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的装配式建筑技术发展研究

2018-07-11郭志东刘乃斌

山西建筑 2018年16期
关键词:砌块板材装配式

郭志东 刘乃斌

(天津市蓟州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天津 301900)

装配式技术是将组合预制件以拼装固定的方式完成结构物建设,进而实现结构整体功能性的建筑技术。该技术以其工艺的简捷性、经济性、可靠性和环保性受到了世界各国建筑从业者的推崇和应用。装配式幕墙、装配式剪力墙、装配式轻质内隔墙等技术日益成熟并不断创新应用,为各国的建筑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在当前国家供给侧改革的时代背景下,与时俱进地制定好装配式技术的发展对策,分析好供给与需求两个市场的对应关系,对推进我国建筑产业的提质增效、转型升级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

1 装配式技术的功能特点

装配式技术以其适用的广泛性和技术的先进性得到业界人士的青睐和重视,在建筑领域内不断得以推广和应用。该技术的功能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预制多样性。

装配式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体现多样化设计的优势。通过房屋构造设计的需求既可以批量地进行砌块构件预制,又可以针对性地进行特色化构件产品的专门预制;既可以采用钢—木结构预制,又可以根据生产厂房功能要求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预制、石材预制,可满足不同居住群体和厂房客户的建设需求,体现良好的预制多样性。

2)装配灵活性。

装配式技术既有效克服了现浇施工对作业时间的限制和约束,又巧妙地解决了浇筑完成后变更困难的现实难题,实现了工作时区划分的高效性和空间布局分割的便捷性,体现了装配式工艺的技术灵活性。

3)工艺安全性。

装配式工艺以预制加工的方式完成构件的生产,极大地减少了大体积构筑物现浇工艺材料离析、脱落等质量缺陷的产生几率,从源头生产的质量保证体系管理和过程质量控制中增加了预制产品的可靠度水平,从而为结构的安全性提升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基础。

4)成本节约性。

装配式技术大大降低了现浇工艺的养护周期,实现了主体建筑与室内装修的同步设计同步施工,极大地降低了工序成本,提高了建设效率,产生了极大的成本效益。同时预制构件工厂化的生产及标准化、数字化的管控模式大大提高了预制构件的质量水平,使构件的质量成本、管理成本显著降低,提高了工艺的性价比,从而使该技术具有极高的成本节约性。

5)节能环保性。

装配式技术大量应用煤矸石、高炉渣等工业废料生产为矿渣棉、多孔砖等装配式构件加以应用,极大地降低了工业废料的空间污染率,从而实现了变废为宝,收到了巨大的环保治理效果和废旧资源利用效果;同时预制构件在工厂内标准化的高精度生产,消除了现浇工艺施工噪声对居民生活产生的干扰现象,从而使该工艺具有了极大的节能环保性。

2 装配式技术的分类

装配式技术按照预制方法和装配方式的不同,总体上可分为砌块装配技术、模块装配技术、板材装配技术及组合装配技术四种情况,其各自的技术应用特点主要为:

1)砌块装配技术。

即通过采用砌筑工艺对预制砌块加以组合装配形成结构物的建筑技术。砌块根据预制工艺的不同可分为空心砌块和实心砌块两类,根据砌块体量规模又可分为大、中、小型砌块三类。该技术目前以其工艺简便、施工便捷、节省投资的优点广泛应用于底层房屋建筑施工设计中。

2)板材装配技术。

该技术是以预制板材的吊装组配完成房屋结构建设的建筑技术。按照板材的结构不同,其又分为大板装配技术和轻板装配技术。大板装配技术是以轻骨料混凝土饰面板等内外墙板、屋面板、楼面板的吊装组配为主,可以大大降低结构的自重量,增加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提高结构物抗震水平和能力。轻板装配技术则是以钢、木等原材制作的板材和钢筋混凝土等预制骨架组合装配而成的框架结构和板柱结构物的建筑技术。按照装配方法的不同,该技术可分为轻板全装配式技术、轻板预制和现浇相结合的整体式装配技术两种类型。该技术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结构自重,实现了室内空间灵活分隔的便捷性要求,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的施工设计活动中。

3)模块装配技术。

该技术是以盒式模块吊装组配的方式完成房屋结构建设的建筑技术。它衍生于板材装配技术,是板材装配工艺的拓展提升技术。按盒式装配技术与板材装配技术组合利用部位不同,盒式装配技术可分为全盒式、核心体盒式、骨架盒式、板材盒式四大类型。全部以承重盒式装配而成的建筑技术即为全盒式装配技术;而以承重盒子作为小开间结构主体,与水平楼板和垂直墙板组合装配而成建筑物的建筑技术则称之为板材盒式装配技术;以承重盒子为结构核心,与水平楼板、垂直墙板及承重骨架共同组配而成建筑物的技术即为核心体盒式装配技术;而以轻质材料在承重骨架上修建成盒式结构体的建筑技术则称之为骨架式装配技术。盒式装配技术以其工厂化程度高,安装速度快而日益在应用过程中为广大建筑工作者所青睐和使用。

4)升板装配技术。

该技术是以液压提升机械设备将预制板式构件提升到指定部位予以组合装配的建筑技术。利用升板装配技术大大减少了现场浇筑施工环节,节约了大量钢木模板和支架,降低了高空作业几率,收到了良好的安全性效果。同时液压提升装配技术解决了受限场地施工周转不开的困难,加快了施工速度,因而被广泛应用于场地受限的仓库、商场以及多层车库等厂库建筑当中。

3 装配式技术的市场前景

从当前建筑市场的结构来看,2017年我国应用装配式建筑技术的建筑产品产量达到1.52亿m2,实现建筑产值1.11万亿元。其中混凝土装配式、钢结构装配式、其他结构装配式产品的占比分别为90∶8∶2,以混凝土装配式应用最广,达到90%。产值达到1万亿元。当前我国装配式建筑在新建建筑产品中的比重在3%左右,距离发展纲要制定的目标“2025年达到新建建筑产品30%的占比目标”还有很大的差距,未来10年间会产生巨大的市场发展空间。以新增住宅面积每年按3%的速度递增,不考虑物价上涨因素(以当前建筑价格计算),2025年我国装配式建筑产值将达到47 000亿元。其发展趋势预测图如图1所示。

以十三五为装配式产业研究的时间节点,我国各主要省市的市场空间分布如图2所示。

由图1,图2可以看出,无论是十三五末,还是未来10年间,我国都存在着巨大的装配式技术应用市场,发展前景广阔而光明。

4 装配式技术发展对策

装配式技术要获得可持续的发展空间,就必须坚持与时俱进

的技术发展策略和政策引导战略,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来确保该技术应用的创新性、适应性和高效性。

1)政策扶持,创造技术成长环境。装配式技术既要沿着国家绿色发展、集约发展、统筹发展的战略方向成长进步,又要不断完善自身技术成长所需的财税支持政策、研发投入扶持政策、业绩评价考核政策等方方面面的发展政策体系,充分调动装配式技术研发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技术发展的活力和生命力,确保装配式技术在良好的政策环境下茁壮成长,不断取得技术进步和突破。

2)完善标准,规范技术操作行为。通过深入研究装配式技术不同侧重面的工艺工法和先进性水平程度,逐步完善装配式工艺相关技术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装配式技术发展的标准化、规范化方向科学高效。在装配施工安全标准、质量标准、环保标准等方面做好关键技术研究和关键环节的管控,逐步建立起装配式技术的标准评价体系和规范管理体系,为该技术的科学顺畅进步发展和技术水平持续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3)培养人才,打造高效技术团队。

装配式技术要谋求未来发展的持续性和高效性,就必须注重对装配式技术人才、管理人才的培养和锻炼,通过实战练兵、理论研究、观摩学习、技术研发等多种形式的人才队伍培训,使技术人才的视野高度、研究深度、创新力度不断得以提升和增强,为技术团队整体效率的提升奠定基础。通过制定人才奖励制度,调动人才实干创新的主动性和热情度,带动装配式技术研发及管理事业埋入科学高效的良性循环轨道。

4)创新设计,引领时代建筑前沿。装配式技术要谋取发展的可持续性,就必须从设计源头搞好技术创新和思路创新工作。在设计中注重交叉学科前沿技术的发展进展,时刻思考现代技术变革对装配式技术改进的方法路径,与时俱进地将最新技术革命成果嫁接引入到装配式技术设计环节当中,确保装配式技术的创新性和与时俱进性。

5 结语

装配式工艺在现今科技迅猛发展的当下正在重新焕发着锐意进取的技术活力和蓬勃生命力。建筑工作者必须不断顺应科技发展潮流而努力奋进,不断钻研、改进和革新,才会在时代发展的脚步中走出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配式技术发展之路,为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创造最大的价值和贡献。

猜你喜欢

砌块板材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
LZ型混合纤维聚苯颗粒再生保温混凝土砌块设计研究*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欢迎订阅2020年《砖瓦》杂志——烧结砖瓦、砌块、墙板、砼彩瓦、路砖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板材满足设计
到2022年北美复合板材市场将有强劲增长
混凝土空心砌块的太阳能养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