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018-07-14鲁琳

考试周刊 2018年63期
关键词:存在问题小学语文

摘要:本文通对小学语文写作实情出发开展分析,在分析中总结出小学语文在写作教学方面存在写作目标、写作素材、写作形式单一,学生对写作教学缺乏兴趣等问题,通过本人在写作教学工作方面的工作经验进行策略浅析,希望广大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思维方面实现由单一维度写作教学向多维度互动写作思维转变,实现学生在小学语文课堂学习过程中,在读、写、思、行方面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存在问题;提高写作能力;策略浅析

一、 引言

在当前素质教育大环境下,在小学语文教学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已成为广大小学教师需面对的首要难题。写作能力与学生日常生活存在着紧密联系,通过写作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并且能够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知能力,在生活中有所感悟时都能够及时记录。写作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存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加以重视,并通过创新性教学手段促使学生在写作中有所思考。

二、 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写作教学工作中缺乏师生互动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工作中,教材在教学内容安排的方面的缺失,教师通常采用从课本出发对学生练习写作内容进行安排,忽视了学生当前逻辑思维发展、兴趣爱好指向、语文基础强弱等方面的问题。在写作练习中如何命题、如何评改都根据教师喜好随意变动,随意命题导致写作要求缺乏针对性,随意评分导致评析体系缺乏,随意评改导致评改重点不够突出,上述各方面的缺失导致学生写作能力水平止步不前。

2. 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相分离

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中存在“阅读赏析”板块,选用的都是优秀阅读范文。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许多教师由于对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内在联系认识不够充分,导致对阅读范文板块不够重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只是教授学生如何读懂文章,并没有实现通过阅读引导写作。在词汇运用、写作手法、写作思维等方面教育工作缺乏正确引导,导致“读”“写”分离,这样传统的教学思维是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也不利于学生语文思维的多维度培养。

3. 写作教学未能走出课堂

小学学生在当前学习阶段,学习知识点繁多,学习任务较大,学习生活范围停留在家与学校之间难以抽身,造成对社会、自然的感知有所缺乏。一篇好的文学作品,来自社会生活中的素材必不可少,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学生在阅历、知识构成、思维感悟等方面才能全面发展,实现通过文章对自身情感传达真实传达,实现文章具有生活性、人文性、社会性。

4. 对学生写作内驱力培养存在缺失

在当前小学阶段,语文科目考核依旧为分数导向,学生在日常写作教学中接受的教育也多为写作技巧教育,学生为了取得高分数进行写作技巧练习。导致文章华而不实,文章单纯是由优美词句堆砌,文章内容存在空洞和核心思想不够突出的问题。有目标、有感悟、想传达、才是科学正确的写作动机,通过这些积极写作内驱力的影响,学生创作出的文章才具有高度原创性,在文章内容方面结构合理、内容充实,在文章核心思想方面实现有力传达。由此可见,正确、科学、积极的写作内驱力培养尤为重要。

三、 小学语文多维度互动写作教学实施策略浅析

1. 师生充分互动,实现互相成长

师生互动前提是构建一种轻松、和谐、平等的教学环境,教师仅作为引导者存在,实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充分互动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对写作内容、写作技巧、写作思维多方面补充,最终实现学生在语文科目的全面发展。

教学实例:在教授《七律·长征》课程时,首先通过播放本人通过电影、纪录片截取后制成的微课,在播放过程中对长征的大致过程和突出事件进行讲解,促使学生具备基本的感性认知,在观看完毕后以小组的方式开展讨论,学生在讨论中畅所欲言,实现思维的有力碰撞。在学生小组讨论结束后,开展评论文写作技巧、写作方法方面的讲解教学,要求学生结合长征故事进行评短文写作,在文中需写出对长征的看法。這样的教学方法实现了师生、生生充分交流,并在交流过程中通过老师适时引导使得学生对写作技巧熟悉、掌握,并通过文章创作实现了写作方法的具体运用,促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做到有方法、有素材、有思维。

2. 阅读与写作充分融合,实现共同发展

首先写作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山中访友》一文教学过程中,本人首先要求学生进行场景联想,对山中景色、和访友内心情感进行写作。写作完毕后开展教学工作,要求学生在文章学习过程中感受作者写作的感情和技巧,并记录下来,实现文学审美培养和先进写作技巧学习,通过情景带入的方式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写作兴趣。其次阅读可以对学生写作素材进行有力补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收集一些短小精干的美文,在课上教师对其中存在的字、词、写作技巧方面的充分讲解,要求学生进行情景带入,开展想象,身临其境地体会到文中书写的核心情感和写作技巧,并把文中包含的各种知识点充分吸收,转化成为自身的写作素材。最后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在教学工作中,每当讲解到文章高潮部分,学生给予的教学反馈都会相应发生变化,体现出学生在面对文学之美的时候都会有所思、有所想、有所得。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自发的阅读习惯进行培养,实现学生在阅读中的感情、感悟可以通过文章形式记录、传达。

3. 内外互动,增强写作体验

内外指的是学校内与外、课堂内与外的教学方法、内容需要充分融合,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全面发展。在学校方面,可以通过具有鼓励举措的写作活动开展,为学生构建一个展现自我写作水平的平台。还可以通过校园阅读室、网络阅读云平台的建设,为学生自发阅读提供基础保障。还可以通过专业语文教师队伍建设,当学生在写作方面出现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网络对教师开展提问,为学生写作提供科学指导。

综上所述,在素质教育大环境,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开展的写作教学,教学侧重点不能仅停留在培养学生的写作技巧,还需通过创新性教学手段实现学生在感性认知、生活联想、文字语言表达能力的全面提高,促使学生在课上、课下有所思考时都能适时记录、创作成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郭丽萍.“口述→写话→习作→创作”:小学语文写作能力层次式培养模式探索[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104-106.

[2]王伟.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11(11):198.

[3]范延霞.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J].学周刊,2014(11):186.

作者简介:

鲁琳,辽宁省沈阳市,辽宁省沈阳市实验学校东校区。

猜你喜欢

存在问题小学语文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