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班主任的爱心奉献

2018-07-09董飞轮

学校教育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行为习惯后进生爱心

董飞轮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教育工作者要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遵循教书育人规律,遵循学生成长规律;要立德树人,要关照学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关照热爱每一个学生是班主任的天职。人们常说,爱人者,人恒爱之。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的情感是班主任开启学生心扉的金钥匙。班主任担负着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校最直接、最具体的教育者。是一个班级的主心骨、爱心使者。那么什么是班主任的爱心呢?我认为,班主任的爱心应该是:

一、真心

列夫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教师仅仅热爱事业,那么他只能是一个好教师……如果一个教师把热爱事业和热爱学生结合起来,他就是一个完美的教师。”班主任的爱心最重要的是真心,是无私的爱,是不求回报的爱,不带一丝一毫的功利色彩。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必须是出自内心,是真心实意地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只有真心的付出,才能得到学生的信任,被学生悦纳。任何的功利意识和行为都会成为教育的绊脚石。人们常说,一日为师,终生为父。住校生生病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求助者,往往不是他们的父母,而是与自己朝夕相处的班主任老师。学生生病是班主经常遇见的事情,时间不确定,病情不一样,属于突发性事件。处理这种突发事情,特别需要班主任的爱心,班主任如果能给学生以真挚的爱,急学生之所急,想学生之所想,在学生最需要关心的时候,像父母那样去关心、爱护学生,学生一定会感受到爱的温暖。

二、恒心

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不可能是一劳永逸的,习惯的养成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要让学生改掉不良习惯,不仅需要班主任的正确引导,而且还要有足够的耐心、恒心。持之以恒是班主任工作的基本原则之一,平常我们常说班主任工作要“抓反复,反复抓”,就是说,班主任对学生的关爱,一定要体现出一个“恒”字,应该是持久的,执着的。只有持久、执着地付出爱心,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作为班主任,不能凭自己一时的兴趣,有时对学生好得不得了,有时又对学生不闻不问,不理不睬的。要认识到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过程中的反复性、曲折性和长期性。从心理机制上说,习惯是经过长期多次强化和积累而建立起来的一种动力定型和自动化了的条件反射。为此,我在班主任工作中长期坚持采取不同的措施强化学生的道德意志、形成真善美的信念、实现良好的行为习惯由他律型向自律型到自由型的转变。真正做到让师爱如无声的细雨,在不知不觉中滋润学生的心灵,进而实现爱的迁移。

三、知心

通过班主任的工作,使我感触到,班主任爱学生,首先必须尊重学生。尊重学生要以信任学生和理解学生为前提。能将学生看作是一个平等的对象来看待。古人韩愈就有“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的说法。班主任不要以老师自居,动辄就训斥、挖苦、讽刺学生。人都是有自尊的,老师要象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对学生要公平,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好差、相貌的美丑、经济条件的好差而对学生另眼相看。对学生要始终表现出关注和热情,巧妙地对学生进行奖励和批评。这样同学们就会觉得在这个集体中有温暖、有希望,从而更加热爱这个集体。也就是要和学生交心。要交心,也就要尊重、理解和信任学生。陶行知先生说过:“谁不爱学生,谁就不能教育好学生。”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技巧的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 班主任只有用爱护、尊重、理解和信任的态度,与学生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亲切的师生关系,在与学生的相处中,才能赢得学生的信赖,学生也才会觉得是真心在关心他。教师用自己无私的爱创造爱的氛围,在爱的氛围中教书育人。爱的力量是无穷的。学生在师爱的沐浴下轻松快乐地学习、生活。即使他们违反了纪律,老师严厉批评时,也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更要让他们明白:老师是关心你、爱护你的,是为你着想才这样严格要求。这样,在“严师”面前他们就不会产生逆反心理或抵触情绪,从而理解老师的苦心。可见,老师的爱才使得这“良药”不苦口,“忠言”不逆耳。因此,一切最好的教育方法,一切最好的教育艺术,都产生于教育对学生的无比热爱的炙热心灵中。

四、公心

冰心说:“没有爱,就没有一切。”公心即公平之心,也就是对待所有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学生最反感班主任的地方就是偏心。对于一个班级而言,一定会存在优生、中层生和学困生,所谓的差生自不必说,即使是班主任所偏爱的所谓好学生,他也不会认同你对他的关心,相反,他会看不起你,会觉得你势利。这样,班主任便难以服众。因此,作为一名班主任,应该是爱所有学生。对全班学生,无论他是出生于干部权贵或是平民百姓人家,无论他是品学兼优的好学生还是令人头痛的学困生,调皮生,均应有一颗真挚的爱心。每位班主任都希望自己班内的学生个个成绩优良,品行端正,但后进生的存在却是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一般说来,后进生缺点突出,缺乏自觉性和自制力,思想行动波动大,道德觉悟不高,有的学习也较差,成为双差生。一般的班主任对后进生往往稍有不尽人意之处,就发火,甚至体罚。这种做法,使后进生对班主任既恨又怕,在同学们的嘲笑、老师们的冷落中,使他们失去信心,形成恶性循环,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如何处理好后进生问题,是体现班主任工作能力强弱的一个方面。在这里,我想谈的就是通过师生之间的及时交流与心理沟通来积极促进后进生的转化工作,進而形成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在我的班主任实践中,我播洒的人性之爱,韧性之爱,理性之爱,赢得了学生,赢得了荣誉,更赢得了自我精神世界的无限欣慰和愉悦!

猜你喜欢

行为习惯后进生爱心
多动症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策略
爱心树(下)
浅谈转变“后进生”
浅谈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
转化后进生的策略
爱心
转化数学后进生的四个途径
爱心的奉献
少年儿童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着成中值得关注的48个生活细节