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文化翻译观看民俗文化翻译

2018-07-16李芸泽

北方文学 2018年9期
关键词:翻译民俗文化

李芸泽

摘要:民俗文化的翻译有助于促进“中国文化走出去”,本文分析了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并探讨了文化翻译观在民俗文化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俗文化;文化翻译观;翻译

一、民俗文化简介

民俗文化,也称为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逐渐形成的代代相传的风俗生活文化的统称。它是普通的人民大众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非物质的东西,因此,近几年学术界很多专家也将其称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民俗文化博大精深,它不仅仅是人类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深厚文化的积淀,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民俗文化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瑞士的霍夫曼--克莱耶在《民俗学文献录》一书中把民俗分为象征物、惯习及其原物、技艺与一般艺术、民间诗歌故事戏剧等共18类,因此,传承保护民俗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加深中国对外交流,让外国游客感受浓厚的中国风土人情,体会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从而弘扬中国民俗文化传统。

二、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现状与研究价值

民俗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秀非物质文化遗产反映了许多我国深层的传统价值观念和民俗文化内涵。近几年来,我国翻译界对民俗文化翻译研究越来越重视,在中国知网上以篇名“民俗文化”并含“翻译”进行高级检索,期刊论文共87篇,据统计,民俗文化翻译研究成果发表于核心期刊的文献仅13篇,占14.9%,硕士论文21篇,占24%,目前尚未找到该方面的博士论文,这说明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的领域有待拓展。

综观近二十年来该领域的研究发展,国内对于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大体可归类为民俗翻译策略与技巧、民俗翻译问题与现象分析、翻译理论探讨、综合论述与评价等四个方面。(姚丽文:2013)在国外,该领域也有很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Mona Baker、Kirsten Malmkjaer等学者自90 年代开始将语料库运用于翻译研究。Charles Bernstein 认为异质性对民俗学和翻译研究至关重要。

目前,国内大多数与文化翻译相关的研究都只是着眼于客观,多是通过一些文学作品来予以体现,而对中国民俗文化的翻译这个方向进行研究的人则非常少,关于研究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的翻译更是凤毛麟角。因此,需要广大翻译研究者多方面深层次地进行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对于民俗文化翻译的研究不仅有助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实现文化“走出去”的战略目标,也能为各大高校翻译教学和实践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照,将民俗文化的英译研究作为教学案例,可以为传统的翻译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鲜活的教学内容,对学生授之以渔,也能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综合素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翻译实践能力,为文化传播培养高端的翻译人才。

三、文化翻译观与民俗文化翻译

翻译是一种凭借语言转换的文化传播手段,犹如一座双向桥梁。(刘宓庆,2016:1),他认为21世纪翻译理论研究将面对许多新问题、新任务,而其中最大的问题,人们最广泛关注的问题将集中于文化翻译。在这方面,英国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学者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和已故美国比较文学和翻译研究学者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所起到的開拓性作用是不可忽视的。(王宁,2009:3)

(一)文化翻译观简述

苏珊·巴斯奈特(Susan Bassnett)在她和安德烈·勒菲弗尔(Andre Lefevere)合著出版的《翻译、历史与文化》(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一书中体现了她的文化翻译观思想。巴斯奈特认为:第一,翻译的单位不是传统的词句或篇章,而应该将文化作为翻译单位;第二,她将翻译分为文化内翻译和文化外翻译两大类,她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文化交流而非单纯的语言之间的转换,包括文化内的交流和文化之间的交流;第三,翻译的本质是实现文本在译语文化中的多层面的功能等值,不应仅仅局限于对原语文本的描述;第四,不同历史时期翻译有不同的原则和规范,翻译就是满足文化的需要和一定文化里不同群体的需要。

简单地说,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就是:翻译绝不是一个纯语言的行为,它深深根植于语言所处的文化之中。她认为,翻译就是文化内部与文化之间的交流,翻译等值就是原语与译语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Bassnett&Lefevere;,1990:8)。翻译肩负着让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让国际游客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的重任。本文将以苏珊.巴斯奈特的文化翻译观为依托,从宏观上探索文化翻译观对于民俗文化翻译的启示,探讨既能在译文中准确再现中国俗所负载的文化色彩,又能巧妙地将中国民俗文化介绍给英语译文读者的途径,并为汉译英教学和实践提供可以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二)民俗文化翻译案例分析

中国民俗文化折射出人民大众生活的各个方面,其翻译亦属于文化翻译的范畴。文化传真则是文化翻译观的基本原则,在翻译过程中采用什么方法要充分考虑该方法是否有助于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是否能够有效解决翻译中出现的文化问题。案例分析如下:

1.天下第一鼓——陕北安塞腰鼓

The Majestic Ansai Waist Drum Dance of Nrthern Shanxi

陕北安塞腰鼓可以由几人或上千人同时进行表演,由于其磅礴的气势和精湛的表现被称作“天下第一鼓”,在翻译时切不能将其译为“No.1 Drum in the World”或是译作“the first Drum in the World”,此处的“第一”是汉语中的一种形容气势雄伟的夸张手法,“鼓”也不是一面特定的鼓,而是一种民间艺术形式“腰鼓舞”,翻译时应弃虚译实,译为“The Majestic Ansai Waist Drum Dance of Northern Shanxi”。民俗文化的特征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民俗文化内涵的语境,唯有将其放入适当的文化境之中才能真实地体现其深刻的文化内涵。

2.《九日齐山登高》

Climbing Mount Qi on the Ninth Lunar Month

杜牧为安抚友人张祜的失意情绪作诗《九日齐山登高》一首,中国人在重阳节当天通常会举行登高、赏菊、饮酒等活动,而西方读者对于重阳节的文化背景是不了解的,杨宪益将此诗的题目译为“Climbing Mount Qi on the Ninth Lunar Month”,将重阳节的具体日期翻译了出来,在翻译该诗中词句时为使西方读者理解中国文化,也加很多注释以补充说明重阳节的活动,不仅向西方读者介绍了中国的习俗,也使他们了解了该诗作的文化背景。“文化翻译观”将文化交流作为翻译的中心,主张译语中要保留原语的原汁原味,对内容和形式同样看重。巴斯奈特认为,翻译的目的是为了获得原语文本和译语文本在文化功能上的等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有较大的主动权,可以灵活重写,甚至打破原文的文学形式。(Bassnett&Lefevere;,1990:10)

3.粽子 a pyramid-shaped dumpling made of glutinous rice wrapped in bamboo or reed leaves

元宵 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

对于一些极具中国文化特色的食物名称的翻译经常采用意译法,在翻译过程中应舍弃词语的语言形式和字面含义,重点传达这些词语所蕴含的文化信息。采用这种翻译方法,能够避免外国读者误以为中国人的饮食习惯和他们相同,正确了解中国民俗文化。然而,虽然这种方法有效的传递了文化内涵,却不够简洁,不利于其在译语文化中广泛传播。因此,可以采用“音译+注释”的方法,将元宵譯为“Yuanxiao,sweet dumplings made of glutinous rice flour”.除食物名称,在其他具有民俗特色的词语翻译中也可以采用该方法,例如,将“太极拳”译作“Taijiquan,a kin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hadow boxing”;将中国的一种民间戏剧艺术表演形式“皮影戏”译为“Piyingxi,a type of folk show originated and per-formed in China”。这种翻译方法中“音译法”言简意赅,注释又可以帮助国外游客快速了解其文化内涵,音译名称在发音方面易于为译语受众模仿,在传播中国民俗文化方面也起到了“汉化”作用。

中国民俗文化具有多元性、复合性、阶层性、地方性等自成一体的文化特征,而此类特征又决定了在翻译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民俗文化的文化语境。“文化翻译观”认为,翻译应当满足一定文化里不同对象的需求。综合而论,在民俗文化的翻译过程中,我们可以综合运用多种翻译方法,因为翻译的目的都是要忠实且准确地传达民俗文化所蕴含的文化内涵,确保中国民俗文化有效地“传真”到译语文化中去,并不断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辨识力、影响力以及竞争力。

四、结语

翻译是双语交际,更是一种跨文化交流;翻译的目的是突破语言障碍,实现并促进文化交流;翻译的实质是跨文化信息传递,是译者用目的语重现原作的文化活动,其主旨是文化移植、文化交融。诚然,作为中国的翻译研究和文化研究者,我们首先应该立足中国的文化土壤,考察翻译对于中国新文化和新文学的建构所起到的重大作用。(王宁,2009:6)译员在诠释中国个性鲜明的民俗文化以及浓厚的民族特色时,应该以传达文化内涵为主要目的,选择合适的翻译方法,尽可能在保持原文文化内涵及特色的同时又准确地将原文信息传达给读者,让国外游客更真实地认识并感受原汁原味的富有中国特色的民俗文化。

参考文献:

[1]Bassnett Susan&Andre; Lefevere.Translation,History and culture[M].London:Pinter,1990/Shanghai: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2]蒋红红.民俗文化翻译探索[J].国外外语教学,2007 (3).

[3]刘宓庆.文化翻译论纲[M].北京:中译出版社,2016.

[4]王宁.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5]王钟锐.民俗文化专有词汇翻译方法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2).

[6]张静.中国民俗文化概论[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7]姚丽文.中国民俗文化翻译研究综述(1995-2012)[J].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2(4).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知行学院)

猜你喜欢

翻译民俗文化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地方民俗文化的传承
热贡地区民俗文化中的洁净观与实践研究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皇天后土——山西民俗文化的生成
本科英语专业翻译教学改革与实用型翻译人才的培养
浅析跨文化交际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