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对中职学生异常个性识别和矫正的研究

2018-07-12王亮

新校园·中旬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矫正中职学生

摘 要:中职学生由于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个性发展过程中出现异常不在少数,如不及时科学地加以引导和矫正,对其将来社会活动、职业生涯会产生较大困扰。因此,中职班主任要在教育、管理方面进行科学识别,针对个案采用正向标签理论等系统方法,进行有效引导和矫正。

关键词:中职学生;异常个性;矫正

一、引言

人具有社会性、主体性、独特性,其发展和演变具有复杂、系统的典型特征。个性教育是有意识地形成受教育者积极的个性品质,克服消极的个性品质。中职学校班主任在对中职学生实施正向塑造时,既要长期关注学生性格的培养,更要重视对异常性格的识别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矫正。

目前,在已有文献中,关于班主任对中职学生个性识别、引导的专题研究不多。中国知网中共有12篇相关文献,主要集中于四个领域。一是关于班主任性格对学生外在的影响。朱可成(2013)就高校班主任性格对学生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库尔班(2006)、陈美胜(2012)等学者对班主任性格对学生的影响结合实践进行分析。二是对不同性格学生的调研。俞晓娟(2015)就初中班主任研究民族学生性格冲突对班级管理的重要性进行了分析;罗友祥(2014)就班主任如何对待性格迥异学生,研究指出应讲究方法、区别对待;王奎礼(2011)就班主任如何在工作中对待性格差异的学生进行方法研究。三是对不良个性学生的矫正引导。李永华(2008)、隆胜(2010)研究了班主任应当如何引导性格孤僻的学生课题;邵友凡(2007)针对单亲家庭中学生双重性格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对症下药的方法。四是对学生良好个性的塑造。许国美(2013)、李德芳(2011)分析班主任如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性格,提出可操作的意见和建议。

二、异常个性的特征识别

研究表明,个性是表现人的态度和行为风格的心理特征。一个人若是性格异常,将会明显影响个人的品行与进步,影响正常的人际关系,不能适应正常的工作、学习和社会活动。中职学生中常见异常个性的特征主要有五个方面。第一,冲突型性格。社会环境和人际适应能力差,不合群,对外界承受能力差,情绪不稳定,缺乏自制、自控能力,易受不良行为影响。第二,偏执型性格。敏感多疑,固执,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凡事以自我为中心,经常与人闹矛盾,遇事常责备他人,不易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第三,分裂型性格。性格内向,情感淡漠,喜欢独来独往,社会适应和人际关系差,少有激怒反应。第四,攻击型性格。表面看起来依顺服从,内心却具有攻击性和敌意,情绪高度不稳定,容易兴奋冲动,易对他人及社会表现敌意和破坏行为。第五,强迫型性格。拘謹,犹豫不决,拘泥于细小事情,对人对事要求十全十美,有不同程度的强迫行为或强迫观念。

中职学生不良个性对个人将来的生活、学习和工作的影响是广泛、深刻而持久的,容易诱发多种心理疾病和心身疾病,导致社会适应不良,尤其难以处理人际关系,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三、对异常个性矫正的基本原则

人的性格不是生来就有的,而是后天形成的,且会随着年龄、职业、地位、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一般来说,在异常个性的引导和矫正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三方面原则。

1.合理评估,充分尊重学生个性

中职班主任在教学管理中,要考虑和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充分认识把握学生的心理特征和智力发展水平,使教育的内容、方法等尽可能地适应他们应有的发展水平。为此,对学生的评价要全面、具体,应以第一手信息为依据,这一信息应来自学生与教师在课内外教学和管理中的直接互动。在完全掌握学生个性特点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关注、引导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潜能优势。尊重学生的意见,营造民主、和谐的成长氛围,让学生能在课上、社会活动中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果断地决策与实践。即使有的学生的答案、行动不全正确,教师还应以鼓励为主,就事论事,帮助学生树立信心,切不可给学生简单地贴上否定的标签。

2.调整期望,合理引导学生个性发展

教育学家Ray C.Rist 指出,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其发展成长的主要来源之一。关于这一点,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1968)的著名实验案例很好地阐释了此命题:在一所初中学校的学年期末,对500多名学生开展了“哈佛语词变化探究实验”。该实验挑选出一些有“智力迸发”或“智力成熟”迹象的学生,并将第1至第10名的名单给予了任课教师。他们告诉教师,在测验中这些学生得分属于该校学生的前20%。同时强调这一测验的论断是比较可靠的。但实际上,这些名单并没有依靠实际测试结果,名单完全是随机抽取的,没有科学依据。但在下一学期末,在教师潜意识的关注和暗示下,这些学生的成绩好于未被选中的学生。由此可以得到启示,如果教师在教学情境中,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特点,提出不同期望的话,那无疑对发展学生的正向个性是有利的。

3.长期坚持,逐步塑造学生个性

个性培育、引导和矫正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策略目标和措施做法上需要将长期成长和不同阶段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科学安排。第一,要重视学生个性矫正过程中的阶段性,对确立矫正目标、引入矫正方法、培养正确习惯、巩固矫正成果等关键阶段,要进行有区别的引导,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第二,要重视学生个性矫正过程中的曲折性。矫正的过程可能存在反复,甚至是倒退,需要在关键时期给予问题学生高度关注,采取心理干预、大力度纠偏措施等综合性方法来解决此问题。第三,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英国著名教育家怀特海在《教育的目的》一书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因此,把个性学生的内在自我培养纠偏的动力激发出来十分重要且必要。

四、对异常个性引导矫正的对策

对异常中职学生个性的引导、矫正上,应采取系统性、综合性的方法措施,通过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多渠道作用,采取正面标签、成功体验等方式予以积极引导。

1.深入查找原因,加以科学培养

个性的形成,实际上受先天和后天、外在和内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异常个性形成的最主要因素是青少年生活的社会环境。以多年从事中职班主任工作的经验来说,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文化因素以及青少年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决定着青少年个性的形成。为此,在学生个性培育、引导上,教师要高度重视前期诊断,针对个案深入查找原因,多方面科学分析,精确地剖析问题所在。对学生好的个性及时地进行表扬,因势利导,使之发展;对不良的个性,认真帮助学生查找原因,并及时疏导和矫正,不论是家庭还是学校或社会,都应为学生创造出培养个性的良好氛围。学校是育人的主环境,教师要从教和学两方面创造出有利于培养个性的氛围,使这种氛围对学生的个性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2.尊重学生个性,发挥主观作用

确保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最主要的价值追求。中职教育强调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而健康个性的核心是主体性。从当今社会发展来看,改革开放要求解放社会生产力,要求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要求人们具有独立意识、责任意识和合作精神。教育的根本在于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归根到底是为了引导和提高学生的主体作用。要做到这些,就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包括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和容納学生的个别差异,不搞一刀切,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使每个学生在学好规定课程、遵守校规纪律的同时,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使自己学有所长,增强成长自信心。

3.强调教师的模范作用,以行动影响学生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知识、智慧、公正、崇高的象征,教师的个性对学生个性的形成起着直接作用。中职班主任接触学生的机会最多,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知识传授和日常管理。因此,中职班主任应重视知识传授与个性培养的有机结合,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科学艺术的教学方法、公正合理的管理方式,积极影响学生的个性,哪怕是对学生会心的微笑、信赖的目光和及时的鼓励,也都能把学生作为有个性的主体和内在动力有效调动起来。因此,教师要重视自我修养,把知识与自己的生活、情操、个性融为一体,以良好个性、综合素质去影响所在班级学生个性的形成和发展。

4.针对不同个性,注重因材施教

学生在接受教育时,感知、理解、思维和表达常受偏爱和习惯的影响,从而形成各自的独特态度和个人风格。尽管是同一片森林,但每一片树叶都是不同的。因此,教师要细心观察、发现学生的不同个性,尊重个性差异,根据每个学生的个性进行科学判断、因材施教、个案教育,从而取得应有的成效。对学习独立性较强的,在思维上有独创性、灵活性、批判性、敏捷性的学生予以启发点拨即可;对学习生活上依附性强的学生,教师就和他们一起查找分析原因,使之尽快克服缺点,逐步成为学习、生活的主人。总之,针对个案因材施教的结果,不是为了抓“平衡”,而是使不良个性得到矫正,使良好的个性得到发展。

5.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倡导自我教育

在异常学生个性的引导、矫正过程中,进行科学引导、发挥自我教育、激发内在动力十分重要和关键的。自我教育主要就是学生对自己主动地教育和调节,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对待社会与自我,对待成功与失败,对待顺境与逆境,实现正向调节、正向激励、正向发展。在这个矫正方式上,注重榜样示范作用、营造良好氛围、给予及时肯定等都非常关键。

五、小结

中职学生在我国教育体系中是一个特殊但又日趋重要的群体。由于中职学生的知识基础差、社会偏见多、荣誉感不强等多种因素影响,中职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别于普通高中学生群体,存在较多问题,班主任对其识别引导、矫正培养的要求较高。为此,教师应针对中职学生的个性异常开展专项课题研究,进而采取科学、系列、长期的综合措施予以引导矫正,具有十分重要和必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彭展声.浅谈教师赏识与学生个性发展的关系[J].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2).

[2]张策,吕勇.论标签理论在学生个性培养中的应用[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16(5).

[3]王敏花.生命教育视阈下的学生个性发展问题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3.

[4]丁美.注重因材施教、张扬学生个性——浅谈中职学生的个性培养[J].职业,2015(1).

[5]刘雪亭.试论高职院校导师制对学生个性发展的作用[J].高教论坛,2009(5).

作者简介:王亮(1973— ),女,本科学历,高级讲师,研究方向:班级管理和计算机教学。

猜你喜欢

矫正中职学生
论行为主义视野下幼儿学习行为的矫正
牙齿矫正这些误区你知道吗?
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社区矫正制度的现状与完善
监狱管理创新视角下的循证矫正研究
浅谈中职英语单词教学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中职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浅谈如何在语文课堂上激发中职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矫正牙齿,现在开始也不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