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生活化课堂的打造

2018-07-14郭方殷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教学情境小学数学

摘要:我们都知道,对于小学数学课来说,只有上得有趣味,才能吸引小学生。那么,怎样才能上出有趣味的数学课来呢?这就要贴合学生生活实际。为此,我们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达成之。

关键词:小学数学;生活课堂;教学情境

对于小学数学课来说,什么样的课堂才有意思,才有意义?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又会渴望教师能给他们呈现怎样的课堂?对于类似的这些问题,相信,我们很多小学数学教师都会不自觉地向自己发问,进而也苦苦思索这样的问题。笔者对此曾经进行过认真调查,经过对调查结果的全方位分析,笔者认为,生活化的课堂是他们所期待的。那么,对于小学数学这门学科来说,我们应怎样去打造这一课堂形态呢?笔者认为,这要从创设情境着手来做起。

一、 吸纳生活因素,重组知识架构

小学数学教材中,有很多内容虽然生活中常常用到,但是,这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却很少能够关注到这些内容。这时候,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要在仔细研究教材相关内容的基础上,努力找寻生活中小学生也能够感受到的一些现象,将两者有效的对接起来,并做到自然的将其纳入课堂教学活动当中,这就能够做到让生活改变课堂,让课堂充满生活的趣味。

教学“有趣的拼搭”这一内容,课前,笔者让学生分组准备一些学具,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所要准备的学习用具。所需准备的学具有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形、球若干。对于这些学具的用途,暂且保密,这样就会表现出一定的神秘感,这样就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上课师生问好后,笔者再说明学生所准备的教学用具的用途——比一比用乒乓托这些用具,看谁走得距离最远。游戏结束后,再揭示课题。这样的设计,就是针对小学一年级学生的特征,将生活中他们喜欢的游戏项目引进课堂。这样的设计,无疑达到了良好的效果。可见,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相关信息,重构教材,做到对相关内容的再组合。

二、 尊重学生个性,强化课堂实践

生活给我们的一个启示,这就是无论是学习本领还是经验,不拿到生活中去检验、去验证,就很难判断所学的到底会怎样。而这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学习知识,也需放在生活当中来进行考量。为此,笔者惯常的做法就是在课堂教学当中,设计相应的生活化活动。而要具体做到这一点,一方面,要将抽象的知识生活化,要让学生感到这就发生在生活中,也就是要让学生感觉到这些知识是可以“看得见”甚至是“摸得着”的;另一方面就是,这样的活动更多的是能够给学生以发现和体验的活动。

教学“整十数加、减整十数”这一内容,笔者就充分考虑到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尊重,引导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同学们,你想用何种方法来解决这一问题呢?”“请你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试着来算一算。”这样,学生就在笔者的鼓励下通过数一数、摆一摆等他们所喜欢的方式,开展尝试性的活动。这样,学生都能够获得各自的理解和认识。特别是,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够获得各自的学习成果。这样的设计,让学生自主选取喜欢的题目来练习,这样,一方面做到了对学生个性差异的尊重,另一方面也调动起他们的学习上的兴趣。当然,这种兴趣与他们在课外时空的心理感受是相似的、一致的。

三、 认真研判学情,强化体验练习

一般地,我们教师都非常注重课堂开始和主干部分的教学设计和指导。往往地,对于尾声部分教学重视不够。其实,正是在这样的时候,我们还是有很多的工作要做的。实践证明,如果我们能把这一部分工作给做好,那就能让我们的教学更出色、更富有成效。

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1)”这一内容,笔者在巩固这一环节,主要设计了一个针对性的练习训练:出示题目后,讓学生读一读题目,并针对相关的条件和问题作出整理,然后,引导学生再提出自己的假设,并进行针对性解答。这样的设计,就是围绕假设策略的重点,设计针对性强、层次鲜明的练习,引导他们获得对假设策略的深刻感悟和体验。这样他们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就得到了不断的积累。

四、 注重教学反思,拓展教学时空

课堂教学实践当中,我们往往只重视将生活引入课堂教学。比如,无论是课前的相关布置,课堂开始环节的导入和揭题,教授新课时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都是围绕生活化来设计的。但是,我们往往容易忽视这样一个重要环节,这就是在向课后延展这一环节做得不够充分。这样,事实上就造成了另外一个割裂。虽然,这一环对于某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或许产生的影响不大,但是,时间久了,也会造成“一头重”的弊端。我们都知道,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做得相对平衡,这才能够呈现出一个好的生态来。为此,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也要注重将课堂延伸到课外。

教学“简单的分数乘法实际问题(1)”,在课程总结时,笔者作了引述性设问:“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们都学到了什么?应用分数乘法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哪些实际问题?你还有其他收获或体会吗?请说出来让我们分享。”这样的设计,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梳理和反思,特别是对“这种方法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就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放到生活圈中去的意识。这样,就可以使他们的认识得以深化,认知结构得以优化。

综上所述,不管是生活化的课堂,还是情境化的教学活动,都需要我们教师能够做到合理有效的去设计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胡定荣.“教师专业修行的‘正道”[J].师资建设,2015年第1期第53页.

[2]雷莉.“浅谈草根式教学研究”[J].当代教育,2017年第3期第137页.

作者简介:

郭方殷,江苏省徐州市,邳州市宿羊山镇黄墩小学。

猜你喜欢

教学情境小学数学
微课助力,让小学语文教学大放光彩
信息技术下的小学语文高效教学探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