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出数学来

2018-07-14杨星月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低年级运用

摘要:兴趣是促使学生思维的关键,是保证学习高效的必要条件。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稳定、理解能力有限,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遇到很多阻碍。为了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教师传授的数学内容,本文介绍了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用以改善目前的教学状况,激发小学低年级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课堂效率,推动其数学思维发展。

关键词:游戏教学法;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运用

对儿童而言,游戏是最棒的乐园。著名的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最能激发儿童这种内在兴趣的莫过于游戏。”所谓游戏教学法,即用游戏的方式开展教学或在教学过程中加入游戏元素,让学生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知识、理解知识、深化知识的教学方法。简而言之,把“游戏”和“教学”进行了有效整合后就是游戏教学法。小学低年级学生是一群刚刚从以游戏为主导的活动转变为以学习为主导的活动群体,他们注意力不持久,且常与兴趣相关,游戏教学法正好符合这一阶段孩子的天性,寓教于乐,使学生学习数学时轻松入门,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受益一生。因此,老师在教授小学低年级数学过程中,不妨尝试游戏教学法。

一、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意义

1. 激发兴趣快乐学习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本身年龄小自制力差,数学内容又比较死板,若再加上乏味的传统教学方式,自然提不起劲,学生学得累,老师教得累。游戏教学法可以将儿童喜爱的游戏与数学内容结合在一起,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生动,富有吸引力,使学生拿出看动画片时那般的专注力用于学习。这样的教学法,不仅能延长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有效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孩子们以一种快乐的方式接纳知识,爱上学习。

2. 师生互动情感交流

采取游戏教学的方式传递知识,老师可以从多角度了解学生,关注到成绩以外的方面。小学低年级是孩子发展智力、培养逻辑能力的非常阶段,同时也是培养情感、培养人际关系的重要阶段。在进行游戏教学过程中,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互动变多,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变多,对孩子尤其是独生子女来说,是一个学会与人交往的好机会,一个学会团结合作,树立集体意识的好机会。

3. 放飞想象发散思维

处于小学低年级这个年龄的学生,本身对知识就有潜在的好奇心,对未知世界有丰富的想象力。他们受原有知识经验影响少,可塑性强,形象思维占优势,是培养数学发散思维的好时机。游戏教学恰可以调动学生的参与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反应力,提高学生的创造力。在游戏教学的课堂上,学生有更多思考的时间、探索的空间,让想象的翅膀得以翱翔,让思维的火花得以迸发,让每个孩子的个性得以充分的展示。

二、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运用的方法

1. 小故事传知识

故事可以说是小孩子的最爱。如果教师可以将数学内容用生动的故事方式讲给学生听,那么它一定能像一根魔法棒一样,让整堂数学课精彩纷呈。用故事串起的数学课堂,能不让孩子心动吗?一定能使学生兴趣倍增。有了兴趣,学生学习的动力提升了,专注力也提升了。

例如,在三年级上册“分数的初步认识”中,可以构思一个小故事,让学生参与进来。“在茂密的大森林里有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它们相亲相爱,互相都是最要好的朋友。某一天小猴子过生日,森林里的小白兔、小松鼠等朋友都来给小猴子庆祝生日,他们为小猴子准备了一个美味的大蛋糕。小猴把这个蛋糕切成了同样大小的几块,分给了他的伙伴。”聪明的小朋友,你知道每个小动物分到多少块蛋糕吗?学生既被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吸引,又从分蛋糕的故事里体会到了几分之一的含义,不仅注意力得到更好地集中,而且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哪怕为了分好这个蛋糕,他们也会学得更用心呢。

2. 小比赛练技能

小学生们虽然年纪小,但他们也有颗好胜的心。竞赛的方式可以激起小学生的斗志,让他们格外努力地去完成老师的任务。如果加上一定的奖励,那他们比拼的劲定不输于奥运场上的运动员。

在学习二年级上册的“表内乘法”时,老师可以设计一些比赛帮助学生记忆。例如,“口诀PK赛”:把学生分为两组,开火车背口诀,用时短的一组获胜。还可以将口诀倒着背再进行一轮。“口诀抢答赛”:师生对口令,每次给抢答最快的学生所在小组加一分,抢答错误扣一分。比比哪组总分高。“口算大王”:可以利用口算本上的口算题评选出又快又对的口算大王,也可以让学生自己出题然后同桌交换答题进行。最后还可以进行一个小小颁奖仪式,让学生有更强大的动力。这些简单实用的小比赛,能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在你争我抢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将数学知识和技能掌握得更加牢固了,将机械式枯燥的重复练习转变为学生喜爱的比拼,何乐而不为?

3. 小情景解难题

有些数学实际问题对小学低年级孩子来说比较难理解,这时候一味地解释也许并不能起到满意的效果。教师教学时,结合现实生活,让学生积极参与进来,会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实际价值,从而更加愿意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当中。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元、角、分”的小小商店这一课中,架子上摆满了商品,有地球仪、书包、玩具熊、洋娃娃积木、跳棋、篮球、词典、笔记本等物品,他们的价格分别为32元、35元、20元、11元、30元、8元、10元、4元等,问题是“有30元钱,买一个玩具熊猫和一个洋娃娃,钱够不够?”尽管老师向学生解释得很仔细,而且讲了很多遍,学生始终理解起来很难。于是让一个学生扮演老板,几个学生扮演顾客,学生们都很积极地参与,表演起来也很认真,当学生拿着钱具体进行操作时,他们会认真地思考,而且在表演时,一个学生算出来玩具熊猫和洋娃娃的价钱超出手里的钱时,竟然还会说能不能便宜点的,全班同学都笑了,老师也觉得很有趣。在教学数学时,采用生活情景式的方式结合数学内容,不仅使同学们认真参与进来,容易理解,也培养了学生从小的生活经验,可谓一举两得。

4. 小游戏比能力

在数学课堂上插入一些辅助教学的小游戏,不仅能使数学课变得有趣,寓教于乐,使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具体、直观、生动,而且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学生的能力,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消除学生对数学的抗拒思维。

例如,在二年级上册“乘加、乘减”这一知识点的学习中,有个内容是计算出“正”字图的统计结果。学生凭空很难理解“一画代表一次,一个‘正字代表五次”这句话的含义。这时候便可以用一个“石头、剪刀、布”的小游戏让这个抽象的解释直观化。先请一个同学跟老师PK,老师赢一次就在老师那行上画一笔,学生赢就在学生那行上添一笔。10多回合下来,不用说什么学生也理解了,而且印象深刻。5个“正”加2画还能不会算?课后同桌之间还可以继续玩这个游戏,甚至学生想到以后投票选班长的时候就可以用画“正”字的方法。这样的游戏教学不仅清楚地传递了数学知识,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增加了学生之间的交流能力,培养了和谐的同学友谊。

综上所述,游戏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师生、生生间的情感交流,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种教学法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同时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不失为一个好的教学法。因此,将游戏教学的方式运用到数學的学习中,是一个我们值得探究的课题,需要更多的研究与实践。本文提出了通过小故事、小比赛、小情景、小游戏的方式来将游戏教学运用到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希望可以带给小学教师一些改善课堂教学模式的启示。

参考文献:

[1]巴桑多吉.浅析游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杂文月刊:教育世界,2014(12):201-202.

[2]朱翔羽.浅析游戏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6,34(34):105-10634(34):105-106.

[3]王剑锋.浅析游戏教学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J].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16(9).

作者简介:

杨星月,江苏省苏州市,昆山市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游戏教学法小学低年级运用
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导入环节的探索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