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思考

2018-07-11鸿

山西建筑 2018年16期
关键词:照料设施养老

王 鸿 宇

(山西省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13)

0 引言

我国是人口老龄化国家,2018年初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2.4亿,占总人口的17.3%,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过2亿的国家。对老年人的照料既是一个家庭问题,也是一个社会问题。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的发展与国家养老政策的推进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建立的养老服务体系可以概括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以社区服务为依托、以机构养老为支撑”。机构养老是养老服务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即为老年人提供集中照料服务的公共建筑。

1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多元发展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包含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和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两类。老年人全日照料设施常见的有老人院、养老院、福利院、敬老院、养护院等。老年人日间照料设施则有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养老机构的日间照料部门等。随着养老产业的多元化发展,相信还会有新的类型出现。

我国的养老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摸索阶段,还未形成完整健全的产业链与产品类型标准体系,在策划定位、规划设计、工程建设、运营管理等方面还不完善。随着国家养老政策力度的加大,各大城市将迎来老年人照料设施产品市场化建设的高峰。

老年人适应新事物新环境比较慢,通常老人希望继续居住在自己曾长期生活过的地方,这样能经常的接触家人、老友,既有归宿感又避免老人孤独感的产生。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回归社区是社会发展的趋势,特别是一些建成时间比较久的居民区对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的需求将更加凸显。

老年人照料设施类型将根据需求进一步细分,项目建设将从“求量”到“重质”转变。养老产品提供途径和产品种类将多元化。在各类住宅区,可以利用现有的建筑来改建为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也可以在合适地段新建。在城市郊区可以集中建设福利院、养老院等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目前医养结合的模式成为各方积极尝试的模式,常见的运营模式有以下几种:

1)内设模式,即在现有医疗机构、养老机构的基础上,补充相应的养老或医疗内设机构。

2)合作模式,即以养老机构为主,医疗机构以派驻养老机构医疗团队或在医院开辟绿色通道及专供老年病房等方式开展医疗服务,避免老人在看病和养老上来回奔波。

3)社区养老模式,即医疗机构与社区养老中心合作,按照分级诊疗模式为社区老人提供综合、连续、便捷、便宜的医疗服务和健康管理。

4)新设机构模式,即地产商针对老人而开发的养老社区或老年公寓,同时配备专业的康复医院或医疗团队,在提供基本养老服务的基础上,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专业的医疗服务。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投资主体、服务类型也日趋多元化,投资主体逐渐从以政府投资为主过渡到投资主体多元化的状态,服务类型从单一的福利保障型转变为多样的保障型、经济型、享受型等类型。

2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使用人群行为分析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作为公共建筑有护理人员和老人两类主要的使用人群,对于老人来讲建筑是他们的住所,而对于护理人员来讲建筑是其长期工作的场所。

老年人大致有两种分类方法,可分为:自理老人、介助老人、介护老人;也可分为:自理老人、失能老人、失智老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的老人称为“失能老人”,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分析,吃饭、穿衣、上下床、如厕、室内走动、洗澡6项指标,一到两项“做不了”的,定义为“轻度失能”,三到四项做不了的定义为“中度失能”,五到六项做不了的定义为“重度失能”。不同类型的老人护理需求、行为活动各不相同,除了上面提到的六项基本需求外还包括:娱乐交流、健身康复、医疗急救、工作学习、亲情关爱、礼拜祷告、外出购物等。依托社区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很多服务可以依靠社会解决。郊区兴建的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需要充分考虑这些需求,使老年人在郊区享受优美环境和新鲜空气的同时享受到便捷周到的各项服务。

护理人员也是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主要的使用人群,其需求不应该被忽视。护理人员的工作内容包括:打扫老人房间,常规巡视,协助老年人完成吃饭、穿衣、上下床、如厕、室内走动、洗澡等行为,与老人交流沟通安抚情绪。其基本需求包括:值班休息、更衣洗浴、通勤交通、餐饮、会议办公等。

合理的护理单元设计能减少老人问题行为的发生,降低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增加老年人和护理人员的幸福感。

3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设计的原则策略

3.1 总图布局合理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总平面应根据建筑的不同类型合理布局,注意功能分区、动静分区。同时老年人居室和公共起居厅应具有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并满足相应的日照规范要求。注意老年人活动场地宜布置在冬季向阳、夏季遮荫处。机动车道路宜布置在外围,避免穿越老年人经常活动的区域。

3.2 建筑功能分区合理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主要使用人群是老人,其次是护理人员,在设计时必须考虑这两类人群的需求。老年人居室要向阳。平面布置应在满足护理工作使用需求的基础上注意功能分区,使老人和护理人员既分区明确又联系方便。在走廊设计时,注意缩短护理人员巡视距离,降低其工作强度,同时增加走廊空间的变化,方便老年人室内休闲散步。有条件时宜将老年人居室建筑、餐厅、文娱活动建筑用连廊连接,创造老年人室内散步的条件。

3.3 无障碍和适老性设计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要重视无障碍和适老性设计,应注意轮椅的可达性,如:建筑出入口设计为平坡入口或设置残疾人坡道;要设置无障碍电梯;走廊要设置扶手;房门净宽大于900方便轮椅进出,房门左侧留出400的空间方便坐轮椅者开门;注意轮椅的回转空间是否满足最小尺寸要求;注意细节设计方便坐轮椅者使用坐便、面台、浴室。同时要注意室外道路的无障碍设施与城市及室内无障碍设施的紧密联系。

3.4 室内环境安全温馨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要有家的归属感,避免将室内环境设计的像医院,同时要注意室内设计的安全性。老年人怕孤寂却又喜欢安静,室内设计要注意创造老年人交往空间,同时也应注意老年人居室的私密性。室内设计要注意多样性与识别性,避免千篇一律,防止老年人迷路。地面材料要防滑,避免使用有立体感花纹的地面材料,防止老年人产生视觉上的错觉。

3.5 室外设施完善环境优美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的室外设施应注意无障碍设计,室外空间环境应满足老年人室外活动的需要,如:老年人室外休闲散步、健身娱乐、日光浴等。同时注意室外环境的绿化、美化,让老年人在宜人的环境中享受室外活动的乐趣。

4 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案例

某县级市综合福利中心养护院,位于城市郊区,背山面水环境优美,是在城市郊区集中建设养老院的典型案例。建筑群由综合楼和六栋公寓楼组成,总建筑面积2.1万余平方米,建筑通过连廊连接起来,为老年人室内散步创造条件。建筑群中布置养护单元、老年活动中心、餐厅厨房、办公、康复中心、地下停车等功能单元,见图1。

建筑造型结合当地民居的建筑风格,色彩安静温馨,室外环境优美,开敞与围合空间相结合,庭院内布置不同的室外活动内容。完善的功能组织与优美的郊区环境为老年人提供了高质量的服务与环境空间。

2018年3月30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布2018第35号公告,公布了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调整内容。这次调整放宽了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的建设层数,并相应强化了消防措施的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可以建设高层建筑,最高可以建54 m。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的活动用房可以有条件建设在地下、半地下室。在城市用地紧张和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大量性需求的背景下,规范调整使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的建设更加具有经济性和实施性,必将推动城市老年人照料设施建筑的快速、多元发展。

猜你喜欢

照料设施养老
民生设施非“摆设”
照料父母对子女健康福利的影响研究
——基于CFPS 2016年数据的实证分析
学中文
正式照料抑或非正式照料:照料模式对高龄老人临终照料成本的影响①
警惕环保设施安全隐患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公共充电桩设施建设正当时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擅自启用已查封的设施设备该如何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