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式公园绿地建设管理中常见问题与改善措施

2018-07-11

山西建筑 2018年16期
关键词:开放式绿地植被

武 敏

(太原市园林建设开发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2)

0 引言

开放式公园绿地是向公众开放,以游憩为主要功能,兼具生态、美化、防灾等作用的绿地。开放式公园绿地是孩子们嬉戏的安全场所,是老人们活动较多的空间,同时也是周末上班族休息的安静之所,绿地中锻炼休息,可以促进人们养成健康绿色的生活方式。然而开放式公园绿地建设的关键因素在于管理是否到位,因此公园绿地必须要有合理的规划设计、专业的施工、精细的养护和管理。才能使开放式公园绿地成为优质的社会的公共福利资源,为美化城市环境和造福市民生活环境起到应有的作用。

1 开放式公园的建设管理的不良因素

1.1 公园绿地建设规划水平不高

公园绿地建设不仅是单纯的植物栽植,而是通过优秀规划让公园的建设更加的科学合理。但是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设计师的思路和绿化布局图面效果都很优美,一旦进入到施工阶段,效果却经常差强人意。这就是在进行规划设计时,对整体设计方案没有合理规划,对原有地形地貌、周边环境、配套管线、受众人群、建设周期、未来发展等因素考虑不全面或规划不合理,造成实施方案和设计方案的差距非常大。建成后不能满足人们在使用功能和情感上的需求,造成人们不愿意在公园绿地活动,或活动不舒畅不方便甚至存在安全隐患,这种建设对于公园而言无疑是失败的。

1.2 公园的空间分区设计不科学

公园的功能不仅限于散步游玩,还需要满足一些简单的户外运动健身的需求和活动空间,但是,很多公园的修建不能科学的进行合理安排,导致只注重绿化而没有提供人们简单休憩的空间;或者绿化过于稀疏,导致人与绿植的设计安排有很突出的矛盾。因此人们为了满足自由活动的需求,就会在绿化地带进行活动,如果长时间的影响植被的生长环境,就会导致由于公园绿化建设被破坏所引起的局部荒秃,影响开放式公园的整体绿化效果,公共社区资源也得不到良好的保护。公园绿地建设是一个综合工程,设计时要统筹考虑各专业的交叉,例如:设计中经常不能很好的设计植被的位置和地下管线的间距,使得树木和管线冲突,种植时无法按图施工,影响景观效果;或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种植了树木,但在管线系统的设备设施检修时才发现,一旦移动植物,就会对植物造成不可避免的损伤,影响公园绿地的景观效果。

1.3 建设管理整体水平不高,建设质量没有保障

公园绿地的建设相比较建筑行业,国家的各项标准较少,目前还处于一个专业化较低的状态。建设单位往往是政府事业单位各公园单位,公园养护管理水平较高,但建设管理水平有限;工程监理目前使用的是市政专业监理,并没有专业的园林监理工程师。所以现实情况中,施工单位为了中标,不合理竞争,低价入围。施工单位在施工过程中,利用建设单位和监理管理上的漏洞,轻则偷梁换柱,采用价格低廉的树苗和品种代替优良品种,重则偷工减料,小品铺装等偷换材料,或降低结构承载,不仅影响景观的效果,还有可能发生安全事故。这些问题在施工中时有发生。因此,开放式公园的绿化建设管理水平不高时,建设品质就相对较低,设计的效果在实际施工中得不到很好的实现,会使得公园整体效果大幅度降低,反而造成社会资源浪费。

1.4 施工水平低,养护不到位

施工单位通常施工组织设计不合理,会造成在开放式公园绿地建设的过程中,经常不能合理规划交叉施工,分包单位各自为政,只顾自己施工,不顾成品保护;施工单位的专业技能也参差不齐,不能严格按照工序施工,植物成活率不能保证,硬质景观处理不得当。这些因素无形中加大了施工难度,造成了浪费,拖延了工期,无法达到良好的景观效果。公园养护管理时,不能定期的对草坪进行修剪,并且不能及时对植物和树木进行病虫的防治,导致幼苗和植被被病虫啃食。对于很多灌木植被需要定期安排修剪工作,不然植被生长的极为不匀称,杂草丛生。不仅对公园的环境美化造成影响,更会对植被来年的发芽产生不良影响。

1.5 植物搭配不科学

虽然植物不似动物一样难以饲养,但是植物的品种之间也有非常奇妙的讲究,在公园的植被品种的设置搭配时,合理的选用品种是整个公园绿化的重要项目,公园的植被品种必须要保证有丰富的种类,而且相互之间不能影响生长。如果在搭配时经验不充足,不了解植物之间的特性可能会在生长的过程中相互影响,造成植物的病虫害增多、病变或者死亡。例如:桧柏与梨、海棠不要种在一起,以免后者患上锈病,导致落叶落果;松树不能和接骨木共处,它不但能强烈抑制松树生长,还会使临近接骨木下的松子不能发芽;松树同白蜡、云杉、栎树和白桦等都有对抗关系,结果是松树凋萎。相反,松树、杨树和锦鸡儿种在一起,双方均有利,生长良好。在满足植物生长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配置植物,构建优美的林缘线、林冠线、林下空间,利用植物遮挡过渡游览线路,也是合理规划公园绿地空间的重要手段,精致的植物配置,可以促使公园绿地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这是中国园林的精髓。

1.6 公民对公共设施建设的保护意识差

保护社会公共资源环境人人有责,花草树木的生命也不能被随意毁坏,有一部分人对环境的保护意识非常差,随手折枝肆意践踏,出现人走荒园的现象。并且游园素质低下,随意乱扔垃圾,排泄粪便等等,造成严重的破坏,使得公园需要经常进行大规模的修整,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消耗,也影响其他公民对环境绿化的需求。

2 公园绿地建设管理的具体改善措施

2.1 合理分区,保证活动区域和绿植的和谐共存

公园的空间有限,合理的分配空间尤为重要。为了使得人们的娱乐活动空间更为丰富,需要对公园的区域进行科学合理划分。比如,休闲活动的范围可以设置在相对临街的位置,而种植区域尽量不要安排太大的活动空间,控制绿化区域人流量;或者在公园的角落设置专门的活动器械和区域,在绿化区域种植一些生长较为紧密的树木,分开绿化植物和人们活动的空间,避免相互之间的矛盾,为管理造成不便(见图1)。

2.2 结合当地特色科学配比植物品种

开放式公园的建设,就是为了给人们的生活品质增添健康的环境。因此公园的设置要满足人们的需要,贴近人们的生活,多培育一些符合当地特点和季节特色的植被,既能让植被适合当地的土质也能更好的凸显公园的特色。并且在合理搭配植物品种的同时注意公园植被的生长开花周期,保证三季有花,四季常绿。

2.3 规划植物的栽种位置,加强绿植的管理工作

植物在种植前,必须要对种植位置进行规划,确保植物有充足的生长空间的前提下,保证地下管线和植物的距离,有效地避免在维修时,由于管线拖拽造成植物根茎的损害,保证成活率。在植被的选择和搭配时,要科学合理的分配植物,减少互相影响产生的病变。植物养护要定期进行修剪和管理,根据灌木自身特点和园林的整体构架搭配合适的修剪方案,不仅丰富公园的植被特点,也有效的提高了视觉观赏性。植物的护理过程中,病虫啃食的枝条要及时观察、及时清理,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公园的植被种类多种多样,在施肥和护理的过程中,不要千篇一律,要结合植物的自身特点选择适合的护理方案。

2.4 增强国民思想意识,保护社会资源环境

人们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还有待加强,因此需要结合各种宣传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将爱护环境保护树木的思想概念深入人心。使得全民都能够自觉的保护身边的环境,爱护社会公共环境资源。减少人为因素对开放式公园绿化造成的破坏,同时能有效的提高我国公民的整体素质。

3 结语

时代在进步,城市在发展。随着我国步入社会主义社会的新时代,人民的精神文明建设是不可忽视的部分。开放式公园绿地不仅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还可以改善和影响附近的居住环境。通过对很多城市公园绿地的调查,发现了目前城市开放性公园绿地存在建设管理水平不高、植被搭配不合理、公园设施设备不完善等主要问题,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措施,为开放式公园绿地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开放式绿地植被
基于植被复绿技术的孔植试验及应用
开放式数字座舱软件平台IndiGO
与生命赛跑的“沙漠植被之王”——梭梭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小学作文开放式教学的思考
开放式计算机实验教学自主学习平台
绿色植被在溯溪旅游中的应用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开放式弹簧机数控系统开发
走进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