量而言,可以减少学生日常生活的单调,引导他们健康地利用闲暇时光。一方面,带领学生或亲近自然,或走进人文,抑或参与自我创造,能增强生活的趣味与多样性,满足了学生出门旅行的愿望,丰富了学生的阅历,增加了学生日常的审美体验;另一方面,巧妙地将学生从如今花样繁多的电子产品中解放出来,从繁重的课后练习中解放出来,这些无疑都能对生活质量的提升有所帮助。

总之,“研学旅行”不失为一种积极有为,而又潜藏巨大力量的教育践行方式。但是这一方式,在实施过程中也可能面临一些问题,不容忽视,如果对于有些问题视而不见,或见而不理,必然生成“后遗症”,恐难持久。

二、“研学旅行”践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任何一种新型理念的践行,背后难免会生出一些问题,对“研学旅行”在实践过程中易出现的问题,主要归纳为:

第一,“研学旅行”方案的大而笼统,难“接地气”。由于国内不同地区所拥有的旅游资源不一,承载能力有异,基础设施也有自身的特点,所以在研学目的地的选择及其研学方案的制定时,要慎重且要“接地气”。那么如何“接地气”,就是要在一个大的原则下,尽量坚持一些具体的原则,距离选取“就近”原则,目的地选择“个性”原则,教育内容与活动方式设置“多样化”原则,以及坚持不同季节旅游人群与当地旅游资源的“变化”原则。更为重要的是,研学方案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到研学结束后是否真的能惠及“研后之教”,这直接关系到研学活动的持续开展。

第二,“研学旅行”观念及其必要性,尚未得到普遍的理解。意识观念的陈旧或者误解,可能会阻碍甚至阻碍“研学旅行”茁壮成长的脚步。比如:刚刚过去的2017年5月26日,联盟成立大会上,笔者作为参会一员,在会议期间与一些企业及教育机构代表有过简短的交流,在交流的过程中笔者深感到很多人并没有完全理解“研学旅行”的宗旨及其意义,仍然仅仅停留在“游玩”和如何做能够获得自身的利益上,有“游”而无“学”,在这一处境下,更何谈那些只是略有耳闻或尚未听说过这一名词的学生家长及其学校领导、教师能理解呢?况且学生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他们制定课外活动的一个“标尺”。此外,就目前中小学的教育现状而言,“升学率”仍是第一位,家长和学生大部分都愿意将时间和金钱投资到与分数直接相关的校内课程上,而投资在与升学课程无关的活动上的时间和金钱都被大大压缩。

第三,鉴于研学旅行活动的特殊性,一方面学生出行的安全问题尤为重要,另一方面研学过程中可能会滋生“逐利而无学”的现象。首先是对校外活动的安全性考量。出门旅行,安全是重中之重,出行前如何设计研学路线并做出安全评估,拟定安全规范,如何规避风险;出行途中,遇见意外情况,有何种应对的紧急预案;对于已经出现的安全问题,如何处理,如何认责,都要解决在研学之前。其次,在“研学旅行”实施过程中,必然会涉及到一些旅游企业,乃至教育机构的参与。因此多部门合作,不同理念有时难以统一,某些企业或教育机构有“逐利”倾向,因而研学旅行是否能真正以“学生为主导”,如果没有合适的规范机制进行约束,就很有可能使“研学”变成企业或机构的摇钱树,使研学旅行滋生一些不必要的“负效应”。因此,这就需要国家有关部门保持警惕,且要实施有效的管控。

三、“研学旅行”践行过程中所遇问题的解决策略

对于以上可能出现的某些问题,部分已在论述过程中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接下来我们主要围绕“研学旅行”方案的制定与推广,研学目的地旅游资源的整合以及提倡在国家有关部门的管控与企业参与之下实行课程化的运作模式,并对这些主要策略的具体操作方法做出必要的探索。

1.以高校研学旅行理论方案的研发与推广为首要

高校具有丰厚的师资力量,有一批具有长期从事心理学、教育学、历史学、地理学、人文学等方面的研究专家,他们有丰富的经验,借助于理论素养,结合一定的教育学发展规律,可以制定出比较切实可行的研学旅行理论方案。一旦某些合理的方案提出来,可以在当地的研学旅行基地做试点推广,在推广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同时,高校在制定研发方案的时候,有必要分阶段、分内容、明确目的,因为不同阶段的学生心理需求是不一样的,小学生和中学生接受心理有差异,对于研学目的地的兴趣点也各有差异。

2.以研学目的地对接学校教育进行资源整合为必要

合理的方案只是一个首要条件,研学旅游目的地的资源整合也非常重要。这就需要一些景区的建设必须对接学校教育、学校课程,分阶段执行,针对小学与中学研学内容的不同,做出调整。甚至,可以在景区的开发建设之初,可以将研学考虑在内,结合专家、教师等的意见,设计成集大众旅行、研学旅行等多种旅行模式为一体的综合性景区。另外,教育和旅游部门相结合,可以使两个部门发挥各自的优势,学校将烦琐的旅行交由经验丰富的旅行机构代为操作,而集中精力关注“研”和“学”,既能转移风险,又能给学生减轻经济负担,使研学旅行既有“学”,又能“游”。例如,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出的“辅助与补充學校与家庭教育”研学旅行,在旅行社的代理下,一时8所学校6 000名学生进入大学,他们各自“探秘奇趣的昆虫世界,其中有蝴蝶欣赏,了解蝴蝶的生活习性等;探寻农耕文化,包括了解蜜源植物、寄主植物、蝴蝶文化,认识石碾、马车、风车、水车等,感悟中国万年农业;踏入深厚土壤世界,感受五色土壤的神奇,园内识花认树,走进神秘植物世界,参观室外五谷杂粮、中药材;探寻动物世界的神奇奥秘,观看电影《地下仪仗队》《植物私生活》《云断秦岭》等。”[3]

3.以课程化的拟定、运行为方略

倘若要将中小学“研学旅行”进行持久,就有必要将这一活动纳入中小学的课程体系当中,以课程化的拟定,运行为方略。在这一方略运行当中,要注重课程设置的趣味性,教学方式的多样性,课程内容的丰富性,教学目标的综合性以及研学过程的具有的启发性与教育性,可以说研学旅行课程化就是要秉持“寓教于乐”的宗旨。现实中,中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抽象思维能力相对较弱,同时,好动、爱玩,他们更渴望新颖而形象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简单而又有启发性,引导参与亲自体验,这些都是课程化有必要参考的因素。

另外,陆庆祥博士提出的:“遵循自然适应、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同时要培训专业研学导师,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体验,采取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以过程考核柔性评价为主要考核和评价方法。”[4]这些见解值得在课程化设置中深思和借鉴。

四、结束语

总之,以上笔者关于如何有效地推进研学旅行提出了一些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一些应对策略,借以抛砖引玉。对于处在中小学阶段的孩子,我们需要投入更多的爱心与关怀,诚如我国著名的教育家丰子恺先生晚年曾自白的那样,“近年我的心为四事所占据了:天上的神明与星辰,人间的艺术与儿童,这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是人世间与我因缘最深的儿童,他们在我心中占有与神明、星辰、艺术同等的地位。”[5]研学旅行,就是为那些“小燕子似的一群儿女”走出课堂,亲近自然,了解人文,健全身心,所准备的一份课外“礼物”。

参考文献:

[1]朱立新.研学旅行专题主持人语[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2).

[2]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系,浙江大学教育系.西方古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4.

[3]王昆.研学旅行如何“学游兼得”[N].北京日报,2015-04-29.

[4]陆庆祥,程迟.研学旅行的理论基础与实施策略研究[J].湖北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7(2):22.

[5]丰子恺.儿女[G]//佛无灵散文集.北京:京华出版社,2005:35.

(责任编辑:蒋 琰)

猜你喜欢

课程化中小学教育研学旅行
大学生研学旅行市场需求研究
对“文化之旅”研学活动的几点思考
对“家庭教育课程化”的认识、探索与建议
研学旅行研究进展与启示
中小学教育管理机制研究
中小学教育中的教育技术应用有效性研究
发展心理学在学前教育和中小学教育中的应用
研学旅行产品开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