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

2018-07-10胡林涛

考试与评价 2018年2期
关键词:运用微课小学数学

胡林涛

【摘 要】微课是现代化教学中长篇大论的终结者,其短小精悍的微视频,可提炼出教学中的重点元素,让学生快速抓住当堂课的重点,秉持正确的思维方向不断去探索真知灼见,小学数学中错综复杂的字符演练,对于心智启蒙阶段的学生来说难免感到力不从心,传统的板书教学难以将数学的原理阐述清楚,教师惯于占用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滔滔不绝的口头讲授,为让学生对于知识的领会更深,重复性的针对一个数学重点详解,但取得的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学生也在这样的教学形式下,难以有自主发挥的机会,对数学的理解始终停留在浅层面,不利于自身素质的提高,還需小学数学教师充分发挥出微课的功效,改善教学的弊端。

【关键词】微课 小学数学 教学 运用

随着科技的更新换代,多媒体设备引进课堂已经成为众所周知的变革内容,微课在科技的推动下,成为一种新型的数学变量阐述形式,其形象化的直观演示,将数学抽象的知识内容二次转化为具体的事物,学生有机会根据图文并茂的数理描述发散思维,结合熟知的内容获得新鲜的咨询,同时微课涵盖的内容较为丰富,基于教材的本身拓展相关的知识体系也较为便捷,可促使学生以宏观的角度掌握数学,从而达到思维延伸、举一反三,教师应了解微课的应用方式,在数学课堂的恰当环节将微课合理的糅合进来,推动数学教学的有序变革。

一、辅助运用,消除混淆思维

微课是一种课堂的辅助教学方式,虽然微课的导入使得数学的课堂更富趣味性,但是小学数学教师应明确微课的应用途径,以免顾此失彼的再次造成课堂单调性,在数学教学的恰当契机下,利用微课消弭学生对数学的逆反心理或者在数学理解中的混淆思维,及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微课的应用应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与喜好标准进行,改变固步自封的教材内容臆测推断渗透,免于课堂效果不如预期完美,在课堂教学环节遵循“学生主体”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反馈调动微课推进课堂的进展。例如,在教学“长方体与正方体”这一课时,组织学生课前分组讨论课本教材并观看微课中对长方体与正方体的画法与说明,让学生对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基本的了解与认识,同时也能掌握系统的文化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容易受到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影响,尤其是在面积的算法过程中往往会漏掉除正面以外的其他五面,因此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组织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加深和巩固对这一块的印象与操作,并以微课的形式重组与再现长方形与长方体、正方形与正方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帮助教师更好、更快地完成教学任务。

二、课前运用,打好课堂基础

课前是一个以“预习”为主的学习环节,对于新的知识点,学生多少都会存在一些疑问,而传统那种以单纯看书进行预习的方式,则更会使学生找不出数学教材中的重难点所在,甚至还会使学生对预习产生“无从下手”的感受。而微课则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快速而准确的把握新课中的重难点、解决学生对新知识产生的疑惑。例如,在进行“几何旋转”的预习时,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立足于生活,给学生安排收集生活中旋转的图片的预习任务,并让学生通过网络进行共享。之后,教师要将几何旋转这一课中的重难点进行筛选整合,再将学生收集的能使用的资料进行整理,制作成微视频,让学生借此来对几何旋转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进而到达全面有效的预习目的。课前微课的教学重点应当是帮助学生打好基础、解决疑惑,使学生获取正确的新知识。

三、疑惑运用,解决重点问题

传统教学中,教学的重难点也是教师最头痛的问题。教师往往设计大量的环节或者练习让学生学,而微课可针对难点问题以直观的形式呈现,让学生陕速接受。例如 “角的初步认识”教学中,角的大小是学生理解的一个重难点。数学书中有一个边更长的角,和一个边更短的角,提问:“哪个角大?”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边更长的角就大。在学生还没学如何度量角的情况下,学生难以比较。于是我利用自制微课,通过投影播放,把两个角进行重叠,学生很容易就发现两个角是一样大的。很快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边的长短没有关系。再利用投影,演示两边的张口越来越大,让学生发现并得出结论:角的大小与两边的张口有关,张口越大角越大,张口越小角越小。就这样,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化难为易,掌握了这部分难点知识。微课是针对某个知识点而制作的,适合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深度学习,对于没有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进而掌握该知识点。对于已经掌握该知识点的学生,课后通过微课学习进行巩固。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学习其它优秀教师的微课、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有条件的学生也制作微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

四、课后运用,深入探索原理

课后学习不仅是一个以“复习巩固”为主的环节,同时它更是一个帮助学生实现升华的重要环节,为此,教师应当要充分的利用起学生的课后时间,借助微课,使学生课上学到的知识更加的系统化、结构化、深刻化。例如,在学生学习完“公顷与平方千米”后,教师就可以制作相关的微视频,让学生在课后观看。在视频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如何知道我国某些地区的面积?之后再进行具体的解答和实际操作,以此来使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掌握具体的解决方法。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新知识,教师还可以给学生适当的布置一些课后任务,让学生在实际的动手操作中掌握技能、内化知识、发展思维。当然,在微课教学的最后阶段――课后运用,教师还能够创新一下教学方式,邀请家长陪同学生一起观看教学的微视频,在提高学生数学素养、拓展学生学习视野的同时,拉近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这样不仅有利于增进学生与家长之间的感情,同时还有助于实现家长与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帮助学生实现全面发展,真正的发挥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价值。

五、结束语

微课是一种新兴的教学资源,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要注意并不是所有的教学内容都适合微课,也不能为了追求形式而忽略质量,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才能使微课更好地服务小学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梁培斌.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12:50-52.

[2]谷传文.微课资源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5,18:68-70.

[3]玄建华.浅谈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教育,2015,Z1:89.

[4]陈雪丹.微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5,91:76.

猜你喜欢

运用微课小学数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